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一次泗川战役(第一次泗川之战)

第一次泗川战役(第一次泗川之战)

泗川之战(第一次泗川之战)一般指本词条

第一次泗川战役,是明末时期明军和朝鲜军对抗日本侵略军的战役,此次战役以联军失败、日军胜利为结局,联军伤亡惨重。

基本介绍

  • 名称::第一次泗川战役
  • 地点::泗川
  • 时间::明末
  • 结果::联军(明军、朝鲜军)失败
  • 交战各方::明军 朝鲜军
  • 各方兵力::明军 2万6千余人
  • 伤亡情况::联军(明军、朝鲜军) 8千人
  • 相关人物::董一元(明军将领) ,高策,王问;岛津义弘,立花宗茂,宗义智
  • 相关事件::第二次泗川战役

战役信息

第一次泗川战役
明军:2万6千余人
朝鲜军:3千余人
联军将领:董一元(明军将领)
副将:高策,王问等
日军:第5军团1万8千余人
军团长:岛津义弘
副将:阿多盛淳,立花宗茂,宗义智等
结果:联军失败,伤亡将近8千人,日军伤亡3千人左右。

背景

泗川市地处朝鲜半岛陆地的南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条狭长的泗川湾,是海外通往韩国首都汉城最便捷的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592年4月14日,日本侵略军从南部海港城市釜山登入,45天后,占领了战略要地泗川,并向重镇晋州突进。不到两个月,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明朝遂发兵支援朝鲜。
蔚山之战后明朝加大增兵力度,联军总兵力达到11万余人,相较日军有比较大的优势,而日军在蔚山损失也很惨重,士气普遍低迷;故明军决定发动总攻势一举蕩平沿海倭城。

战役过程

万曆二十六年,邢玠将援朝军分为三路,东路麻贵,进剿加藤清正;中路董一元,进剿岛津义弘;西路刘綎,进剿小西行长;陈璘的水军在海上策应。泗川之战便是中路董一元军进行的攻打泗川岛津义弘的战役。
此战明军26000余人,朝军2200余人,日军一万余人;初期联军进展顺利,收复晋州等地,将日军逼入倭城(城堡);在后续的攻城中,联军甚至一度打破城门攻入,但在这个重要关头明军后方的弹药竟然发生了剧烈爆炸,联军前锋顿成惊弓之鸟,以为背后遭到伏击,竞相奔溃;而城外的部队在如此危急的时刻既没有组织反击也没有接应前军,竟然也加入逃跑的队伍,一时间联军大溃;日军乘机发起反击。
泗川之战联军损失极其惨重,阵亡者尸体枕藉惨不忍睹,倖存的败退者互相搀扶嚎啕大哭,在明朝与朝鲜的记载中,联军阵亡人数有七千一说,有一万一说(一般认可度较多的是七千人阵亡),日方甚至记载斩敌军三万八千余极(此数据不足为信,倘若属实,则必然是对周边的朝鲜平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戮来充数;战后朝鲜的孩童啼哭,听闻石曼子之名便吓得不敢哭泣);被认为是万曆援朝战争中联军损失最为惨重的战役。
战役暴露了明军诸多问题,最大的有两点 :其一是丁酉之战明军兵员素质较壬辰之战时大幅度下降,壬辰之战时明军表现可圈可点,攻大城则鼓勇竞攀,遇苦战则坚忍顽强;例如碧蹄馆这样被数倍强敌包围的苦战,明军尚且能死战不退甚至溃围而出,没有很高军事素质的部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丁酉之战中的明军,战况利则一拥而上,不利则一鬨而散,反映了明军精兵较少,冗兵较多的现实问题;其二是各部缺乏配合,如果此战中后军坚守阵线不退,则可以稳住前军军心以图再战或者至少将损失降到最低而不至全军溃败沦为鱼肉。
在明军内部,明将董一元本来是做为参军赴朝的,后来临时接替李如梅的职位,对手下的部队并不是很熟悉,将不知兵,无法做到人尽其才,兵不知将,这是带兵的大忌。明军开始的时候同样进展十分顺利,日军退回城中,就在明军已经开始攻城的时候,明军火药库发生大爆炸(据史料记载很可能是朝鲜间谍或朝鲜土匪所为),所有的炸药全部飞向了正在进攻的明军军阵中,数千明军被炸得粉身碎骨,被迫撤退,日军只是追击一下就撤回城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第一次泗川战役(第一次泗川之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