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宁工业集中区
一、基本情况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全县辐员面积999.6平方公里,辖8乡10镇,总人口43万。预计2007年,全县产业结构比例为28:42: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同比增加25%;实现工业增加值8.9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经济对全县GDP贡献率将达到40%以上。
二、规划情况
(一)规划範围和面积
按照《宜宾市工业集中区布局规划》,长宁工业集中区分别在下长镇和长宁镇宋家坝,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下长工业集中区主要涉及长宁县下长镇永利村、民权村,规划总面积为2.6平方公里。宋家坝工业集中区靠近县城,紧临江长公路,主要规划在江长路生态园以下至古河棺木桥河,以靠河一侧为主,主要涉及长宁镇大坪村、曙光村、荷花村及开佛乡羊五村、龙门村等,规划总面积为7.4平方公里,其中近期规划使用面积为1.4平方公里。
(二)规划定位
长宁工业集中区定位为省级重点高新技术工业区。其中下长工业集中区以发展机械製造等工业行业为主;宋家坝工业集中区以发展轻化工工业行业为主。
(三)规划目标
通过5年的努力,将长宁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100亿元的工业集中区,其中化工、轻工、机电三大行业产值占70%以上。
(四)主要行业发展
1、轻化工行业:主要项目有五粮液普什集团醋酸纤维素生产项目、宜宾天原与四丰盐化100万吨製盐生产项目、丝丽雅集团10万吨特种竹纤维和2万吨溶解浆生产、佳美玻璃新建国际标準化玻璃生产线、君子酒业2万吨白酒加工扩建项目等。预计到2015年,轻化工产业可实现工业产值90亿元以上。
3、机电行业:以富源设备机械装备製造项目建设为主,预计可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三、长宁工业集中区已具备省级及以上工业集中区的条件
按照省级及以上工业集中区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长宁工业集中区已具备了相应的条件。
(一)符合宜宾市发展战略和规划
按照全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及宜宾市“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长宁工业集中区已被宜宾市政府批准为宜宾市重点发展的工业集中区,并被列为正在规划的沿江经济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份,这对长宁经济乃至宜宾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具有良好的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
一是交通便捷。长宁工业集中区位于长宁县北部,紧靠江(安)长(宁)路,距长江水运码头在5-10公里範围内,距离宜宾市中心40公里左右,距巡场(金沙湾)火车站40公里左右,距宜宾航空57公里,正在规划修建的宜泸渝高速公路横穿长宁工业集中区。二是资源富集。长宁县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蕴藏有25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可供开採的有19种,其中高品位岩盐100亿吨以上,石灰石、白云石100亿吨以上,煤1000万吨,天然气100亿立方米。同时,全县竹类资源也极为丰富,楠竹可用量达3000多万根,杂竹20万吨以上。三是生态优美。该县森林覆盖率达38.6%,并拥有世界罕见、国内唯一以竹类资源为主的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蜀南竹海。
(三)重大项目入驻为工业集中区奠定发良好的产业基础
目前,醋酸纤维素生产项目已入驻长宁宋家坝工业集中区,并已投资3800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236亩土地徵用及场地平整。该项目由五粮液普什集团与义大利康莱斯公司全资子公司M&G公司合资建设的高科技项目(属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达21亿元,年产3万吨醋酸纤维素,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30亿元以上。同时,宜宾丝丽雅集团拟定投资6亿元开展10万吨特种竹纤维和2万吨溶解浆项目建设,宜宾天原集团与四丰盐化公司拟定投资3亿元开展100万吨固体盐项目建设,富源公司拟定投资3亿元开展机械装备製造项目建设。
(四)高度重视,措施有力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集中区发展,并成立了工业集中区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分别从经商、发改、规建、国土、环保、招商、交通等相关部门抽调,负责整个工业集中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工作,指导和协调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发展,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县财政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每年安排工业集中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垫付徵用土地的相关费用和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扶持入驻企业发展。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下发了《长宁县扶持工业发展暂行规定》,并着力细化工业集中区扶持引导政策,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吸引外来企业进入集中区发展。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下发了《长宁县扶持工业发展暂行规定》,并着力细化工业集中区扶持引导政策,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吸引外来企业进入集中区发展。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下发了《长宁县扶持工业发展暂行规定》,并着力细化工业集中区扶持引导政策,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吸引外来企业进入集中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