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荣
郭向荣,郭鸿霖之父。字欣斋,号希天,祖籍安徽省颍上县鲁口镇。同治六年(1867年),郭向荣考中武举人。同年,在安徽总兵所辖军队任职。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陕甘军务钦差大臣,郭向荣随左宗棠入陕委以转运粮饷的重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郭向荣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主要成就:“勉勇巴图鲁”
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于他保证军队粮饷供应有功,作战勇敢、负伤百处,升为副将。清政府赐“勉勇巴图鲁”(意为勇士),赏戴双眼花翎。郭向荣所率军队扛着龙旗和“郭”字大旗,成为清末武将之名门。
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收复被沙俄占领的伊犁。同年,西北回民军起义余部进入河套,清政府派伊犁将军金顺屯戍包头镇,郭向荣随金顺来到包头。在包头吕祖庙(现在的东河区妙法禅寺)筑台碑文中就记有‘陕甘督标补用副将郭向荣’的字样。可见,当时的郭向荣已是位高权重的人物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郭向荣任职34年后告老还乡,回到安徽省上县鲁口镇,1905年病逝。而他的儿子郭鸿霖留住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