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

文理系成立于2008年10月,其前身是学院基础教学部。文理系承担着学院15000多名学生的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工作。文理系现设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旅游管理专业,招生本专科学生。有教职工46人,专职教师37人,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占89%;学生435人;拥有4个教研室和5间实验室及2个英语音频台。文理系三个专业已先后于2005年﹑2006年和2010年面向社会招生。文理系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全面、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
  • 英文名:Department of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of UESTC
  • 创办时间:2008年10月
  • 类别:全国先进独立院校

概况

文理系成立于2008年10月,其前身是学院基础教学部。
系训:文正承德 理定载道
5个本科专业:英语、翻译、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统计学、休闲体育
2个专科专业:旅游管理(特色专业)、信息与统计分析
该系以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师资团队为依託,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力量,承担着全院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该系现有教职工69人,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占98%,其中省优秀教师1名,省思政教育先进工作者1名,省独立学院优秀教师1名,副教授21名,讲师30名,在读博士7名,海外学历背景10余名,赴澳进修学习10人;文理系下设5个教研室,并拥有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体验中心、同声传译中心、数学实验室等多间实验室;现有在校学生近800人。文理系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全面、综合素质优良的複合套用型人才。

专业设定

英语专业

本科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并能在多领域从事口译、笔译及英语数字媒体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複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进行大量的口译、笔译实践训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同时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技、经贸、文化、新闻、网站、教育等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口译、笔译和英语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务院认定的专家﹑资深教授领衔教学科研团队,实力雄厚,成果丰硕﹔
■名师荟萃:有冯斗﹑张文鹏﹑冯文坤﹑伍忠杰﹑李成坚﹑邹威华﹑楚军等优秀教师﹔
■有省级精品课程一门《大学英语》﹔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畅通英语》系列3套15册(总主编单位), 《大学生新英汉活用词典》1本﹔
■省级科研教改项目2项,院级科研教改项目7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
■学生获奖:获得全国大学英语竞赛英语专业类二﹑三等奖,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口译大赛西南赛区二﹑三等奖﹔
■实验室:拥有英语自主学习体验中心可容纳150人,拥有多种英语自主学习平台:Newclass大学英语学习系统,高教社的大学英语学习系统,配置了世界上最强大的TRADOS翻译软体﹔
■实践实训基地:拥有成都全球多语转换中心﹑语言家翻译社﹑成都创思立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6个实践实训基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本科 理工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等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掌握运筹学、统计学、机率论、决策理论,培养运筹与决策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能熟练运用数学软体和信息技术处理有关运筹与决策技术方面的问题;能运用运筹与决策技术解决管理工程方面的问题;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取向:可在IT行业、政府部门、物流、军事、安全、金融、出版、教育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信息与计算、运筹与决策技术方面的研究、技术开发、管理工作。
专业现状:
■文理系以电子科技大学数学学院国家优秀工科数学教学基地、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为依託,借鉴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多年来建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成功经验,建设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运筹与决策技术方向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在读博士占专职教师人数的27%,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方向将拓展为运筹与决策﹑金融工程﹑数值计算三个方向,拥有一支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
■国家级数学类子课题成果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院级精品课程1门﹔
■名师荟萃:有黄廷祝﹑傅英定﹑谢云荪﹑杨光明﹑钟守铭﹑徐全智﹑陈绍刚﹑朱培勇﹑向学勤﹑彭年斌﹑吕恕﹑高建等优秀教师﹔
■教材建设成果丰硕,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教材九本,其中“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五本,发表论文数十篇﹔
■08年起成立数学建模教练组,指导学生获得数学建模竞赛美国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西南片区一﹑二﹑三等奖﹔
■拥有数学实验室和数学建模基地,配备了MATLAB,SPSS,LINGO等正版软体。
■实践实训基地:成都色诺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旅游管理专业

专科 文理兼收 特色专业
学制:3年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在目前全球最大的产业——旅游业中的,在“全域旅游”和“加快‘一带一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政策背景下的,基于“旅游+”理念所催生的相关业态工作需求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 “跨学科交叉渗透、技能跨工种智慧型複合”,除具备业界相关基础理论之外,还将分专项班掌握体育旅游专项(“旅游+体育”,与体育部联办)或智慧旅游专项(“旅游+电子商务”)的相关业务素养水平与操作技能。同时,在夯实专业英语的基础上,要熟悉一门小语种与地方方言,成为一专多能、内外兼修的套用型、双创型人才。

休闲体育专业

□本文理兼收
学制:4年
学位:教育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在即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体育产业中的,在国家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和“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行动计画”政策背景下的,基于“体育+旅游”理念所催生的相关业态工作需求的专门人才,紧跟“体育产业创业将是今后大学生创新创业新领域”的方向。
本专业学生应 “会学习思考、擅沟通协作”,在文理系和体育部的联合培养下,具备充分挖掘、发展四川体育资源独特、地方特色浓郁、地域标誌明显、文化内涵丰富的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的相关基础理论、业务素养水平与操作技能。同时,在夯实专业英语的基础上,本专业学生要熟悉一门小语种与地方方言,成为一专多能、内外兼修的套用型、双创型人才。”
以上两大专业精品课程及培养模式
一、精品课程(部分):
1、通用课程:职场形象设计、酒店(度假村)实务、奢侈品鉴赏、防身术、国标舞、旅游摄影、旅游英语、旅游二外及地方方言、茶艺与调酒
2、专项课程:
A.体育旅游专项班:高尔夫、拓展运动、插花、潜水、野外生存与急救、体育赛事欣赏、马术
B.智慧旅游专项班:网路基础、电子商务、旅行社与景区实务、世界遗产、国学、会展实务、文秘实务
二、培养模式:
小班培养的“专业师资+业界精英+名校权威”三维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同时注重学生职业德操与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人才培养的基轴、模式与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秉承“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按岗位群要求设定课程、制定培养方案;按岗位需求,学生自主选择模组的灵活培养机制。
1. 本专业人才培养基轴是“立足四川、服务“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力的成渝经济区”。深度挖掘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地的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形成相关课程群及其配套教材体系。培养既适应新时代四川打造旅游强省新形势,又面向全国的高素质套用型的旅游双语专门人才。
2.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性教学+模组式培养”。“市场性教学”,即教师“开设致用的课程,用致用的方法,教致用的内容”。尤其突出本专业学生文、史、地知识的积累与职业德操意识的养成,贯彻执行“专业师资+业界精英+名校权威”的三维教学模式,做到理论扎实够用,锤鍊学生的职业能力。“模组式培养”即根据与旅游业界职业岗位(群)有机地析出相关的课程(群)和打造对应的教材(群),又动态地保持“知识跨学科交叉渗透、技能跨工种智慧型複合”的特点相适应,努力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
3. 本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是“强调实践教学要求,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即旅游管理专业三年制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在每个学期集中安排一定时间校内校外交替学习,校企双方通过认知行业—企业—岗位与顶岗实习的办法进行共同管理、联合培养,使学生充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掌握过硬的业务技能,实现学生毕业后无需培训立刻上岗的目标,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同时,结合行业动态,设计与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与知名旅行社、酒店、景区建立校企合作关係,开拓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学生、学校、企业三赢多维效应。

文理系旅游教研室简介

旅游教研室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学院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文理系所有同仁们的鼎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狠抓教、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我们确立了“问题即课题,成果即成长”的意识,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不断壮大“‘双师型”和“‘双馨型”教师队伍。我们在全校率先践行“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理念,实施相关专业课程群的改革实验,并针对性地进行循序渐进的特色教材、讲义的编写工作,制定了旅游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任务评价体系标準,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硬体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实施按专业分方向教学模式等。
此外,我们还重视“以赛促学、以赛促建”,通过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别、各种类的行业竞赛,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检验实践教学效果,提升人才竞争实力。我们紧跟大政方针和业界潮流,打破传统旅游类专业的固有人才培养方案,杜绝闭门造车、人云亦云的一窝蜂观念,实行更加贴合市场需求的“供求倒推”办法,其实质便是“职业决定专业、岗位确定课程”,着眼于国家通过“旅游+”、“全域旅游”、“一带一路”建设催生新型业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课题。目前我们已研发出“旅游+网际网路”、“旅游+运动休闲”、“旅游+交通乘务”、“旅游+精準扶贫”、“旅游+康体养生”等项目,採取系部合作或校企合作的模式,现实转化成相关课程或专题讲座,我们将继续深化该模式,以期在“旅游+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新媒体”、“旅游+演艺”、“旅游+购物纪念品”等新项目中取得突破。
目前,该教研室已与厦门特房波特曼酒店、四川百科旅业、Sino=Nepal Media Association成都爱摄影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都希尔顿酒店及度假村、PADI DIVE CENTER成都潜水动物园俱乐部等10家企业结成了校企合作伙伴单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