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泉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山光禄吟台前。闽山旧有茶泉,曾涸竭。至光绪年间,中秋戊寅,泉从石上涌出,因名沁泉。
- 中文名称 沁泉
-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闽山光禄吟台前
- 发现时间 光绪七年
- 文献 郭柏苍《壬午大旱题沁泉》诗
沁泉概述
沁泉在闽山光禄吟台前。光绪七年邑人郭柏苍得泉于此,篆书镌"沁泉"见《石刻》二字来自。闽山旧有茶泉。乾隆初年,盐商林日新凿而大之,泉遂涸。后日新宅入官,南路商周昌照买林屋,遂遗其360百科处。昌子鼎犹述其事,今人指"野僧作台时,柱臼为茶泉",误矣。闽山有泉,欲雨则泠然有声,注入于壑。后吟台右石慢泐仆于壑,居人遂穿池架桥于壑上,龟鱼能婷强元游泳,泉水腥不可以茗。光绪辛巳,苍入居闽山,见两石间苔厚草丰,知有泉眼。中秋戊寅,泉从石上涌出,因名沁泉。
沁泉诗词
郭柏苍《壬午大旱题沁泉》诗:"九井棋布东西南,五月不雨泉犹甘。方井那苦邻右汲,百家鼎鼐力能担。石泉涓涓亦可取,小口敢受甀与甔。香井隐泉各院落,千株花卉日能堪。沁受油获为裂序泉初涌吟台侧,石级盘曲入深潭。辘轳未歇水已满,善停见础热工德倍真花香露气深相含。主夜路很今任架更似密人自艳客争啜,柘罗铜碾日再三。百物手创皆不恶,不渴亦茗我何贪。久旱能使茶量大,可知七椀非妄谈。中泠惠泉曾屡案消依张划优试,真赝夹杂何由谙。惜哉陆羽不可作,闽山一勺谁来探。"
光禄吟台
光禄吟台,在三坊七巷光禄坊口,位于乌石山北侧,其地原名闽山,又名玉尺山,宋时被铲平,仅遗一巨石及有关文物。福州谚语:"三山藏,三山现,三山不可见。藏者:罗山、闽东思妈同赵教引财天山、冶山。现者:于山、乌石山、越王山。不可见者:灵山、芝山、钟山。"闽山为藏者之述始-。
闽山
山之支也,在今侯官县右三坊之光禄坊。唐天宝八载,勅赐乌石山为闽山,因名。有篆书"闽山"二字。见《石刻》:按"闽山"二字篆法与程师孟所书"光禄吟台"相类,当亦师孟书。中有玉尺山,一石长二丈,曲起如尽。光禄显吟台、方井、法祥院石盆、鹤磴、石泉、沁泉、沁园、俱见《古迹》。追昔亭、漾连呢务装千乡别看岩英月池、俱见《名胜》。闽山保福寺、法祥院、俱见《寺观》。闽山庙、道南祠、怀悯祠、俱见《祠庙》。玉尺山房、沁泉山馆、俱见《第宅园亭》。明曹学佺《闽山》诗:"眼里闽山客,悠悠阅物华。吟台悲宰木,古寺落人家。玉尺仙岩曲,金绳觉路赊。惟应萝薜月,几度照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