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香柏(学名:Cupressus duclouxiana 来自Hickel)是柏科,柏木属乔木,高可达25米,树干端直,树皮灰褐色,枝条密集,鳞叶密生,叶片近斜方形,先端微钝,有时稍尖,雄球花近球形或椭圆形,花药黄色,药隔三角状卵形,球果圆球形,360百科育种鳞有多数种子;种子褐色或像褐色,两侧具窄翅。
该种是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中国云南中部、西北部及四父兰川西南部海拔在1400-3300米地带;散引娘生于干热或干燥山坡之林中,或成小面积纯林。喜生于气候温和、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山区,在深厚、湿润的土壤上生长迅速怎年。
该种木材淡褐黄色或淡褐色,结构细密,纹理直密,材质坚硬,有香气,耐久用,易加工。可讲建筑、桥梁、车厢、造纸、电杆、器具、家具等用材。可作云南中部、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的造林树种。
(志械原刘临山号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中文名称 干香柏
- 拉丁学名 Cupressus duclouxiana Hichel
- 别名 冲天柏(云南)、干柏杉、滇柏
- 界 植物界
- 门 裸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5米,胸径80厘米;树干端直,树来自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枝条密集,树冠近圆形或广圆形;小枝不排成平面,铁洲余力固王能印市不下垂,一年生枝四棱形,径约促时民两培1毫米,末端分枝径约360百科0.8毫米,绿色,二年生枝上部稍弯,向上斜展,近圆形,径约2.5毫米,褐紫色。

鳞叶密生,近没穿义低斜方形,长约1.5毫米,先端微钝,有时稍尖,背面有纵脊及腺槽,蓝绿色,微被蜡当编提执质白粉,无明显的腺点。
雄球花近球形级存革导海友食或椭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6-8对,花药黄色,药隔三角状卵形,中间绿色,周围红褐色,边缘半透明。种子圆球形,径1.6-3厘鲁米,生于长达2毫米的粗壮短枝的顶端;种鳞4-5对,熟时暗褐色或紫褐蒸群克找拿树术响官案色,被白粉,顶部五角形或近方形,宽8-15毫米,具不规则向四周放射的皱纹,中央平或稍凹,有短失头,能育种鳞有多数种子;种子褐色或像褐色,长3-4.5毫环顶夜父上难广优四米,两侧具窄翅。
生长环境
示照重型酒务烈 散生于干热或干燥山依块坡之林中,或成小面积纯林(如丽江雪山等地)。喜生于气候温和、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山区,在深厚、湿润的土壤上生长迅速。

分布范围
来自 为中国特有树种,产于云南中部、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海拔1400-3300米地带;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昆明。
主要价值
经济
木材淡褐黄色或淡褐色,结构细密,纹理直密,材质坚硬,有香气,耐久用,易加工。可讲建筑、桥梁、车厢、造纸、电杆、器具、家具等用材。可作云南中部、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的造林树种。
干香柏的木材材质优良,结构细而均匀;材质轻;纹理通直,收缩变形小;硬度及力学强度中等;冲击韧性低;品质系数高。干燥速度360百科中等,不翘裂;尺寸性稳定;能耐四化学措腐;切面光滑,切削容易;油漆后光亮性良好,容易胶粘,不耐磨损;钉钉容易,握钉力中等。其木材点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基本密度0.430g/cm3,气干密度0.518g/cm3;干缩系数,径向0.255%,弦向0.270%,体积0.403%;抗弯强度930kg·f/cm2,顺抗抗压强度497kg·f/cm2,冲击韧性0.536kg·m/cm2;硬度,径面352kg·f/cm2,弦面378kg·m/cm2,端面537kg·f/cm2(云南经济木材志,罗良垂她难群轴领苗才)。
干香柏木材因具良好的材性,而广泛用建筑、造船、家具、家具、枕木、电杆、玩常具、雕刻等。
干香柏林燃怕势知云植营期赶营味木葱茂,挺拔苍劲,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中,具有古朴典雅的美感,父育径约富苏做诗装负能增添城市园林清雅的情趣。再者,干香柏及其柏类林木的植物具有显著医疗保健功能的有机物即植物精气,故此,干香柏成玉为城市庭园绿化中功能独特不可替代的树种。
柏类植物精气能起医疗保健作用的物质,主要为由单萜烯、倍半萜烯组成的萜类化合物约首京校简长言三。上述化合物存在于柏类植物的叶片、木材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吴章义等,对8种柏科的精气成分及其生理功效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干香柏林木的萜烯类物质总量为22种,而具有极强的保健功能,人们进入柏树林游玩休闲可有益健康。若山区多营造干香念柏林,城市广植干香柏树,可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延年益寿。
化学
研究我国特有柏科植物干香柏(Cupressus duolouxianaHickel)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帮角常虽际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干香柏枝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7S,8S)-3-甲氧基-3′,7-环氧-8,4′-氧化新木脂素-4,9,9′-三醇((7S,8S)-3-methoxy-3′,7-epoxy-8,4′模沙班-oxyneoligna-4,9,9′-triol,Ⅰ),山柰素(kaempferol,Ⅱ),槲皮素(quercetin,Ⅲ),胡桃宁(移场架九课气落取经juglanin,Ⅳ),槲皮素-3′-甲氧基-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quercetin-3′-methoxy-3-O-α-L-arabinofuranoside,Ⅴ)和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avicularin,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