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管理办法

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管理办法

创建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管理办法
  • 地点:河南省
  • 宗旨: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 类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积极推进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创建工作,规範示範学校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和《中国小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档案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影响整个社会为目标,主动、慎重、科学、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全面提升我省中国小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第三条 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分省、市两级。省级示範学校由省地震局会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组织验收和认定;市级示範学校由所在省辖市地震局(办)会同教育局、科技局组织验收和认定。

第二章

申报资格与条件
第四条 申报市(省辖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的条件:
(一)条件保障
1.学校教学楼和校舍,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採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达不到标準的不予受理。
2.成立有校领导负责的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工作领导小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画并作为班级考核内容。
3.在校园网路或校办刊物开闢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专栏;设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橱窗, 并及时更新内容。
4.学校有专(兼)职的防震减灾辅导教师若干名。辅导教师数量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确定,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5. 制定有经过反覆演练证明行之有效的地震应急预案,设定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紧急疏散路线指示标誌。
(二)宣教活动
1.在校学生每学期接受二个学时以上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
2.成立课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兴趣活动小组,通过开展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课外、校外活动,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活动小组每年活动2次以上,参加上述活动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3.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 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宣传效果
1.经抽查,三年级以上的学生80%应掌握地震基本常识、地震应急措施和自救互救知识。
2.三年级以上学生在掌握地震科普知识的基础上,60%的能够撰写学习心得或科普文章。
第五条 申报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的条件:
(一)获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两年以上。
(二)条件保障
1.学校要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计画地添置有关防震减灾学习材料和教学设备。
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室不得少于20㎡,并配有防震减灾科普图书、展板和挂图等相关的宣传内容;或室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橱窗面积不少于20㎡, 并不断更新内容。
3.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教育活动的档案资料齐全。
(三)宣教活动
1.课外防震减灾活动小组,积极参加各级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和科普夏令营等宣传活动。活动小组每年各类活动次数在3次以上,参加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2.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 无安全事故发生。
3.学校与当地地震部门建立联繫制度,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四)宣传效果
1.经抽查,三年级以上的学生90%应掌握地震基本常识、地震应急措施和自救互救知识;
2.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要对本辖区的其他学校开放,对外来参观学习的师生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3.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辅导员重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理论学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有防震减灾科普文章;三年级以上学生在掌握地震科普知识的基础上,80%的能够撰写学习心得或科普文章。

第三章

申报认定的程式和办法
第六条 申报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报单位或机构的工作报告
1.教学楼及校舍抗震设防情况;
2.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3.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情况;
4.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和疏散示意图;
5.开展的主要活动项目;
6.今后工作的规划和计画;
7.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申报表(见附属档案)。
(三)其他证明符合认定条件的有关材料。
第七条 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认定程式
(一)申请单位向所在省辖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提供申报材料。
(二)省辖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对申报省级示範学校的申报材料,经过初审合格后,报省地震局审查。
(三)省、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会同教育、科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或专家组成验收组,对各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对照申报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资格和条件的申报单位进行现场验收,经验收组综合评审后报省、市地震、教育、科技部门认定。
(四)经认定的省、市两级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分别由省、市两级地震、教育、科技部门联合下文确定,颁发《河南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证书》,授予“河南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牌匾。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八条 “河南省(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自命名之后第二年起,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年度工作总结(要提供年度活动相关依据)和下一年度的工作计画一式二份报省(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第九条 地震、教育、科技部门要组成检查考核组,将不定期的对已命名的“河南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进行检查考核,对检查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取消其资格。
(一)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
1.验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是否落实;
2.省(市)有关部门部署的防震减灾科普任务是否完成;
3.每年度是否上报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任务计画;
4.防震减灾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推进;
5.地震应急演练是否安全有效;
6.示範带动作用是否发挥;
7.辅导员在市级(含市级)以上刊物上是否发表有防震减灾科普文章;
8.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测试达标率是否符合要求。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其资格
1.在申报或检查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信息的;
2.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或应急演练活动造成师生人员伤亡事故的;
3.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第十条 省(市)地震、教育、科技部门根据示範学校上报的年度工作总结,对工作突出的给予通报表扬。
“河南省优秀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和“河南省优秀防震减灾科普辅导员”评选工作每三年一次,由省地震、教育、科技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具体评选办法另行制定。
“市级优秀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和“市级优秀防震减灾科普辅导员”的评选表彰年限和办法,由各省辖市地震、教育、科技部门负责制定。

第五章

附则
本办法由河南省地震局负责解释,原《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申报认定工作暂行办法》(豫震办发〔2006〕17号)自行废止。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範学校管理办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