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CASS)成立于1950年6月25日,是中国科学院成立时最早建立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所之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语言研究所归入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所主要从事汉语现状和历史的基础研究,包括语音、语法、辞彙、文字等分支领域,涉及通用语言文字、方言和儿童语言等;并进行汉语辞书编纂、语音分析合成与识别、中文信息处理及语料库建设、语言文字规範、语言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套用研究;同时,基于汉语及中国境内语言和中外语言比较开展语言学理论研究,介绍并研究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方法。

据2017年11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共有工作人员78人,下设九个专业研究室,承担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CASS
  • 主管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
  • 现任领导:所长:刘丹青
    党委书记:刘晖春
  •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
  •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历史沿革

1950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是中国科学院成立时最早建立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所之一,办公的地点最初是在王府井翠花胡同,1956年搬到了中关村。
1958年中国科学院重新规划,将哲学社会科学部及有关研究所全部搬到城内办公,语言所和词典室分别由中关村、西单搬到了端王府。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语言所的业务工作停止。1970年春全所人员下放到河南息县干校劳动锻鍊。1971年夏,因端王府要修建某重要工程,语言所由此搬出。从干校回来后,居无定所,曾在多处地方寄居漂泊。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语言研究所归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985年建国门内大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落成之后,语言所搬入大楼办公。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17年11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共有工作人员78人,其中在岗正高级研究人员22人,在岗副高级研究人员27人。

科研部门

据2017年11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语言研究所设有九个专业研究室:句法语义学研究室、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方言研究室、语音研究室(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套用语言学研究室、当代语言学研究室、词典编辑室。另建有所级非实体研究中心“语料库暨计算语言学研究中心”。
研究所为中国语言学会和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两家学会的挂靠单位,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秘书处也设在语言研究所。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据2017年11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在研项目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研究项目9个,学部委员资助项目1个,基础学者资助项目1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个,重点项目4个,一般项目7个,青年项目4个,所级年度课题13项,合作承担国家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
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为《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正在编纂的《现代汉语大词典》等的编纂和修订单位,也是中国辞书学会语文辞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

学术刊物

语言研究所主办有三家学术期刊:《中国语文》双月刊、《当代语言学》季刊、《方言》季刊。另主办定期学术集刊《历史语言学研究》《语法研究和探索》《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研究》《互动语言学与汉语研究》《方言语法论丛》和《语言类型学集刊》(即出)等。
挂靠学会及分会分别负责编辑中国语言学会会刊《中国语言学报》、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刊《中国方言学报》和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会刊《中国语音学报》。

人才培养

研究所承担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语言学系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两个授权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招收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新设外国语言学与套用语言学招生专业,目前尚未开始招生。
研究所设立汉语言文字学和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国家计画内博士后研究人员和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