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书包括钢的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钳工、车工、铣工、刨工、磨工、数控车、数控铣、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快速原型、柔性制造系统等。该书来自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非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工程训练教材,也可供360百科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书名 机械制造技术训练
- 作者 于兆勤,郭钟宁,何汉武
- ISBN 9787560964065
- 定价 30.00 元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机械制造阿态联必垂愿所技术训练》为适应科来自学技术不断发展及教学改革商的不断深入而编写。全书共分1360百科9章,包括钢的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钳工、车工、铣工、刨工、磨工、数控车、数控铣、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式律础九病与光加工、快速原型、柔性制造系统等。《机概扬械制造技术训练》棉止考米利续采元板静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非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工程训练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金属材料及其热类序儿列吗象席引照处理
1.1 金属材料的分类与识别
1.2 钢的都卫换热处理
第2章 铸造成形
2.1 铸造基础知范菜稳架无识
2.2 砂型迫波商袁明儿抗垂落误受铸造工艺
2.3 铸件生产
2.4 特种铸造
第3章 锻压成形
3.1 锻造成形
3.2 板料冲压成形
第4章 焊接成形
4.1 焊条电弧焊
4.2 气焊与气割
给益范武细社件卫4.3 其他焊接方法
4.4 焊接缺陷
第5单庆校渐为章 切削加工基础和零件加工质量检验技术
5.1 切削加工基础
5.2 常用量具及其使用方法
第6章 车削加工
6.1 卧式车床
6.2 车刀
6.3 车外圆、端面和台阶
6.4 切槽、切断、车成形面和滚花
6.5 车锥面
6.6 孔加工
6.7 车螺纹
6.8 车床附件及其使用简介
6.9 典型零件车削工艺简介
第7章 铣削加工
7.1 概述
7蒸划呀望动略.2 铣床结构
7.3 铣刀及其安装
7.4 分度头
7.5 典型表面圆铣削
第8章 刨削加工
8.1 概述
8.2 牛头刨床
8.3 刨刀的安装与工降件的装夹
8.4 典型表面损视的刨削
8.5 刨削类机床简介
证 第9章 磨削加工
9.1 砂轮
9.2 外圆磨床及其磨削工作
9.3 平面磨床及其磨削工作
第10章 钳工和装配
10.1 划线
10.2 锯削
10.3 锉削
10.4 孔及螺纹加工
10.5 装配
第11章 数控加工基础知识
11.1 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
11.2 数控机床编程基础知识
第12章 数控车削加工
12.1 数控车床
12.2 常用加工指令
12.3 数控车床操作
12.4 加工操作
第13章 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
13.1 数控铣床概述
13.2 数控系统
13.3 数控铣床加工操作
第14章 电火花加工
14.1 电火花成形加工
14.2 数控线切割加肉工
第15章 快速原型技术
积15.1 概述
15.2 快速原型类型
15.3 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
15.4 ZPrinter310三维打印成形机(3DP)制造实例
第16章 激光加工
16.1 概述
16.2 激光加工工艺
16.3 激光加工设备
16.4 激光加工的应用
16.5 加工训练实例--激光打标加工
第17章 三坐标测量
17.1 概述
17.2 三坐标测量机的基本组成及分类
17.3 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
第18章 超声波加工
18.1 概述
18.2 超声波加工的原理
18.3 超声波加工机床的结构
18.4 超声波加工的应用
第19章 柔性制造系统
19.1 概述
19.2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加工设备
19.3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物流系统
19.4 柔性制造系统中的机器人
附录工程训练安全要点
参考文献
序言
机械制造工程训练课程是工科类本科生进行综合性的工程实践和学习现代制造工艺必需的技术基础课程,其目标是学习工为布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作用是其他课程无迫发甚项认括投法替代的。
现代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制造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使机械制造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到较宽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理论和必需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进行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由于工程训练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多与有限的教学学时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有必要对工程训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的工程训练已经开始向现代工程训练转化,传统的训练内容不断减少,先进制造技术的训练内容不断增多。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来自们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认360百科真总结各兄弟院校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肥侵用世肥施村青特编写本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原则,强调知识面的宽度,着重介绍实践操作方半千充指导,工艺设备的作用。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减少了传统工程训练的内容,加强了数控加工、特种加工和其他先进制造技术的相关内容。每章附有学习引导,书后附有安全要点。
全书共分19章。主要内容包括:钢的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焊接、钳工、车工、铣工问液肥写送关、刨工、磨工、数控车、数控铣、电火花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快速原型、柔性制造系统等。本书语言力求通俗易懂,内容力求精练并结合实际。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有于兆勤、何汉武、李伟华、余冠洲、脱然波燃肖曙红、张凤林、张洪、郑传治、杨灿明、郭钟宁、袁慧、秦哲、唐勇找田鲜均急抓军、谢小柱、黄惠平、梁焱。全书由于兆勤、郭钟宁、何汉武担任主编。
由于编者水照画命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