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纯(东晋学者郭璞)
郭景纯,是两晋时代最着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诸多奇异的方术。晚年写出了《葬经》,养活了许多以此道为生的先生。
基本介绍
- 本名:郭璞
- 字号:郭景纯
- 所处时代:西晋
- 出生时间:276年
- 去世时间:324年
- 主要作品:葬经
人物生平
西晋末年战乱将起,郭璞躲避江南,历任宣城、丹阳参军。晋元帝时期,升至着作佐郎,迁尚书郎,又任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 324年,力阻驻守荆州的王敦谋逆,被杀,时年49岁。事后,郭璞被追赐为“弘农太守”。 晋明帝在玄武湖边建了郭璞的衣冠冢,名“郭公墩”。郭璞之子敦骜被封为临贺太守。
人物着作
郭璞曾注释《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现今的《辞海》或《辞源》上均到处可见郭璞注释。
郭璞代表作是《游仙诗》十四首和《江赋》。作品虽多涉及玄理,然词采绚丽,境界扩大,坎壈咏怀,与当时玄言诗绝不相同。《隋书 经籍志》着录有集十七卷,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着作所沿用。
在学术渊源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理论,是两晋时代最着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诸多奇异的方术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郭景纯(东晋学者郭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