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是2013年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
  • ISBN:978-7-5106-0072-2
  • 页数:700页
  • 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详细信息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概 述
第一篇 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一章 言语表达
第一节 词句表达
专题一 选词填空
专题二 语句排序
第二节 考点突破
专题一 词义突破
专题二 词语搭配突破
专题三 语境突破
专题四 逻辑关係突破
本章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二章 言语理解
第一节 主旨归纳与文意推断类
第二节 细节理解与词句理解类
第三节 观点态度与标题提炼类
第四节 语句填充与下文推断类
本章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二篇 数量关係
第一章 数学运算
第一节 数字特性知识
第二节 典型题型
专题一 基础运算问题
专题二 行程问题
专题三 计数问题
专题四 几何问题
专题五 时间问题
专题六 其他典型问题
第三节 新题型
本章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二章 数字推理
第一节 推理能力养成
专题一 基础数列及其变式
专题二 数列规律类型
专题三 快解图谱套用
第二节 思路盘点
专题一 图形数字推理
专题二 组合数列
专题三 分数数列
专题四 数项数列
专题五 多级数列
专题六 递推数列
本章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三篇 判断推理
第一章 图形推理
第一节 数量规律推理
第二节 位置规律推理
第三节 样式规律推理
第四节 立体图形推理
本章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二章 定义判断
第一节 要点信息法
第二节 技巧突破法
本章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三章 类比推理
第一节 词项逻辑关係
第二节 技巧突破法
本章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四章 逻辑判断
第一节 必然性推理
专题一 命题推理规则的套用
专题二 常规方法套用
第二节 或然性推理
专题一 论证方式解题法
专题二 论点论据解题法
专题三 跳跃论证解题法
第三节 陈述性推断
本章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四篇 常识判断
第一章 法律常识
第一节 中国古代法制史
第二节 立法法
第三节 宪法
第四节 行政法
专题一 行政行为
专题二 行政救济
专题三 国家赔偿
第五节 民法
专题一 重要民法概念
专题二 侵权责任法
专题三 物权法
第六节 刑法
专题一 犯罪论
专题二 刑法修正案(八)
第七节 新法速递
专题一 刑事诉讼法
专题二 民事诉讼法
专题三 精神卫生法
专题四 出境入境管理法
专题五 办理行贿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第二章 政治常识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节 党和军队
第五节 热点点击
专题一 重要会议和档案解读
专题二 重大热点扫描
第三章 经济常识
第一节 国内经济
第二节 国际经济
第四章 历史常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史
专题一 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专题二 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专题三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专题四 改革开放与外交政策
第五章 人文常识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
第二节 世界文学
第三节 中国文化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成就
专题二 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节 世界文化
第六章 地理常识
第一节 我国的国土资源
第二节 自然环境问题
第三节 天文地理
第七章 科技常识
第一节 科技史
专题一 中国科技史
专题二 世界科技史
第二节 现当代科技
专题一 我国的航天科技
专题二 物理与生物科技
专题三 新能源与新材料
专题四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常识拓展:生活小百科
本篇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五篇 资料分析
第一章 统计指标及术语
专题一 统计指标
专题二 术语辨析
第二章 解题策略
专题一 圈划关键项
专题二 速算方法
专题三 比较策略
第三章 题型精讲
专题一 纯计算题
专题二 排序题
专题三 计数题
专题四 假设条件题
专题五 趋势判断题
专题六 综合判断题
本篇测验
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卷

第二部分 申论

概 述
第一章 基础理论
第一节 归纳概括类试题
第二节 综合分析类试题
第三节 提出对策类试题
第四节 贯彻执行类试题
第五节 作文论证类试题
第二章 热点提升
第一节 精选热点解读
专题一 稳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二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专题三 科学管理城市与城市建设
专题四 环境安全
专题五 网路文化与社会心态
第二节 阅读报刊学申论
第三章 历年真题精讲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
第四章 全真模拟试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一)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二)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三)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卷(四)

盗版提示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陆续接到考生来电谘询,反映在淘宝及个人书店等处购买的《一本通》系列图书存在大量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有:错别字、糊字、粘页、漏页等。经核查,这类图书质量极其低劣,主要特徵有:纸张粗糙、印刷模糊不清、文字有重影、漏页,正文中有大量错别字,部分题目有错等。例如《国家一本通》第85页:数列 0,9,26,65,124,( ),选项答案为217,盗版书上印刷为227;第216页第一题答案为C,盗版书上印刷为D;第327页(6)酸雨讲到: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盗版书上印刷为酸雨是指PH值小于6.6的雨雪。
根据考生的反馈和人民网等相关媒体的披露,出版方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反盗版部门工作人员已就此事到淘宝网上进行调查,如果证实淘宝网销售盗版书籍,出版社将与淘宝网进行交涉。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除考试中心书店以外的其它地方书店、网上个人书店,淘宝网上销售的本书均为盗版,请考生从正规渠道(考试中心书店或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购买正版《一本通》教材,以免盗版书影响您的备考。

国考和省考区别

一、 从概念来说
我国公务员正规统一都叫国家公务员,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两种。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的公务员考试。招考单位主要包括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有各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统一组织实施的地方性公务员考试。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直辖市以及广州、深圳外,各省省市县乡四级招录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
两者区别: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之间不存在什幺从属关係,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如:报考者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可以报考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两者不冲突,如果不受户籍限制的话,也可以报考其他省市的公务员,比如河北的考生可以报考浙江省公务员。
二、 从考试性质来说
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採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按照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
三、 从招考对象来说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是面向全国进行招考的,没有户籍限制,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主要面向当地的居民和在当地就读的大学生以及本省生源的大学生。但大部分省份也对户口的限制进行放宽,这就需要考生报名时认真阅读招考简章,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不受户籍限制。
四、 从考试科目来说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报考者都参加这两科的考试,考试用书参照《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包含行测和申论两科。各地方公务员考试和国家接近,基本沿用国家的模式,大部分省考试大纲也是参照国家的,所以考试用书可以直接选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複习是最合理的,既可以备战省考,也可以应对国考。
公共科目命题上的差异
第一、题型基本相同。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对各省市命题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大部分省市命题及考试大纲均採用国家的形式,甚至直接採用国家的大纲,这也是为什幺备考地方公务员考试也最好选择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的原因。
第二、命题组织模式不同。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自己的命题组,由命题专家统一命题。但地方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自己的命题组,所以地方公务员考试试题主要来自人事部门考试中心题库。
第三、题量不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近两年都是135道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地方的公考与中央、国家的考试有一些区别,各地方也不尽相同。如有些地方考试为90分钟100题,有些地方则与国家一致。当然各地方也不是每年都一成不变,所以还是要关注当地的考试大纲。此外,每种题型的数量也与国家的不尽相同。具体可以参照各省市历年真题。
第四、答案设定不同。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全部为单选题。江苏公务员基础知识有复选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五、 从考试时间来说
从2002年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的时间将固定下来:报名时间固定在每年10月下旬,考试时间则固定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日或1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时间差异很大,而且每年招考时间会有一些变动,一些省份一年还有春、秋季两次考试。此外,政府还会组织一些选调干部到基层的考试,有些部门还会单独招考。除了省里的考试,各个城市也会有一些零散的考试,如村官考试。时间都很灵活。需要考试注意关注2013年全国各省市招考信息汇总。
报考各类公务员考试不受什幺次数限制,只要时间上不冲突,你可以参加多次公务员考试: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学校所在地的公务员考试、生源地的公务员考试,还有一些对生源没有限制的省份、城市的公务员考试,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所以考公务员这条路还是很宽的。
六、就户口限制来说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没有户籍限制的,报考者可以报考任何符合报考条件的职位,但地方公务员考试仍有户籍限制,一般只有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以不受户籍限制,但也有少部分地区招考是面向全国的,包括人民警察的招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