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则栋
庄则栋(1940年8月25日—2013年2月10日),中国男子桌球运动员,生于江苏省扬州市,自幼喜爱桌球运动,14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桌球小组,1957年,入选北京市桌球队,同年参加全国比赛。
1959年,入选中国青年桌球队;庄则栋曾获得第26—28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男子桌球队主力队员之一。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乒赛期间,冒着风险,结交美国运动员Glenn Cowan,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开启桌球外交。曾任国家体委主任,中共十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3年2月10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去世,享年73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庄则栋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省扬州市
- 出生日期:1940年8月25日
- 逝世日期:2013年2月10日下午17时06分
- 运动项目:桌球
- 所属运动队:中国国家队
- 专业特点:直拍中近台两面快攻,速度快而稳
- 主要奖项:第26-28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
第28届世乒赛男子双打冠军
获“圣·勃莱德杯”
3次获得“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获“运动健将”称号 - 重要事件:1971年4月,开展“桌球外交”
1973年当选中共十届中央委员
1974-1976年,任国家体委主任 - 人物着作:《闯与创》
人物生平
家庭出身

庄则栋是江苏扬州人,他的爷爷曾在扬州做文笔书吏,全家人住在扬州泥衢的巷尾一座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子里。
庄则栋的爷爷赋闲后,父亲庄惕深在上海当时号称“远东首富”的英籍犹太大亨哈同创办的仓颉中学教书。某天上班途中,庄惕深捡了一张马票,次日居然中了奖。一向迷信的哈同闻听此事,认为此人乃有福之人,将来所生之子或有状元之命,遂将养女罗馥贞许配给了庄惕深,还在北京为庄惕深夫妇购置了一套前清某王府旧宅作为嫁妆,大大小小总计330间,人称“北京哈同花园”。
不过,庄惕深夫妇婚后更多的时间仍然住在扬州,并生养过两个女孩,但都不幸早夭了。此后,庄惕深夫妇在沪扬两地往返居住,后迁居北京,生一子又夭折。
为了续庄家香火,庄惕深在扬州又娶了雷仲如,雷仲如为庄惕深生下一男一女。那名男孩,就是日后叱咤风云的乒坛名将庄则栋。
庄则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写道:自己出生后和母亲雷仲如一直住在扬州,“而父亲在北京,牵肠挂肚地惦念着我们母子”,直到抗战胜利后,庄惕深徵得罗馥贞同意,“才星夜兼程把我们母子接回北京”。那年,庄则栋5岁。
成长曆程

1940年8月25日出生,自幼喜爱桌球运动,14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桌球小组。
1957年入选北京市桌球队,同年参加全国比赛获混合双打冠军。
1959年入选国家青年桌球队,同年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桌球比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并与同伴一起获男子团体、男子双打冠军。
1961年成为中国桌球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参加过第26、27、28、31届世界桌球锦标赛,3次蝉联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在世界桌球锦标赛上荣获三连冠的人,是4届世界桌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还是第28届世界桌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
在当时的国内赛场,庄则栋也是成绩显赫,他还是全国桌球锦标赛男单三连冠,国家队内单打三连冠(其中包括一百多场的连胜记录);在他当打之年(1961-1971年),他获得的冠军头衔数,超过了其他所有队友所获冠军数的总和。
1973年9月1日国际乒联授予他複製的圣·勃莱德杯;1973-1976年任国家体委主任,后任北京市少年宫桌球教练。
2013年2月10日在北京去世,终年73岁。
扬州情缘
1988年:回东关街老家:1945年,抗战胜利后,庄则栋离开了扬州北上京城。这一走就是43年,直到1988年庄则栋48岁时,才再次回到了扬州。
庄则栋受採访

时任扬州体委办公室主任谢扬廉当时负责接待,他回忆说庄则栋是在无锡江阴参加了一个桌球少年宫的成立活动后来扬州的。
“当时,庄则栋一行6人,包括他的妻子佐佐木敦子,以及他在北京什剎海体校的启蒙教练。”谢扬廉回忆说,庄则栋那次在扬州呆了3天,就住在体育宾馆。
谢扬廉说,他阔别43年后回到扬州,就是想看一看老家,找回家乡的记忆。于是,谢扬廉陪同庄则栋回到了位于东关街路北的老家。当庄则栋走进那座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初五年的院落时,一下想起了孩提时代的一些片段。“庄则栋记起了老家的院子里有一口老井,小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在老井旁边捉蛐蛐,然后和小伙伴们斗蛐蛐玩。”谢扬廉说,“那次回家,庄则栋很高兴,还品尝了富春包子和三头宴,对扬州是讚不绝口。”
1996年:指导青少年训练:在1996年,庄则栋第二次回到了扬州,据时任扬州体委主任的陈侠回忆,那次庄则栋携夫人回扬是为夫妻二人合着的《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一书籤售。陈侠说,那次,庄则栋用“衣胞之地”来形容故乡扬州,言谈之间他也一直提及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庄则栋与周恩来打桌球

而谢扬廉也表示,庄则栋在第一次回扬州的时候,就曾表达过一直惦记着扬州的意思。“他跟我说,他一直觉得对不起家乡,几乎没有为扬州桌球作出什幺贡献,这是他的遗憾。”
谢扬廉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谢扬廉从小酷爱桌球,但家里条件不允许,只能用墙上的木板自製球拍打球。当时,庄则栋的哥哥庄则忠一家也住在扬州,庄则忠妻子的义父黄汉侯和谢扬廉的父亲是世交。黄汉侯得知谢扬廉喜欢打球却买不起正规球拍的事之后,便告诉了庄则栋。庄则栋听说后,立刻送了一块球拍给谢扬廉。
1996年,庄则栋二次来扬,由于时间关係,庄则栋没来得及再次回老屋看看,但还是抽空亲自指导了扬州青少年桌球运动员的训练。“虽然庄则栋很小就离开了扬州,但是其实在他的心里还是一直都惦记着扬州的。”谢扬廉说。
家庭生活
庄则栋与中央乐团的钢琴演奏家鲍惠荞于1959年相识,1967年结婚。他们的儿子庄彪、女儿庄岚,受母亲薰陶,都喜爱音乐,常练习钢琴和小提琴。庄、鲍二人已于1985年2月离异。
庄则栋

1987年,佐佐木敦子为嫁庄则栋,被迫放弃日本国籍,移民北京。当时庄则栋仕途失意,刚从关押的山西落实政策,到北京市教育局下属的少年宫当体育老师。45岁的世界冠军妻离子散,生活艰难,和老母挤在祖传的四合院里。在少年宫教小孩打桌球谋生,每月只有几十块工资,加上三个世界冠军费30元(一个世界冠军10块,他 连得三届)。离婚后每月给老母30,给孩子抚养费40,自己生活费30。这时候,佐佐木敦子找到少年宫,要求恋爱。但是当时中国还不开放,与庄则栋恋爱的佐佐木敦子被限期离境,中国驻东京大使馆不给佐佐木敦子签证。

北京不给庄则栋发护照,不许庄则栋出国。他们冒死上书要求结婚,经过书记处、政治局、王震、胡耀邦……最终邓小平批准,才得以成婚。最终佐佐木敦子自愿放弃日本国籍,当中国人,移民北京。20年贫贱夫妻,鞍前马后,伺候老庄起居生活。
原在日本公司上班的佐佐木敦子加入中国籍后,失去日籍高薪职位,变成胡同家庭妇女,过着普通老百姓的惨澹生活。两个人住在前圆恩寺的胡同里,患难夫妻上下班经常与老鸭迎头相撞。
一直到老庄退休,庄氏夫妇每天骑脚踏车往返少年宫和前圆恩寺老房子,夫唱妇随,风雨无阻。20年前,两位就是老鸭朋友,现同是《一个人的远行》作者。
运动生涯
个人经历

庄则栋,世界乒坛上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中国体育史上一座永恆的丰碑,他曾经三次蝉联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国家队内部冠军,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他的桌球之道起步于新中国的艰难岁月,他的桌球精神鼓舞一代人的创业激情,对此《经济日报》于2004年12月24日,用整版的篇幅,进行了重要的专题报导;他与美国运动员科恩的邂逅并大胆接触,奠定了“桌球外交”的基石,使得桌球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国球”,他为“小球转动大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与追求,创造了迄今无人能超越的神话。
桌球外交
庄则栋的传奇人生并非仅仅因为他是世界冠军,昔日着名的“桌球外交”给他的人生际遇带来了荣耀和坎坷,对此,他本人引用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作为点评。
庄则栋在世乒赛上与美国运动员合影

对于中美的“桌球外交”,庄则栋说:“这是桌球有幸成为国家外交战略的‘棋子’而已。中美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才是缔造这段历史的必然条件,而桌球只是一个偶然因素,否则,中国的桌球再厉害,也是打不到另一个半球去的。我为能成为这个‘棋子’感到光荣,但这其实是中国桌球界的光荣,也是中国所有桌球爱好者的光荣。”
桌球在中美建交的历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当时中美关係“解冻”需要一个契机。
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与美国桌球运动员科恩(Glenn Cowan)“礼尚往来”之后,当即决定邀请美国桌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桌球外交”,庄则栋更受到毛泽东表扬:“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美国前总统尼克森接见庄则栋

1971年,第31届世界桌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在中美关係尚未恢复的年代,这样的举动很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各国记者纷纷拍照,进行图文并茂的报导。
中美关係“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桌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桌球外交”,庄则栋更受到毛泽东表扬,“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桌球外交是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桌球队文化事件。当时桌球运动员庄则栋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赛期间,面对“搭错车”的美国桌球运动员科思,庄则栋的友好举动开启了“桌球外交”的佳话。“桌球外交”使中美关係成功破冰,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森访华起到了促进作用。1972年,以庄则栋为团长的中国桌球代表团应邀回访美国,在白宫玫瑰园同美国球手比赛,并受到了美国总统尼克森的接见。
生涯数据
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0岁开始练习桌球,14岁加入北京市少年宫业余体校桌球小组,15岁在北京市少年桌球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
1957年,在全国桌球锦标上,获混合双打冠军。
1958年,17岁时入北京桌球队。身体素质好,採用独特的直拍中近台两面快攻打法,速度快而稳。年末入选国家青年桌球队,1959年末,参加斯堪的纳维亚国际桌球赛,获男子单打冠军,并和同伴一道夺得男子团体和男子双打冠军。

1961年,在第26届世界桌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和男子双打季军(与李富荣合作),并是中国桌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63年,在第27届世界桌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并是中国桌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5年,在第28届世界桌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与徐寅生合作)两项冠军、混合双打第三名(与梁丽珍合作),并是中国桌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71年,在第31届世界桌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亚军(与梁戈亮合作),并是中国桌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他为中国桌球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桌球锦标赛中,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勇敢地与美国运动员科恩交朋友,此事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表扬(毛主席用“小球转动了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桌球外交”,为人类的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体育界第一人。
1973年当选中共十届中央委员。
1974年至1976年10月,任国家体委主任。
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4年,任北京市少年宫桌球教练。
庄则栋辅导小桌球队员

2000年,在山东济南成立庄则栋桌球学校并任校长。
2002年10月30日,庄则栋国际桌球俱乐部成立。
2003年末,成立太原庄则栋桌球俱乐部。
2004年初,成立庄则栋北京信息谘询中心。
2004年5月,在山东淄川成立庄则栋桌球俱乐部。
2005年6月2日,在北京成立“庄则栋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7年6月22日,被中国明星桌球队聘为总教练。
个人荣誉
196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61、1963、1965年3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73年9月1日,为表彰他的突出成就,国际桌球联合会授予他複製的圣·勃莱德杯。
社会评价
庄则栋是我国桌球运动员中第一个获得男子单打“三连冠”的选手,即连续三届世乒赛夺得男单冠军,同时还是我国男团“三连冠”的主力队员,是60年代成绩最为优异的桌球选手,也是当时我国乒坛当之无愧的第一主力。
此外,庄则栋还为打开中美关係大门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是“桌球外交”的功臣之一,这点在运动员中也是无人可比的。
庄则栋是上世纪60年代成绩最优异的桌球选手之一,他曾连续三届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并帮助中国桌球队在世乒赛男团比赛中夺得三连冠。1987年,庄则栋与佐佐木敦子结为伉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庄则栋开始在北京市少年宫任教2000年,他离开了这个工作岗位,但仍旧活跃在桌球的各种活动中。
其它相关
文革经历
2011年恰逢“中美桌球外交”40周年。在“桌球外交”中,庄则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是多年以来,体育系统内部并不愿接纳这位着名运动员。因为“文革”期间任国家体委主任3年,庄则栋和许多人一样被卷进了那场浩劫。
得罪他人
1972年访美回国后,庄则栋成为了国家青年队的领队兼总教练,同时兼任国家体委党组副书记,此时,他已不自觉地跨入政坛。
庄则栋近照

1973年,庄则栋被派往“中央读书班”学习。学的第一个档案就是《毛泽东致江青的信》。学习班结束回到体委时,有人开始攻击当时由周恩来提拔到体委任主任的王猛。起因是1974年初,两名内蒙古桌球运动员被殴打后写信告状,江青让王猛处理,但几天后没有回音。王洪文的秘书说,王猛不传达中央领导指示。体委的造反派开始质问王猛。“我提出来想为王猛做些解释工作。想告诉大家,国家体委不归江青管。”庄则栋说,“后来,一名造反派的头头告诉我不能这幺讲,并让我问问上面(江青等领导人的意思)。”
“江青告诉我‘王猛是大恶霸、死官僚,是林彪线上的人’。你说我信不信?在学习班学的第一个档案就是《毛泽东致江青的信》,毛主席对江青说‘我有些什幺事情,我都不能跟别人说,只能跟你说’。所以我把江青他们都作为毛主席最信任的人来对待。”而关于外界传言的庄则栋与江青有绯闻一事,庄则栋这样回应:“这传闻我也听说过,怎幺可能呢?人家那幺大的领导,每次接见谁,身边秘书、服务人员一大堆,那些闲话都是没影的事。”庄则栋说,“我有私心杂念,就是想要在複杂的政治斗争中跟对人,别犯错误。”江青让庄则栋回去跟王猛斗。庄则栋听从了。在接下来的国家体委党组会上,庄则栋将矛头对準了王猛,并得到众人的附和。
庄则栋晚年与友人留影(2012年)

1974年12月,33岁的庄则栋出任国家体委主任。江青、王洪文等人告诉他:“你年轻,很多事情不懂,什幺时候有问题找我们,都见。”和那个年代被“四人帮”拉拢的干部一样,庄则栋也着了魔似的惯性地推行“四人帮路线”,开始体育革命。遵从“四人帮”的指示,庄则栋上任后更换了很多干部,以可靠为出发点。“大批地换干部,这下得罪很多人了。”庄则栋回忆说,“任职期间,我也不打干部,更没整死过人。”
退出政坛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庄则栋被关入北京卫戍区审查了4年。庄则栋无法想通,“四人帮”这样的人怎幺也会倒台。自己在任国家体委主任期间,分房不要,远在塔城的妹妹要调回来不让,紧跟毛主席身边的人怎幺会有问题?隔离审查4年后,庄则栋被安排到山西桌球队等候审查结论。
庄则栋和妻子佐佐木敦子

1984年庄则栋回到北京在市少年宫任教,培养青少年选手。一切政治活动和荣誉都再也和他无关。有次基辛格来华访问时提及他,得到的回答是“庄则栋出差了”。
此后,庄则栋在全国各地设立桌球俱乐部,
2005年6月2日,庄则栋在北京成立“庄则栋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最感自豪
为中国人争气的人,怎能不让人喜欢呢?庄则栋最感自豪的是“三第一”,即世乒赛男单三连冠,国内比赛三连冠,国家队队内比赛三连冠。庄则栋打球以进攻、速度、气势着称,打球时有猛虎下山之势,因此号称“小老虎”。
1955年,中国第一位桌球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将庄则栋选入中国桌球队。回忆起当年的情形,邱钟惠表示,庄则栋是“使劲快打,见球就打。打得很猛,主动进攻,一般都不防守不推挡。”总之,看庄则栋打球,就是一个“爽”字。
去世前后
2013年2月5日,因癌症晚期入院治疗的庄则栋,病情进一步恶化,正配合院方採取多种措施,与病魔做最后一博。
庄则栋与李富荣等人

庄则栋自2008年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后,经北京、上海多所医院治疗后,于2012年8月底入住北京佑安医院进行治疗。“庄老刚来的时候,已经五天没有大便,仅剩1/8的好肝。他是想有尊严地安乐死,但我们医生不能这幺做,绝不放弃;5个多月以来,儘管庄老的病情有所发展,难度更大,但我们仍旧不会放弃。” 庄则栋医疗团队的负责人郑加生主任表示。
据郑大夫介绍,庄老经过5个多月的入院治疗,先后进行了五次CT引导下的肝脏射频消融手术,肝部已经做掉6/8的肿瘤,剩下的有一部是残余,还有一部分是在原1/8好肝上新长出来的肿瘤。
2013年2月10日,17:06,庄则栋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各方哀悼
他为我国桌球运动做出了很大贡献!1971年在日本名古屋世界桌球锦标赛期间,他与美国选手科恩的友好接触,引起各方关注。不久,毛泽东主席决策,中方邀请美国桌球队访华。桌球外交,震惊世界。小庄,一路走好!
——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
庄老,一路走好!
——中国男乒主教练刘国梁
向前辈致敬。
——伦敦奥运会桌球男单、男团冠军张继科
桌球界失去了一位巨匠,庄老一路走好!他与病魔斗争数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中国男乒教练秦志戬
还记得我第一次跟世界冠军照相就是庄老前辈,桌球推动国际化的第一人,世乒赛三连冠的第一人。虽然因病去世,但是老前辈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中国男乒队员许昕
他当年打球最牛的时候还酷爱围棋呢!一路走好!
——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
墓碑被涂
庄则栋逝世后无处安葬,经宋戈、陈建新、李京、唐师曾四人多处募化,蒙京北昌平凤凰山陵园提供4X4米墓地一块,修建此墓碑,并将庄则栋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立体处理塑立雕像。
2016年8月17日,中元节,传统祭鬼之日。庄则栋遗孀佐佐木敦子,带大弟弟佐佐木隆、小弟弟佐佐木进、庄则栋“发小儿”宋戈、大和证券同事、干女儿干女婿、好友等人,到昌平凤凰山陵园庄则栋墓地扫墓时发现,庄则栋墓碑下端被黑油漆喷涂,部分铭文被覆盖。佐佐木敦子找来金粉,重新修饰。
去世讯息
中广网北京2月11日讯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导,昨天下午5点06分,庄老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即使一些年轻人对“庄则栋”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也能知道“桌球外交”。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桌球队访华,推动了中美两国关係正常化的进程。而庄则栋正是“桌球外交”的关键人物。
当年,庄则栋作为中国桌球运动员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美国桌球运动员科恩阴差阳错,误上了中国代表团的汽车,于是,庄则栋与他搭讪,并将一幅中国杭州织锦黄山风景画作为礼物赠送给科恩。没想到,短短几分钟的友好交流,却成为结束中美持续冷战20多年的催化剂。
各大媒体纷纷以显着位置图文并茂的报导这一突发事件,世界各国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最高层领导运筹帷幄,果断决策,没过几天,美国桌球代表团应邀访问中国。同年12月28日,周总理任命庄则栋为我国首个访美代表团团长。
1972年2月,尼克森一行访问中国,同年4月,庄则栋率中国桌球代表团访美,尼克森在白宫玫瑰园接见中国桌球代表团团长庄则栋,引起美国以及世界的轰动。“小球转动大球”成为20世纪东西方外交史上最经典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