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想像:青年摄影家采访笔记

《想像:青年摄影家采访笔记(艺术卷)》是 2010年金城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

  • 书名 想像:青年摄影家采访笔记(艺术卷)
  • 作者 孙慧婷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 ISBN 978-7-5155-0506-0

基本信息

  《想像》青年摄影家采访笔记(艺术卷)

  怎呢县草定除奏草须船令书名:想像:青年摄影家采访笔记(艺术卷)

  采访人:陈维、迟鹏、范顺赞、韩军伟、编号223、刘韧、刘晓芳、卢彦鹏、鸟头小组、塔可、邬树楠、于筱、张克纯、张晓、朱阳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与十五位青年济倒圆代兵相烈摄影艺术家的多次吧煤红怎对话与采访,记录下来他们用摄影媒介创作的心路历程,书中不但有对他们艺术观念的解读还有对当今艺术文化事件的映射。这额沿婷映对溶经集十五位摄影艺术家都是当代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新锐摄影师,在光环的背后,他们的思维比幕前更加闪烁,研读他们的作品,体悟一代人的生活记忆。他们代表了艺术的先锋,摄影的未来方向。当代摄影预呀处范艺术的可能性在他们那里都成了可行性。书中的万象大观帮助我们穿过影像看透心灵,了解那个亘古永恒的命题:"我是谁"?

摄影:迟鹏

  用文字揭示年轻一代来自摄影艺术家的真实思想与生力伤毛诗活,用影像表达艺术新主力的先锋观念与精神。

摄影:刘承家层丰接迅晓芳

版信息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孙慧婷

  ISBN:978-7-5155-0506-0

  印张:16 开本:16 印刷:四色 页数:288 装帧:无线胶订

  建议上架:资族战新才基目考钱冲季摄影 文化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定价:88元

编辑推

  《想像·艺术卷》,作者采访了中国当代最炙手可热的众多青年摄影家,这本书用整理采访的文字真实记来自叙了当代青年摄影家的创作与生活,用大量摄影家自己的作品来表现他们独特的艺术品格和人文精神,不仅在摄影界影响巨大,在大众读者里也是很好的艺术人文读本。他们将天马行空的思考啊微带入影像,他们用艺术的视角去阐释芸芸众生,他们游走在想象与现实,拯救与逍遥之间。他们捕捉光阴的契机,他们将会成为新思潮的卷首语!

摄影:陈维

作者简介

  孙慧婷,曾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北喜答强甲固台列酒当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曾赴台北世新大学、葡萄牙UniversidadeCa360百科tolica Portuguesa交流。参与过多部独立电影、宣传片、广告片的拍摄并担任编导、制片、摄影等。先后在《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摄影之友》《大众摄影》《摄影世界》《中国摄影家》等媒体发表作品。出版有《接近:青年摄影家采访笔继把孔层倍消践假鲜记》(纪实卷)《想像:青年摄蒸划夜四研在括将要丰影家采访笔记》(艺术卷)。现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图书目录

  001 做点摄影该做的

  019 一个活着的,充满着浓郁气味的人

  041 在法国时间里为梦想道市简向打工

  057 丹青很负沙克常鲁不渝 梦想不褪

  077 在暧昧里,漂游,放荡

  097 游牧幻梦的维度

  123 一代人道必一问号的小情怀

  139 愿它如诗

  157 欢迎来到"阿拉格"世界

  177 离绝宜诗,栖居何处

  193 互为客体的潜暴力

  209 爱丽丝不在家

  229 河水洋洋 北流活活

  243 人山·人海

诗源兰专脱间运搞错  261 结影记事 归去来兮

  《想象还是拯救》

  孙慧婷

  眼下这本书许紧候物皮军的字里行间,影影绰绰都是思想和现实碰撞出的产物。从真实影像中一路走来,我越发意识到一定要写本关于个人化情绪的书,终于在《接近》这本书之后,《想象》也随富跳振怎做话将板之出炉了。它完全按照我的设想,可以包罗万即房复比几境第季搞衣九象,可以不知所云。它不像之前《接近》的叙事那么真切,它会有点造作的小情调。它没有固定的故事,没有本来的面目。到底多少形容词能描绘清楚蹁跹的思绪呢?

  我甚至不能定义书中影像的类血宪雷井别,它们有着多种光环下或者谩骂中的名头,"观念"或"艺术"?"结构"或"解构"?"现代"或"后现代"?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在极致化地倾向于一个时代,它们是这一时代精神的统合。影像背后的操纵者用浪漫的气质熏染思想,再去诱惑信众--现实中不存在的,就让想象去完成。

  我常白茶没我交左供右衡般常苦于分析不透自我,在采访中才逐渐理解,何必去研磨透彻呢。"没有人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既然存在于多重空间中,必然有着多重的自我:现实或精神,肉体或灵魂。作为普通的大多数,早已成为被现代化的众生,有太多人在大力的批判物化现实对于精神世界的消解,却又纠结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庞大的群体一边说着痛恨功名利禄的浮夸,背后却抵不住物质洪流对良心的冲刷。我们满眼充斥着表象,而成为当下的恐惧者。我们失去了想象的力量,才会迷茫于未来的方向。我们急不可待地需要被拯救。

  时代的特殊性造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起点,我们得天独厚地受到了各界的厚爱。于是个性化的年轻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我们日日拂拭心灵之屋,期待映射出天下之林的广大。有那么一群天马行空的年轻摄影师凭借自我的影像在横冲直撞中逐渐成长。他们或是热情奔放,或是狂放不羁,亦或是郁郁低沉。但他们始终坚持用自我的艺术视角去阐释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他们看待物质是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他们也许冥冥中领悟了万法缘生,体性本空的真谛。这个社会需要他们的回馈,哲学的反思和艺术的洗涤。

  当人们思索如何丈量内心的渴望与绝望的鸿沟时,他们用影像解答;当人们好奇理想化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反差到底有多鲜明时,他们用影像诠释。无论是影像还是摄影师,抑或是他们的生活,都具有了两面性,可以是诗化的,也可以是日常的。每一个用影像发声的人,都是游走在想象与现实、拯救与逍遥之间的行者,不断追寻,寻找一个并不存在、没有终点的属地。他们有的获得了信仰,有的挣脱了俗世,有的寄托了精神,有的坚定了自我。他们不允许被低估,也抵制一切的神化。他们期待光阴的契机,成为新时代思潮的卷首语。

  我曾经在微博上看过一组宇宙星球的对比图片,当地球与北河三对比时,瞬间化为一张影像中的某个像素。而在银河系之外,人们可以估算到的河外星系就有超过千亿个。地球在宇宙之中就像是细胞里的细胞核之于身体一般,如同我们毛发深处存活的微生物一样。但是我想,因为影像,星球再大也在图上,宇宙再大也在我们的心里。因为总有人愿意试着沿着毛发爬出来,用眼睛看清楚整个世界,也许这就是我们感叹的三千世界吧。为当下留影,此刻成了我们的使命。套用甘地的话,就物质生活而言,影像是我们的世界;就精神生活而言,世界就是我们的影像。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誓死保卫这个世界。

  虽说逝者如斯夫,但只有面临尽头时,人们才会震动觉醒。眼前这些专注的思考者们努力跨过眼前的门槛,超越时代。他们的一切思维、行动,似乎可以帮助我们走出牛角尖,避免那些差点被荒废掉的昼夜。他们的影像在似与不似之间,由此衍生的模糊多义却令人钟情神往。有时觉得他们的影像是孤独的,但不是无望的期待,也不是无聊的托词。他们的影像有时是自我封闭的,但不是孤芳自赏的宣泄,也不是与世隔绝的意淫。他们有感而发,有影而鸣。若您走进,请您细凝,应该能从中收获零星的拯救力量,或者难得的片刻逍遥。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想像:青年摄影家采访笔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