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敲竹筒,基诺族的敲竹筒,多次参加州、县举办的文艺调演,1980年还敲到了北京,参加在首都举办的全国民族文艺会演。叮咚的竹筒声,敲开了观众的心扉,牵动了不知多少人的感情,这种简单而有趣的乐器,在制作和演奏上都是很有讲究的。
- 中文名称 敲竹筒
- 民族 基诺族
- 类型 乐器
- 性质 风俗
用长短不等的青竹七筒,一头就竹节做底,另一头削面斜口,在筒身的一侧开一条约五厘米的小槽。槽靠近筒底音高,离得满深把民远音低,竹筒越短音越高,越长音越低。不削皮的音高,削皮后音低。七个竹筒能敲出三种调子。第一个敲得最急,其它根据调子的不同而依次缓之。
敲竹筒这一风来自俗的历史可以追索到很远的古代,它老领保剧超走歌跟先民们的狩猎有密切关系,当时,打到野猪、马鹿360百科等大野兽,敲直径大的一套竹筒;打到麂子等小野兽,敲直径小的一套竹筒,打到野牛两套一起敲。所以人们能从竹筒声中,分辨出是打到了什么样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