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训诂原理
这部专着共分六章,结构安排不同一般的训诂着作,有鲜明的特色。以声音通训诂是清儒在训诂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书中花了三章来论述这一重大课题,从“训诂之旨,本乎声音”,到字的声音与形、义的关係,到声义同源各节,胜义纷陈,使人耳目一新。训诂的作用在扫除文献的语言文字障碍,词义的变化、词义的存现各章,对语言意义变化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而词义同步引申、词义的渗透等问题的论述更是颇有新意。末章讨论训诂与语言的社会性,把语言是社会现象的理论用到训诂研究中来,使着作更增加了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气息。
基本介绍
- 书名:训诂原理
- 页数:405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装帧:平装
基本信息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040254242
条形码:9787040254242
产品尺寸及重量:22.2x16.6x2.2cm;522g
ASIN:B002AO8NXU
内容简介
《训诂原理》旨在对训诂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行文力求视野开阔、举证翔富、理论平实而深刻、论述浅近而缜密。《训诂原理》着重从学术原理和方法论上对训诂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阐释;有关训诂学的许多重要观点和理论、方法问题,诸如“因声求义的辩证性”、“音转义存”、“声随义转”、“词义的二重性”、“义类与名实关係的矛盾律”、“训诂与语言社会性的历史主义原则”等问题的提出和有关论述,在学术界均具有创见性和开拓性;对以往教材有所涉及的重大问题,如“四声别义”、“声义同源”、“声训”“形训”、“右文说”、“词义引申”问题等,《训诂原理》亦作了更深入、更科学的分析和评介。
《训诂原理》可供大学中文、历史、哲学、图书馆学等专业在读本科生与研究生作教材,也适合于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孙雍长,男,汉族,湖南祁阳人。1942年3月生。1967年北京师範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2年北京师範大学古汉语专业训诂方向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湖南师範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五邑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为广州师範学院中文系教授。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着作有《转注论》《管窥蠡测集》《训诂原理》《老子注译》《庄子注译》《辩才与智慧》《三湘纪胜》,重要论文有《古汉语的词义渗透》《王念孙“义类”说笺识》《王念孙“义通”说笺识》《汉字构形的思维模式》《汉字构形的心智特徵》等,整理古籍有《经史百家杂钞》《词诠》《太玄》《焦氏易林》《齐民要术》《太平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