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佑河
柞水一般指本词条
乾佑河,古称柞水,为长江支流汉江的支流旬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柞水县黄花岭下的老林、太河、龙潭三个乡。《水经注》:“柞水西出柞溪”,即指太河乡燕麦厂。后汉乾佑二年(949)改名乾佑河,全长151.2公里(一说河长148公里)。流域面积2510.00平方公里,比降5.02‰。
流经柞水县、镇安县、旬阳县,在两河关入旬河。流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名的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河谷地带农业较为发达,柞水县城、镇安县城都是沿岸历史悠久的城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乾佑河
- 古称:柞水
- 所属水系:长江支流汉江支流旬河支流
- 发源地:陕西省柞水县黄花岭
- 流经地区:柞水县、镇安县、旬阳县
- 河口:旬阳县小水镇两河关
- 河长:151.2公里
- 流域面积:2510.00平方公里
- 比降:5.02‰
干流概况
干流走向
柞水县境内流长63.1公里。有三源:自龙潭发源者西南流,纳平水岔河、小山岔河、纸房沟河、沙沟河,南行30公里至大山岔与太峪河会合。自太河发源者称太峪河,南下纳太峪河、迴避沟河、黑窑沟河、小峪河、龙王沟河,南流22.5公里至小峪口与老林头河会合。自老林发源者称老林头河,自黄花岭东流,纳南沟河。东行25公里纳红庙河,又东南行12.5公里至小峪口与太峪河会合。三河至大山岔汇合,始称乾佑河。

乾佑河在大山岔会聚北来各河,南行1.5公里至营盘,西纳安沟、沙沟水,东纳高砭沟水、湘子沟水。又南行10公里至药王堂,西纳药王沟、蛟沟水,东纳羊圈沟、东沟、石窑沟水。又南行5公里至车家河西纳七里沟水,东纳芦材沟水。又南行10公里至县城,东纳赤水沟、红岩沟、韭菜沟、纸房沟、后沟水,西纳原滩沟、庙沟、黑沟水。又南行2公里至石嘴子,西纳七坪(白火石沟)河,又南行1.5公里,西纳茨沟水,东纳王家河。又南行5公里西纳赤水沟水。又南行5公里东纳磨沟峡水。又南行5公里西纳西乾沟水,东纳东乾沟水,达镇安县境。县内河段,流经营盘镇、乾佑镇、下樑镇、石瓮镇。
镇安县境,境内长66.8公里。在古道岭山麓入镇安县境后,又经回龙镇、永乐镇、青铜关镇的回龙街、枣园子、峪沟口、县河口、长哨河、东坪街、青铜关、梅花铺,在界碑石入旬阳县境。该河河床及两岸多沙金,农民向有淘金技巧。较大支流有县河、冷水河。
旬河、乾佑河相汇的两河关

旬阳县境,流经小河镇,在两河关入旬河。
河道特徵
柞水县段,水繫结构不对称性极为明显。乾佑、金井、社川三条河北岸支流源远流长,水量丰富,而南岸支流则河短水小。这种不对称结构对于干流径流的来临时间与径流形式,特别是洪水都起着良好的缓解作用。同时,支流的这种分布,使干流河槽多有偏向南岸的趋势。县境内的主要河流都属于山地河源段或上游段。表现在纵剖面上比降大,水流急,上游比降均在4%~2.5%之间。这种坡陡流急的特点是开发水利资源的良好条件。由于县境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影响,主要河流在平面形态上表现为宽谷与峡谷交替出现的特点。宽谷段内阶地完整,土层较厚,河床比降较小,沉积作用显着,河水摆动侧蚀作用,形成开阔的河漫滩地。峡谷段内一般以石质河槽为主,河谷狭窄,谷坡陡峻,比降较大,水流湍急,便于筑坝、蓄水、发电。境内河流多弯曲河段,不仅大河如此,小河也具有这一类似情况,平均弯曲係数多在1.6左右。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县内河流在地质史上曾有一个曲流极为发育的阶段,后来由于整个秦岭地区受新构造运动上升的影响,河流迅速下切,曲流形态得以保存。这些曲流段都是山区改河造地的重要河段。
镇安县段,两岸谷峡坡陡,南北切割,比降大,谷地最宽300米,窄40米,是一典型的山溪性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