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哲学家2010-2011

哲学家2010-2011

哲学家2010-2011

《哲学家2010-2011》内容简介:哲学具有永恆的魅力。这是我们常常从哲学和哲学家们身上感受到的。哲学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和富贵的身份,但因其追求朴实的真理和阐发深邃的思想而散发出迷人的光辉。喧嚣浮躁的世界需要安静的灵魂和深刻的思想。高品质的人生不能没有哲思的陪伴,健全的社会不能没有哲学理念的导引……哲学家不仅要关注体系、文本的研究,更要关注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不仅要有体系意识,更要有问题意识;不仅要关注主体活动的规律和意义,也要关注制度层面的价值和构建;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强化批判意识和批判功能,影响和改造世界。

基本介绍

  • 书名:哲学家2010-2011
  •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编 郝立新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010103440
  • 品牌: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外文名:Philosopher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页数:244页
  • 开本:16
  • 定价:46.00

内容简介

《哲学家2010-2011》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目录

总序
哲学的魅力与哲学家的使命(代序)
【哲学家论坛】
对哲学对象的明确规定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
——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
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发展道路
列奥·施特劳斯的政治学说与历史唯物主义
【宗教与道德】
道德与宗教的冲突与融合
——《论语》仁爱与《法华经》慈悲管窥
不顺化以求宗
——从《沙门不敬王者论》看三教关係
【美学与情感】
淡中真味
——论庄子哲学中的“淡”与中国艺术家创作中的情感状态
从《郭店楚简》解析《毛诗大序》的“情本”思想
——一种“生活美学”视角,一种“分析美学”方法
情感的表现抑或情感表现性
【中国哲学】
论中国古代哲学中世界观维度的调整
“诚信”观念的历史生成及时代意义
【政治哲学】
天下为公:中国传统王道理念及现代转换
米勒的多元分配正义论
【管理哲学】
传统治道与管理哲学
有机管理论:管理哲学的重新奠基
【哲学家学术述评】
探寻道德真谛,关注精神家园
——罗国杰教授学术思想简介
浅释张立文和合学的“融突”範畴
【哲学译文】
论逃匿
【会议综述】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
——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述评
共识、文化与理性
——“中国一欧洲哲学与宗教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议召开
部分文章英文提要
后记

文摘

着作权页:
可见道教对此的看法是,神仙道士法力高强,在人间权贵限制的领域之内,王者根本没有资化他们,不可能有使他们“贵贱”的能力。
桓玄利用老子之言,其实不过是为其主张找经典依据而已。但桓玄这一质问却是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它是建立在魏晋玄学发展多年后的理论成果“名教即自然”的基础上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易传·繫辞下》),名教即自然几乎成为了那个时代儒道的理论共识。公允地说,要反驳“名教即自然”这一潜在的前提,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悖于时代思想发展的进程。但是要在承认“名教即自然”的前提下,说明沙门不应敬王者,这是十分困难的。可以说桓玄为当时佛教界提出了一个生死攸关、不能迴避的难题。要在理论上彻底驳倒桓玄,不能单单靠可以离地一百余丈”的法术来离开王者的管辖。
庐山慧远在《答桓太尉书》中对此作出的应对是:佛经所明,凡有两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对于处俗弘教的佛教信徒,桓玄所讲完全是正确的;但“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稟化,不顺化以求宗。求宗不由于顺化,故不重运通之资;息患不由于存身,故不贵厚生之益。此理之与世乖.道之与俗反者也。”王者虽然确实对沙门之“身”有滋养之功,但出家之人不求存身,反而将有身作为累赘祸患,所以滋养出家沙门之身的王者,实际是在帮倒忙,沙门根本没有礼敬王者的理由。
在理论上,慧远提出沙门“求宗不由于顺化,故不重运通之资;息患不由于存身,故不贵厚生之益”,是有相当的说服力。慧远反驳的思路,我们可以理解为,实际上承认了“名教即自然”的前提,但佛教却不仅是自然,而是超于自然,故此也就超于名教,所以沙门不敬王者。
(3)也就在这一年(402年)的七月二十八日,庐山慧远与刘遗民等123人在庐山般若精舍阿弥陀前,“建斋立誓,共期西方”。笔者以为,桓玄先是汰洗沙门,后又要求沙门尽敬王者,使得慧远等沙门僧人更加觉得中土对于佛教来说是“边国”,而感慨“昔外国诸王,多参怀圣典,亦有因时,助弘大化”,这些更加增强了他们对于西方的嚮往。慧远执笔反对沙门尽敬王者,在给桓玄覆信的结尾处写道,“佛教长沦,如来大法,于滋泯灭,天人感叹,道俗革心矣!……执笔悲懑,不觉涕泗横流!”而这次着名的庐山建斋立誓,便可视为慧远当时“悲懑”情绪的一个“积极”的反抗。

编辑推荐

《哲学家2010-2011》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总序
哲学的魅力与哲学家的使命(代序)
【哲学家论坛】
对哲学对象的明确规定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
——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
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发展道路
列奥·施特劳斯的政治学说与历史唯物主义
【宗教与道德】
道德与宗教的冲突与融合
——《论语》仁爱与《法华经》慈悲管窥
不顺化以求宗
——从《沙门不敬王者论》看三教关係
【美学与情感】
淡中真味
——论庄子哲学中的“淡”与中国艺术家创作中的情感状态
从《郭店楚简》解析《毛诗大序》的“情本”思想
——一种“生活美学”视角,一种“分析美学”方法
情感的表现抑或情感表现性
【中国哲学】
论中国古代哲学中世界观维度的调整
“诚信”观念的历史生成及时代意义
【政治哲学】
天下为公:中国传统王道理念及现代转换
米勒的多元分配正义论
【管理哲学】
传统治道与管理哲学
有机管理论:管理哲学的重新奠基
【哲学家学术述评】
探寻道德真谛,关注精神家园
——罗国杰教授学术思想简介
浅释张立文和合学的“融突”範畴
【哲学译文】
论逃匿
【会议综述】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
——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述评
共识、文化与理性
——“中国一欧洲哲学与宗教国际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议召开
部分文章英文提要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哲学家2010-2011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