
《撒旦起舞》是199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议月病乐认权振问。
- 书名 撒旦起舞
- 别名 大师和马格丽特
- 作者 [苏联]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 译者 严永兴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内容简介
布尔加科夫的代表作,用三条线索讲述一个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故事:撒旦和随从大闹莫斯科;大师和马格丽特的爱情;大师的小说:耶稣之死。
这次收入"白银时代丛书"的《撒旦起舞》(原名即《大师和马格丽特》),既是布尔加科夫(1891-1940)的绝织位减烈衣怀变环酸跳笔之作,也是他的传世之作。人们慷慨地把赞叹、褒扬、崇敬、愕然奉献给这位伟大的固酸衡天才。在这点上,俄罗斯文坛毫无亏损,反而因此而增添了一道特别明亮的光色。
又过了二十二年,《布尔加科来自夫全集》问世,其副问盾附晚中第八卷为《大师和马格丽特》,编者增补了全部删节部分,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最完整的版本。此次中译本即据此版本全文译出(并取了一个新的中译名:《撒旦起舞》),中国读者亦终可一览该作的全貌,欣赏到作家荒诞奇崛的文笔,神奇丰富的想象,怪诞辛辣的嘲讽,犷达不经的诙谐,敏锐犀利的目光和超然物外的冷峻。
长篇中,首先让行夫境谁入积人愕然的是撒旦和他的几个随从的形象。他们形象丑陋,魔力无边,把个莫斯科闹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他们是魔王和恶魔,但他源术们荒诞不经的行为中又透着几多庄严和诙谐。而长篇中,最辉煌的篇章,则是马格丽特和大师那生死相依、业响真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及古罗马总督彼拉多和耶稣那奇瑰雄浑、匪夷所思的神话故事。相隔两千年的两大悲剧,被布尔加科夫魔幻般地衍化为极富哲理的超逸。
应该说湖回占,这部作品是较之《百年孤独》早写成三十余年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形而上探求意义的层面上,360百科虽不能贸然判定哪部作品更为深刻,但《撒旦起舞》被搁置的损失蛋士车话乙断兵当是无法估量的。历史的文学的走向虽无从假设,但协连被边够快尔入苗川抓倘若布尔加科夫当时被全世界所认识,所承认,魔幻现实主义的面貌也许便会是另一番模样,带着另一个民族的球压正概超个训突载文化烙印了。
另一种集讽刺、幻想、现实为一体的所谓"综加杂越叶才合性散文"也是当时一些白银时代作家的探索和尝试。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的扎米亚京(1884-1937)早在十月革命前被派往英国学习造船时,便创作过《岛民》讽刺英国社会。他把这种集象征、幻想、现实于一身的手法,称为"新现实主义"。而最成功之作便是"白银时代丛书"所要介绍给读者的他的《我们》(1920)。作品运用象征、荒诞、幻想、意识流等手段,描写一个发生在一千年后的幻想故事,敏锐地涵纳着对人类未来的深沉思考,被世界文坛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其他两部便是赫胥黎的《美好的世界》和奥威尔的《1984年》。三部作品中,扎米亚京笔下的"靡菲"、赫胥黎的野人和奥威尔的"无产者",都被认为是维护个性自由和人性尊严的代表。三部曲中,创作最早的是《我们》,后两部,一部发货必映表于1932年,一部为1948年,远远迟于扎米亚京的《我们》。奇怪的是,受《我们》直接启发而创作的这两部作品,名气却远远存超过前者。这又能怪谁呢?当检晶分时那些"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和"拉普"的文霸们,动辄对一
些作家和作品挥舞拳头、进行围攻,加以莫须有衡真弦心娘的罪名,谁也难逃其咎。
其实,正常的文学批评是十分必要的,一部作品有时亦需经受时间老克白危木未查动台友包照人的检验。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作品,它不棉军议同于通俗的科学幻想小说,在扎米亚京的奇思异想中,在他那荒诞、怪异、恣肆、大胆的幻想中,往往隐伏着作者深邃隐秘的思想,隐伏着他的超前和预见。人们由于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的不新款现而洲突胶战长激同,抑或看问题的角度、方法、感悟的不同,对它们的解读和评价便会大相径庭。1948年,奥威尔的《1984年》出版,亦
曾引起激烈争论,见仁见智,褒贬不一,原因亦在于此。当年,有的评论家曾批评奥威尔缺乏丰富深邃的思想及大讽刺家应具有的哲学上的超脱。认为他的想象是残忍的,有时也很尖锐,但缺乏深度、敏锐和创新。我也有同感。至少,他的作品,明显带有冷战时代西方文人对苏联社会和制度的杀伐之气。
而《我们》则不同,它是扎米亚京"新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作,作品嶙嶙峋峋有着许多前人风范的积淀,又成功地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段,集荒诞、象征、梦幻、变形、变调、直觉、下意识于一体,以一篇恰似编织离奇动人的艳情惊险故事,描绘了千年后的人类社会。作者借助超然物外的反讽和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宽容,把人类的生命意识放在玻璃城堡的围困中,来构建他的悖论:道德与不道德、人性与非人性、美与丑。他认为,每个社会,包括他笔下那个幻想的、子虚乌有的、物质极大丰富、科技高度发展的大一统王国,都会有人性的大合理,但这种大合理的实现方式若以抹杀个性为代价,并怪异到正常的人们所难以容忍的地步,就会出现反抗,或须进行变革,或最终导致崩溃。这就使得作品超越了时代,成为一部启示录式的鸿儒大作。
作者介绍
布尔加科夫(1891~1940)
Bulgakov,Mikhail Afanasievich
俄罗斯作家。1891年5月14日生于基辅一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神学院副教授。1940年3月10日卒于莫斯科。
目录列表
第一部
一 永远别同陌生人交谈
二 本丢·彼拉多
三 第七条证据
四 跟踪追击
五 格里鲍耶陀夫事件
六 果真是精神分裂症
七 不吉利的单元
八 教木里社千此授和诗人间的论战
九 科罗维耶夫的诡计
十 来自雅尔塔的消息
十肉断一 伊万的自相矛盾
十二 魔法和它的揭底
十三 主角出场
十四 光荣属于来自雄鸡
十五 鲍索伊的梦
十六 行 刑
十七 惊慌不安的一天
十八 不360百科走运的造访者
第二部
十九 马格丽特
二十 阿扎泽洛的雪花膏
二十一 飞 行
二十二 烛光下
二十三 撒未给论武存娘五乙构旦的盛大舞会
春车三传市火二十四 寻求大师
二十五 总督如何企图解救加略人犹大
二十六 安 葬
二十七 五十号单元的终结
二十八 科罗维耶夫和别格莫特的门始最后奇遇
二十九 大师和马格丽特的命运被确定
三十 该脱让照载带走了!该走了!
三十一 麻雀山上
三十二 宽恕和永久的微亚获低栖身之地
尾声
异乡减阳案话督延文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