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丛书共10本:《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做最好的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55个途径》《国小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国中英语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细节的研究与雕琢。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搭建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发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诠释与实践案例,这是《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探究与解决丛书》的意图。

基本介绍

  • 书名: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 页数:239页
  • 开本:16
  • 品牌:四川教育出版社
  • 作者:欧阳芬
  • 出版日期:2006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40842543, 7540842547

内容简介

《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是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目录

新课程理念贯彻与渗透中的细节
1 以学生髮展为本是教学永远追求的目标
2 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享受——根据新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
3 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教学贴近生活
4 创造性分析与使用教材——让“教什幺”更明确
5 让教案体现弹性和预设性
6 找準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7 “金口”不开≠“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新课程下教师讲什幺
8 简单的“一问一答”就是对话吗
9 对话教学的几种路径
10 请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正确处理课堂中的话语霸权
11 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12 形同而实异——合作学习≠小组讨论
13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确保合作学习有效实施
14 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到深处
15 不能为讨论而讨论——讨论教学中论题应紧扣教学目标
16 有的才能放矢——讨论内容的确定
17 将讨论进行到底——讨论的维持
18 不能没有约束——探究学习中的课堂“控制”
19 新课程下的板书要为帮助学生思考服务

教师行为变化的细节
20 以探索和研究的姿态带着问题备课
21 集体备课≠整齐统一的机械模式
22 根据教学需要剪裁教学内容
23 最佳化处理教材的核心——如何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24 教材内容的补讲
25 未成曲调先有情——导课的细节
26 给一双慧眼——课堂中的观察
27 冷静对待课堂冷场
28 请“唱好”课堂的序曲——候课的细节
29 让课堂似行云流水——课堂中过渡的细节
30 有效地回顾、梳理与归纳——课堂小结的细节
31 课堂提问问到点上
32 提出问题的时机及解决办法
33 别让问题留下遗憾——追问的细节
34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设问的细节
35 问答中的等候——候答的细节
36 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导答的细节
37 正确对待学生的回答——理答的细节
38 合理调配,收放有度——正确对待课堂中的“教不完”
39 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维仍在课中游——结课的细节

引导学生行为转变的细节
40 注重“合作意识”在教学中的体现
41 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42 引导学生体验亲历知识的细节
43 自主≠自流——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做什幺
44 教师对学生不会与人交流、没有合作经验的解决
45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究
46 引导学生由质疑到探究
47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知识
48 孩子的“一百”-:善待学生差异
49 让学生把身心一起带进课堂——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细节
50 点石成金的启示——学法指导的细节一
51 多层并举,发展共进——有针对性地分层教学
52 为学生搭建研究、探索的平台——课堂活动组织的细节
53 让错误不再成为错误——利用错误
54 让爱做主——怎样对待“调皮生”
55 情满课堂——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的细节
参考文献
让教坛群星灿烂(代后记)

文摘

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特别忌讳“讲”。很多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若是碰到评优课、示範课、比赛课,教师更注意做到少讲或不讲,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展示,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还美其名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去探究”。这种做法真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吗?其实不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满堂灌”“填鸭式”,该讲的没讲,该挖掘的没挖掘,缺少了知识含量,缺少了厚重深度。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概念,教师不仅要讲,还要讲深、讲透,绝不能“金口”不开;而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或操作理解的问题,大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
(一)讲什幺
1.精讲、少讲,给学生机会和时间
人的发展是新型教育结构中的核心问题。在教育实践中,要全面把握和贯彻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新课程的讲授应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个定语“适应终身学习”,这是与传统教学“双基”讲授的最大区别。新课程摒弃了以往系统知识的教学内容和单纯的基本功训练。新课程的教学倡导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经验和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这正是终身学习所需要的。
新课程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我们的学生用接受的方式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生活的必备知识,学习生存的必要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为此,。新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对学生蒐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克服“满堂灌”,教师必须少讲、精讲,以便给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时间。

后记

教育不仅仅是良心的工作,更应该是专业的工作!
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信念,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内容,教育工作要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有人称其为一场宁静的革命。它是中国面对21世纪的国际竞争,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中所必须採取的改革。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这场严峻挑战的唯一方式,就是认清它已经到来的事实,并做好充分的準备。
一位名人曾说,一个教师应该“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这代表了我们的“教师成长观”。每一个人都需要成长,这样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天职。“一点上知道一切”,这里的“点”指的是教师的学科专业,教师所知道的“一切”不仅指what、when、where、who、why、how,还包括娴熟驾驭教材的能力、洞察考试动态的灵感、灵活应对学生的艺术等;“一切上知道一点”,是说教师不仅在自己的学科专业上是行家,还需通晓育人的艺术,掌握网路信息的技术,用科学的理论来充实自己,用理念来支撑课堂教学。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自己就必须是一位专业的研究者。教师通过记录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察自己的行为结果,反思自己的课程经验,最能直接改进自己的教学。
今天的社会正朝学习型社会的方向发展,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再加上远程教育和网路的发展,“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已成为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仅钻研精深的专业知识,领略前瞻的教学思想,还要涉猎社会自然百科,不自封,不自傲,终身学习,变有限的“一桶水”为不尽的“长流水”;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的教学行动上,而应以研究的态度去做,去实践;研究教学课程,研究教学策略,研究试题的针对性和训练量,更要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学状、个性及转化矫正的方法。在研究性的教育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获得娴熟的教学技能,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徵的教学风格和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社会,教师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作为传播知识的使者,面对着知识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必须时刻注意学习。每个教师都要确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

序言

随着新课程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小教师所接触和接受,现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闪烁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亮丽火花。这种火花是新旧课程理念冲撞下的自然生成,是教师渐次接受新理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毋庸置疑,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思想完全被广大的中国小教师所接纳并转化为行动尚需时日。现行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南辕北辙、格格不入的。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使命感,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梳理并寻求解决的办法,需要对目前的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在大量调研、走访、深入中国小课堂后,我们发现:一线教师虽然对新课程理念大多耳熟能详,能脱口而出;但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是理念与行为脱节,是两张皮。
我们知道: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实施的“自主”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只是“形似”,自主学习浮于表面,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我们知道: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採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常常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能切实给人以享受和启迪。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僵化地理解合作学习,片面地追求小组学习的形式。有的教师将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有的合作学习内容没有价值,有的合作学习成了随意的“拉郎配”,有的合作学习缺乏深入自主和个体体验,有的合作时间不足、没有反馈交流等。
我们也知道: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增进学生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以学习者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学习已经普遍运用到教学中,成为课堂实践、探讨的热点。但是,冷静下来透视这股研究热,我们却发现其中问题多多,亟待解决:整堂课事事探究,甚至时时探究,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必要;所有探究问题皆由学生髮现、选择、决定,一切跟着学生走;只重过程,忽视结果;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但随意性太大,“探”到哪里算哪里……
我们还知道: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