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困煞中原一布衣

困煞中原一布衣

困煞中原一布衣

马致远(约1250年-约1323年),以字行,名未详,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时热衷功名,曾献诗“龙楼”,宾士“燕赵”,然未得一官半职。在此期间,开始与大都艺人交往,从事杂剧、散曲创作。中年时期南下杭州,曾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又到豫章(今南昌)、洞庭湖一带行役,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元贞、大德年间,加入“元贞书会”,作品纷出。晚年归隐林泉,一面宣称“闲身跳出红尘外”,淡泊名利,诗酒自娱;同时又慨叹“空岩外,老了栋樑材”,而到道教中求解脱。他的作品反映了蒙古时代后期及元朝统治前期汉族士人的共同境遇和心态。其杂剧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王实甫(或作郑光祖)并称为元剧“四大家”;其散曲语言本色,既“典雅清丽”,又豪宕雄劲,意境宏丽,为豪放曲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元人第一”。

基本介绍

  • 书名:困煞中原一布衣
  • 类型:戏曲
  • 出版日期:2006年4月1日
  • 开本:20开
  • 定价:25.00
  • 作者:李德身
  •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 页数:322页
  • ISBN:7806235752, 9787806235751
  • 品牌:河南文艺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马致远是元代早期最负盛名、自成一派的散曲大家。他所创作的散曲有一百三十一首(其中小令一百一十五首,套数十六首),另有残套七首,数量超过了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郑光祖所作散曲的总和。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意境高远,风格豪放,形象鲜明,语言凝练,音韵和谐,被称为“曲状元”。他的小令[越调·天净沙]和套曲[双调·夜行船]《秋思》是其作品风格的典型代表,被誉为“秋思之祖”,是万中无一的曲中佳品。其在元散曲中的地位,有如李白、杜甫之于唐诗,苏轼、辛弃疾之于宋词。他一生创作杂剧十五种,现存七种,最负盛名的是历史悲剧《汉宫秋》。本书的编着者李德身教授,是研究元曲方面的资深专家。该书除收入马致远全部散曲外,又收入其杂剧《汉宫秋》四折,《岳阳楼》、《黄粱梦》、《青衫泪》、《荐福碑》、《陈抟高卧》、《任风子》各一折。加上他精心进行的注释与点评,可以说,这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一部蒐集最全、评注最详的马致远作品专集。
马致远(约1250年-约1323年),以字行,名未详,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时热衷功名,曾献诗“龙楼”,宾士“燕赵”,然未得一官半职。在此期间,开始与大都艺人交往,从事杂剧、散曲创作。中年时期南下杭州,曾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又到豫章(今南昌)、洞庭湖一带行役,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元贞、大德年间,加入“元贞书会”,作品纷出。晚年归隐林泉,一面宣称“闲身跳出红尘外”,淡泊名利,诗酒自娱;同时又慨叹“空岩外,老了栋樑材”,而到道教中求解脱。他的作品反映了蒙古时代后期及元朝统治前期汉族士人的共同境遇和心态。其杂剧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王实甫(或作郑光祖)并称为元剧“四大家”;其散曲语言本色,既“典雅清丽”,又豪宕雄劲,意境宏丽,为豪放曲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元人第一”。

作者简介

李德身,1936年5月5日生于江苏连云港市。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连云港赢等师範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连云港区域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连云港诗词协会第一副会长等职。着有《王安石诗文系年》、《欧梅诗传》、《宋史文学史话》、《历代名人题咏连云港》等,主编有《唐宋元小令鉴赏辞典》、《元曲精品鉴赏辞典》(与贺新辉合作)等,并为《古诗》、《全唐诗》、《全宋词》、《元曲》、《宋元明清诗》、《全清词》、《红楼梦诗词》、《历代妇女诗词》、《中华诗词》等十六部大型鉴赏辞典以及《中国历代治国策选粹》、《佛典道藏圣经文学精华》、《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等撰写评析文章或进行标点评注,另在《文学遗产》、《古典文学知识》以及大学学报上发表过五十多篇专题论文。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感叹兴亡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南吕]四块玉·凤凰坡
[双调]庆东原·叹世·拔山力
[双调]庆东原·叹世·明月闲旌旆
[双调]庆东原·叹世·三顾茅庐间
[双调]庆东原·叹世·夸才智
[双调]庆东原·叹世·画筹计
[双调]庆东原·叹世·珊瑚树
[双调]拨不断·九重天
[双调]拨不断·布衣中
[双调]拨不断·竞江山
[双调]拨不断·莫独狂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汉宫秋》)第一折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汉宫秋》)第二折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汉宫秋》)第三折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汉宫秋》)第四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咏史抒怀
[南吕]四块玉·洞庭湖
[南吕]四块玉·天台路
[南吕]四块玉·紫芝路
[南吕]四块玉·浔阳江
[南吕]四块玉·蓝桥驿
[南吕]四块玉·临筇市
[南吕]四块玉·巫山庙
[南吕]四块玉·海神庙
[双调]拔不断·叹寒儒
[双调]拨不断·路旁碑
[双调]拔不断·怨离别
[双调]拨不断·孟襄阳
[双调]拔不断·笑陶家
[双调]拔不断·菊花开
[双调]拔不断·浙江亭
[双调]拨不断·酒杯深
[双调]拨不断·瘦形骸
[双调]拨不断·子房鞋
[双调]蟾宫曲·叹世·东篱半世蹉跎
[双调]蟾宫曲·叹世·成阳百二山河
[双调]清江引·野兴·夭之美禄谁不喜
[双调]清江引·野兴·楚霸王火烧了秦宫室
[黄钟]女冠子·枉了闲愁
江州司马青衫泪(《青衫泪》)第二折
人间宠辱都参破——幽情孤愤
[南吕]金字经·絮飞飘白雪
[南吕]金字经·担头担明月
[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南吕]四块玉·叹世·两鬓皤
[南吕]四块玉·叹世·子孝顺
[南吕]四块玉·叹世·带野花
[南吕]四块玉·叹世·佐国心
[大石调]青杏子·悟迷
[双调]行香子·无也闲愁
半夜雷轰荐福碑(《荐福碑》)第三折
泛蟾光小舟一叶——情系江湖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双调]寿阳曲·平沙落雁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双调]寿阳曲·烟寺晚钟
[双调]寿阳曲·渔村夕照
[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
[双调]寿阳曲·洞庭秋月
[双调]新水令·题西湖
断肠人在天涯——羁旅情思
[越调]天净沙·秋思
[南吕]四块玉·叹世·带月行
[南吕]赏花时·长江风送客
[南吕]赏花时·孤馆雨留人
东篱本是风月主——归隐逸兴
[南吕]四块玉·恬退·绿鬓衰
[南吕]四块玉·恬退·绿水边
[南吕]四块玉·恬退·翠竹边
[南吕]四块玉·恬退·酒旋沽
[双调]清江引·野兴·樵夫觉来山月底
[双调]清江引·野兴·绿蓑衣紫罗袍谁是主
[双调]清江引·野兴·山禽晓来窗外啼
[双调]清江引·野兴·林泉隐居谁到此
[双调]清江引·野兴·西村日长人事少
[双调]清江引·野兴·东篱本是风月主
[中吕]喜春来·六艺·礼
[中吕]喜春来·六艺·乐
[中吕]喜春来·六艺·射
[中吕]喜春来·六艺·御
[中吕]喜春来·六艺·书
[中吕]喜春来·六艺·数
[双调]夜行船·秋思
[般涉调]哨遍·半世逢场作戏
太华山陈抟高卧(《陈抟高卧》)第四折
吟诗未稳推敲字——艺友酬赠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五陵儿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画船儿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莫推辞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酒旗儿
[南吕]四块玉·叹世(四首)
[般涉调]哨遍·张玉蟊草书
东风唤醒梨花梦——岁时杂咏
[仙吕]青哥儿(十二首)
[越调]小桃红·四公子宅赋(四首)
[双调]拔不断·夏宿山亭
[南吕]一枝花·惜春
[中吕]粉蝶儿·寰海清夷
薄情种害煞人也_闺阁春情
[双调]寿阳曲(二首)
[双调]寿阳曲(七首)
[双调]寿阳曲(六首)
[双调]寿阳曲(八首)
[仙吕]赏花时·掬水月在手
[仙吕]赏花时·弄花香满衣
[大石调]青杏子·姻缘
[商调]集贤宾·思情
[双调]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彻
今世里饶人不是痴——人间百态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任风子》)第三折
上崑仑,摘星辰——游仙讽世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岳阳楼》)第一折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黄粱梦》)第一折
马致远简明着作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文摘

书摘
[南吕]四块玉
凤凰坡①
百尺台②,堆黄壤,弄玉吹箫送萧郎③。送萧郎共上青霄④上。到如今
国已亡⑤,想当初事可伤,再几时有凤凰⑥?
[注释]
①凤凰坡:即凤女台,亦称凤台。《清一统志》:“凤女台,在宝鸡县
(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此台很高,乃黄土堆筑而成。
②百尺台:百尺高的凤女台。
③弄玉:传说为春秋时代秦穆公之女。萧郎:指萧史,传说为春秋时人
,善吹箫,作凤鸣。《水经注·渭水》:“秦穆公时有萧史者,善吹箫,能
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做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
。”此说本之于汉列向《列仙传》。
④青霄:青天。
⑤国已亡:指秦国已灭亡,含有故国美好岁月已经逝去的意思。一说“
国”指后唐。卢润祥《元人小令选》,赵景深先生为之序,以为此曲以弄玉
、萧史的故事作喻,写后唐时越娘和杨舜俞的恋爱,后越娘升天,眼望下界
的杨舜俞,寄託了故国之思,反映了越娘对国家沦亡之悲痛,故曲中有“到
如今国已亡”的句子,因为这句话与弄玉、萧史的故事没有关係,而与《凤
凰坡越娘背灯》(赵景深《元人杂剧辑逸》)中越娘说“妾乃后唐少主时人也
”有关。录以备考。
⑥“再几时”句:什幺时候再有凤凰来听吹箫呢?
[点评]
弄玉、萧史吹箫引凤,乘凤而去的爱情故事,古代有多少文人为之咏叹
。此曲头四句,亦写此传说,但看他先用两句点题,接以两句渲染这对夫妇
心心相印,形影不离的爱情生活。其中连用“箫”、“萧”和“霄”多个同
音字,形成缠绵悱恻、音韵迴环的艺术效果,又用一个“送”字,一个“共
上”,表现他们之间难以割捨、深沉真挚的爱情,充满神话般的浪漫色彩。
着墨虽然不多,却已超逸脱俗。
后三句突作转笔,由欢爱跌入伤怀:从“如今”之“国已亡”,想“当
初”之“事可伤”,再想到未来之“几时有凤凰”。今昔对比,天上人间,
层层深入,结以反问,写尽了这对夫妻睹今伤昔、好景难再的无穷愁绪。透
过字面,更令人生出一种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沧桑之感。这在咏赞弄玉、
萧史爱情题材的诗词曲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曲折地寄託了马致远感叹兴
亡的幽情。
P4-5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困煞中原一布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