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虒

虒是一个不常用的汉字,在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读音为sī,部首为虍,笔画10画,半包围结构,形声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虒
  • 外文名:a legendary beast
  • 读音:sī
  • 部首:虍
  • 笔画:10
  • 结构:半包围结构
  • 造词法:形声字
  • 五笔:RHAM
  • 笔顺编号:3321531535
  • 词性:名词

文字读音

拼音:sī,注音:ㄙ
宋本广韵:息移切,上平五支,sī,止开三平支A心。
小韵
反切
声母
韵母
声调
平水韵
等呼
韵部
韵摄
罗马字
国际音标
息移
支A开
平声
开口三等
支A
sie
sĭe
平水韵:上平四支。
粤语:si1。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海陆丰腔):sii1 ti3。(客英字典):sii1。

文字结构

字形分析:半包围结构,形声字。
首尾分解查字:⺁虎(changhu)。
部件分解构造:厂虍几。
简体部首:虍,总笔画:10,部首笔画:6,部外笔画:4。
繁体部首:厂,总笔画:10,部首笔画:2,部外笔画:8。
笔顺编号:3321531535。
笔顺读写:ノノ丨一フノ一フノフ,撇撇竖横折撇横折撇折。
五笔86码:RHAM,五笔98码:RHWV,仓颉:HYPN,郑码:PDIH,四角码:72217,统一码UniCode:U+8652,规範汉字编号:7094。

文字涵义

虒是一个不常用的汉字,在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现多用于地名。

常用词组

【委虒】:古书上说的一种似虎有角的兽。
【虒祁宫】:春秋时晋平公为效楚灵王之章华宫而筑虒祁之宫。
【虒亭】:地名,在山西省襄垣县。
【绵虒镇】:地名,位于汶川县城西南。镇域东部与都江堰市接壤;南与银杏乡交界;西连草坡乡;北靠威州镇,距汶川县城18公里。

参考索引

《古文字诂林》:05册,第18部,虎部,第14字。
《故训彙纂》:1994|2072.2。
《说文解字》:编号3113,卷五上,虎部,虒。清代陈昌治刻本,卷五,虎部,虒。
《康熙字典》:第1073页,第14字。

历史解释

《汉语大字典》解释
1.[sī]《广韵》息移切,平支,心。传说中的兽名,似虎而有角,能行于水中。
2.[zhì]《集韵》丈尒切,上纸,澄。义未详。
3.[tí]《集韵》田黎切,平齐,定。亦作“傂3”。
古地名用字。汉有虒奚县,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虍字部,虒。
康熙字典内页扫描图康熙字典内页扫描图
《康熙字典》繁体原着:
《唐韵》息移切。
《集韵》相支切,音斯。
《说文》委虒,虎之有角者。又地名。
《前汉·地理志》蜀郡緜虒。又上虒,亭名。
《水经注》断梁城卽上虒亭也。又下虒,台名。
《刘歆·遂初赋》过下虒而叹息兮,悲平公之作台。又虒祁,宫名。
《左传·昭八年》晋平公筑虒祁之宫。又。
《类篇》田黎切,音题。虒奚,县名。又丈尔切,音豸。
《司马相如·上林赋》偨池茈虒。
《注》茈虒,不齐也。
《直音》作虒虒。虒字中的虎从人作,虒字从从作。1
《康熙字典》简体转换:
《唐韵》息移切。
《集韵》相支切,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