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武汉大学副教授)
郭婷婷,女,1976年生,文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武汉大学青年联合会委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郭婷婷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北武汉,
- 出生日期:1976年11月
人物经历
1995年9月—1999年6月 在华中师範大学文学院读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9年9月—2002年6月 在华中师範大学文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5年12月 在武汉大学文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2004年11月至今 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化系教师、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人员。
2011年-2014年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2014年曾任美国西宾夕法尼亚州中文教师学会理事会理事。
主讲课程
现代汉语语法、语言信息处理、汉语国际教育等方面。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语法、语言套用与信息处理
主要贡献
已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二十篇,参与并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
科研成果
1、《“X,XVP;Y,YVP”粘着格式的句法语义分析》,《华中师範大学学报》,2000年11月。
2、《“除”字的语言学理解与HNC处理》,《HNC与语言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3、《“动词+了+数量+了”的动态结构及“了”的意义与功能》(第二作者),《现代中国语研究》(日本),创刊·第2期。
4、《言语与言语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语言文字套用》,2003年第1期。
5、《言语义、言语表达、言语套用》(第二作者),《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
6、《“怀疑”句的功能类型、认知性质与HNC思考》,《HNC(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海洋出版社,2004年9月。
7、The Floating of Negative Factors and the Recognition of Semantic Patterns of HUAIYI sentences in Mandarin(第二作者),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ing(Singapore),总第13期。
8、《现代汉语“吗”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 期。
科研项目
1、2001年5月、7—8月:参加中科院声学所国家973项目“自然语言知识理解及语言语义过滤技术”(G1998030506)的研究工作,该项目成果现已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的鉴定。
2、2002年10月—2005年8月:参加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套用研究项目 “国小语文改革实验教材语言文字状况分类调查及其科学性研究”(ZDI105-40A)的研究工作。
3、2004年12月—2005年6月:参与武汉大学与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合作的 “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资源建设”研究项目
4、2004年11月至今:参与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汉语词网的研究与构建”的研究工作。
5、2006年12月至今:参与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黄体行草汉字识别专用软体系统”项目的研究工作。
获奖记录
2009年获湖北省十佳“优秀班主任标兵”称号。
2010年获武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
多次荣获匹兹堡大学孔子学院“优秀中方院长”称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郭婷婷(武汉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