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羊疱疹病毒感染是由山羊疱疹病毒Ⅰ型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来自传染病。本病对山360百科羊羔易感,可引起血样腹泻、结膜炎、鼻漏、呼吸困难和腹痛等全身症状,成年山羊放表现流产、外阴道炎和龟头包皮炎以及呼吸道疾病,但多数症状不显。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从死亡极高的安哥拉山羊羔中分到志初农制校最石深疱疹病毒。继后,又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患外阴阴道炎山羊、患龟头包皮炎公羊、澳大利亚和斐济山羊、刻挪威山羊的白细胞及新西兰死于肺炎的山羊分离得本病毒。1997年又从流产胎儿分离出病毒。本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广泛,挪威岁据象、北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叙利亚、送以特画载四触求说土耳其、新西兰和前民主德国的山羊血清中均检出抗体。希腊一次流行病学调查中,受检1710份山羊血清,近50%出现中和抗体。我国尚未见报道。
- 中文名称 山羊疱疹病毒感染
- 性质 接触性传染病
- 引起症状 结膜炎、鼻漏、呼吸困难
- 易感群体 山羊羔
病原体
山羊疱疹病毒Ⅰ型尚未正式命眼临环背燃弦兰动象密职名,在分类上应属疱疹病毒科,来自疱疹病毒甲亚科,水痘病毒属的成员。
1.形态与大小
病毒粒子呈球形,大小为120-150纳米,核衣壳呈二十面体结构,有囊膜,其DNA为双股,线状。
2.抗原性
1硫似置罪品林材肉观室斯990用牛脑炎疱疹病毒典型N569株DNA探针作免疫印迹分析表明,牛疱疹病毒I型(呼吸道型和生殖道型株)、山羊疱疹病毒Ⅰ型和水牛疱疹病毒Ⅰ型基因Ⅰ型株起反应,而在免疫沉淀和免疫斑点试验中反应较360百科弱。
3.组织培养
病毒可在牛、绵羊模末四元哪、山羊源的肾、睾丸、肺、皮肤细胞、牛肾、都银台水貂肺细胞系增殖,也可在鼠胎成纤维细胞、马胎肾、兔肾、猫胎和牛骨髓细胞培养中复制,验并形成核内包涵体。但不能在鸡成纤维细胞中增殖。山羊疱疹病毒Ⅰ型执介们粉杆层你调运统批接种后,潜伏期为5小时,递减期约6小时,复制期持续10-12小时。山羊疱疹病毒Ⅰ型与从扩方送因牛疱疹病毒Ⅰ型的 细胞致病性相似。约接种后6小时办殖端出现,于12小时迅速扩散,细胞出现肿胀和肉芽肿。约 24小时形成空泡,细胞于脱壁前变圆和聚合,呈葡萄组是相似的。山羊疱疹病毒Ⅰ型与牛疱疹病毒的抗原性相关。恢复期牛疱疹病毒Ⅰ型衡条充事政件西掉倍革抗血清能明显地中和山羊疱疹病毒Ⅰ型,而山羊疱疹病毒Ⅰ型抗血清仅能轻微束异教电什证混岩汉站中和牛疱疹病毒Ⅰ型。 两种共同糖蛋白(74K和91K)与山羊疱疹病毒I型和牛疱疹病毒Ⅰ型的交叉中和作用有关。牛疱疹病毒Ⅰ型的主要病毒衣没措缩伯领壳蛋白VP4和病毒糖蛋白VP7,可诱导交叉反应抗体。 一种非糖蛋白VP12是山羊疱疹病毒特异性免疫的诱导剂。 试验表明,47个抗牛疱疹病毒I型株单克隆抗体,能中和同源(BHV一1)病毒,但不能与山羊疱疹病毒I型(5株)起交叉反应。某些牛源单克隆抗体在ELISA中能与山羊疱疹病毒成串状。山羊疱疹病毒I型在接毒小压钟化后3一4天可形成噬斑(2一3毫米),呈圆问毛称想吗形,有平滑边缘。
流行病学
病山羊及带毒山羊是本病的传染源。随感染动物的鼻、咽、阴道分泌物和粪便排出,污染环境。经静脉接种病毒后5天,鼻腔分泌物开始排毒,持续2一8天;咽分泌物于接毒后3 一5天开始排毒,持续1一5天;阴道分泌物2一3天开始排毒,持续6一8天;粪便3一5天排毒。经鼻腔接种病毒,仅在接毒后2一3天从鼻分泌物排毒,持续5一6天。经口腔接毒时,于接毒后5一7天从鼻分泌物排毒,接种后3天,从粪便排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生殖道而传染。自然条件下,山羊是主要的易感者,绵羊和犊牛对山羊发病流行的意义不大。年龄上以1一2周龄未断乳山羊羔最易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甚高,而成年山羊的感染较轻,发病率低,仅见流产和外阴阴道炎或龟头包皮炎,但多数症状不显。性别上,公山羊的感染率高于母山羊。感染多出现在配种季节之马裂云般正述后,而不在产羔或哺乳期损运几达养翻往间。使用大量地塞米松和环磷酞胺等免疫抑制剂,盾铁略威误台只型可使病毒活化或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
1.羔羊
多为重症型。患羊虚弱、厌食,口腔粘膜轻度发M,出现浅表溃疡和糜烂,皱斯国木排化胃疼痛明显,有时排出血便。鼻流浆性或粘脓性分泌物,伴有结膜炎,皮肤有出血停怎云里斑。呼吸困难(80次/分),心率增加(180次/分),发病率和死亡率来自很高。
2.成年羊
为轻症360百科型。母羊外阴红肿,外阴和阴道粘膜有浅表糜烂和溃疡,排出黄色透明或粘膜样分泌物。孕山旧金停杂吧便确米虽羊(妊娠75-85日或3-4月)流产或产出死胎,无流产预兆。公山羊出现阴茎充血和包皮肿胀发炎,出现溃疡,有时有脓性渗出物,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出现酸中毒。
病理变个史批千般化
山羊羔主要病变在消化道。瘤胃、皱胃、盲肠和结肠可见粘膜溃疡、坏死。膀胧粘膜、皮肤有坏死灶。 成年山羊病变主要在生殖器官,母羊为溃疡性外阴阴道炎,公羊为溃疡随步打胞买例性包皮炎或龟头包皮炎。 组织病理学变化:邻近溃疡的上皮细胞以及流产胎儿组织中,有大小不同嗜酸性核内包 涵体。炎性反应包括中团载坚冷格肉医首仍性白细胞弥漫浸润和上皮溃疡区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肺间质增宽和典型的圆形细胞浸润。胎儿有明显的多处肝细胞坏死灶,也可见肺和脾的坏死强转灶。坏死灶中,有坏死细扬垂他青胞环绕的坏死细胞碎片及变性细胞,肝细胞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一广担成组停些胎儿组织细胞自溶。
诊断
根据皮肤和口腔、生殖器粘膜溃疡,死后可见到消化道和其他粘膜出现溃疡和坏死灶际汽形抓方够城方,可作出初步诊断。要确诊尚需进行病原学和血清试验。 在感副推笑磁均某夜爱测领染后5一13天采取鼻腔、咽、阴道分泌物、直肠病料、血液棕黄层和受侵器官组织。置人含抗生素的pH7.2Earle's液中,立即送检或4℃冰箱保存。分离病毒的敏感细胞是牛、山羊源的睾丸和肾原代或继代细胞。血清学试验可用中和试验、病毒DNA核酸限制内切酶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和放射免疫分析,确定血胜清学结果时,应考虑山羊疱疹病毒果照丰的答陆Ⅰ型和牛疱疹病毒Ⅰ型的交叉反应。
防制措施
本病是新近认识的一种传染病,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通常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加强检疫,不从疫区引人隐性感染和病山羊,淘汰血清阳性山羊,使之净化。发生本病,应立即隔离饲养,及时消毒圈舍,烧毁垫草,深埋胎儿和胎衣,扑杀或治疗病羊。应用灭活疫苗,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