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民币国际化和产品创新

人民币国际化和产品创新

人民币国际化和产品创新

《人民币国际化和产品创新(第4版)》内容有金融危机和金融创新、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产品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金融危机和金融创新、境内人民币产品、人民币债券远期、股票指数期货、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排名及未来发展等。

基本介绍

  • 外文名:Internationalization & Products Innovation
  • 书名:人民币国际化和产品创新
  • 作者:张光平 谭梓杨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4971586
  •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 页数:403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金融出版社

内容简介

《人民币国际化和产品创新(第4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光平,1987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美留学。1989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经济金融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美国标準普尔公司、瑞士联合银行纽约分行、美国化学银行等公司从事金融业务。1996年赴美国大通银行东京分行任副总裁,1998年开始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银行和证券法律。2003年作为首席金融工程专家加入上海期货交易所兼任发展研究中心高级总监。2005年11月加入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协作部任副局级主管,2007年10月开始任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发表过数本英文和中文金融专业着作,其中《巴林倒闭与金融衍生产品》原文英文版于1995年出版,国内汉语版199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专着《奇异期权》原着英文版于1997年在海外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是系统论述流行于西方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第二代期权的专着,国外大部分银行、国际众多大专院校近年来一直套用此书;近期专着《人民币衍生产品》(英文版)2004年在海外出版,中文《人民币衍生产品》于2006年5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中文《人民币衍生产品》(第二版)于2008年8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中文《人民币衍生产品》(第三版)于2012年2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中文《人民币产品创新》首版和第二版分别于2010年3月和2011年7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英文“CHINESEYUANINTERNATIONALIZATION&FINANCIALPRODUCTSINCHINA”于2011年初在海外出版。中文《人民币产品创新》第三版于2012年10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篇金融危机和金融创新
1金融危机和金融创新
1.1美国房地产市场金融危机之前10年的发展
1.21997年到2006年间美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增长的原因
1.3美国次级债及其他非传统贷款
1.4证券化产品
1.5债务抵押债券
1.6拍卖利率证券
1.7信用违约掉期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
1.8信贷标準下降是祸根,国际流动资金是基础
1.9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1.10金融危机对美国债券市场的影响
1.11美国、欧盟金融危机后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的新举措及其影响
1.12小结
2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产品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1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是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需要
2.2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有利于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2.3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2.4金融创新和市场发展对风险管控的作用和需求
2.5国内机构对其境外投资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增加
2.6境外机构对其境内投资或者境外人民币产品投资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增加
2.7人民币产品创新是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需要
2.8金融创新对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
2.9人民币产品创新的迫切性
2.10小结
第二篇境内人民币产品
3人民币外汇远期
3.1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的发展简史
3.2中国银行的人民币外汇远期业务
3.3人民币外汇远期的交易金额和币种
3.4汇改前后人民币远期结售汇的比较
3.5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情况
3.6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市场存在的问题
3.7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的发展潜力
3.8小结
4人民币外汇掉期
4.1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的启动
4.2外汇掉期简介
4.3外汇掉期的功能
4.4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的发展过程
4.5人民币外汇掉期的成交金额、期限结构、产品结构和币种
4.6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的参与者
4.7外汇掉期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4.8小结
5人民币债券远期
5.1我国债券远期市场简介
5.2我国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
5.3我国推出债券远期交易的意义
5.4我国债券远期市场的成交额
5.5我国债券远期市场的基础债券品种
5.6债券远期市场的期限结构
5.7债券远期市场的机构类型
5.8小结
6人民币利率互换
6.1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主要概念
6.2人民币利率互换的类型
6.3人民币利率互换的推出和发展历程
6.4人民币利率互换的浮动端参考利率
6.5人民币利率互换的交易流程与报价平台
6.6人民币利率互换契约的主要内容
6.7人民币利率互换的用途和意义
6.8人民币利率互换近年来的成交金额及发展趋势
6.9小结
7人民币远期利率协定
7.1远期利率协定简介
7.2我国远期利率协定交易管理规定
7.3我国推出远期利率协定的意义
7.4我国远期利率协定市场的发展现状
7.5我国远期利率协定市场的期限结构
7.6小结
8股票指数期货
8.1股票指数和股票指数期货的基本概念
8.2股指期货的主要功能
8.3国外股指期货的推出和近年来的交易情况简介
8.4交易所对股指期货的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8.5A股指数期货月度成交金额和持仓情况介绍
8.6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8.7小结
9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
9.1权证介绍及全球权证市场的发展
9.2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
9.3权证市场发展的意义
9.4可转换债券介绍及其性质
9.5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
9.6小结
10人民币外汇期权
10.1国内人民币外汇期权的相关规定
10.2人民币外汇期权契约的主要特徵
10.3人民币期权市场参与者
10.4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的历史波动率
10.5国内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情况
10.6人民币外汇期权案例
10.7小结
第三篇境外人民币产品
11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
11.1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的发展历史
11.2人民币升、贬值压力在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的反映
11.3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隐含的人民币升值到贬值的反覆
11.4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契约的基本内容
11.5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的成交金额
11.6人民币在岸远期和离岸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规模比较
11.7影响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的政治因素
11.8影响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汇率的国内经济和金融因素
11.9影响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的美国经济和金融因素
11.10投机因素
11.11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2小结
12人民币外汇期货
12.1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人民币期货和人民币期货期权介绍
12.2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人民币期货以来的交易情况
12.3香港人民币外汇期货
12.4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人民币期货成交金额与香港人民币期货市场成交金额比较
12.5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香港人民币期货成交金额与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成交金额比较
12.6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人民币期货今后发展趋势预测
12.7推出国内人民币期货的必要性
12.8小结
13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期权
13.1期权的基本概念
13.2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期权的基本情况
13.3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期权契约
13.4人民币期权的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
13.5影响人民币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因素
13.6小结
14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外汇掉期
14.1货币掉期
14.2无本金交割掉期
14.3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外汇掉期
14.4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掉期的运用
14.5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外汇远期掉期
14.6小结
15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利率互换
15.1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利率互换的基本情况
15.2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利率互换支付利率与国内SHIBOR的比较
15.3境内外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关係
15.4境外市场与境内市场的活跃性比较
15.5小结
16H股指数期货和指数期权
16.1H股与H股指数
16.2基于H股的指数期货产品
16.3基于H股的指数期权产品
16.4H股指数期货与期权的套用
16.5H股指数看跌期权与看涨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比例的市场信息介绍
16.6H股指数期货与A股指数期货成交金额比较
16.7H股指数及其衍生品与人民币升值的关係
16.8小结
17离岸人民币市场
17.171离岸人民币资金池
17.172离岸人民币债券
17.173离岸人民币外汇现货或即期市场
17.174离岸人民币掉期
17.175离岸人民币期权
17.176其他离岸人民币中心概况
17.177人民币无本金交割产品的弱化
17.8小结
……
第四篇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排名及未来发展
附录主要国家利率市场化经验借鉴

名人推荐

我们的金融世界,是由货币、金融、金融衍生品一层层构造起来的体系。仔细分析从货币,到金融,再到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发展的逻辑进程,我们就不难看出:在此次危机中被人们普遍诟病的金融衍生产品,不仅其来有自,而且是早已潜在于货币之中的商品生产内在矛盾的展开——它们本为管理风险而产生,却又进一步引发了新的风险;而管理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方向,则是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这是一部好书,且读者甚众。光平博士这部书的推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我愿意向读者诸君推荐它。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随着人民币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本书中,光平同志对原有产品和市场做了细化分析,不仅介绍了境内外新的人民币衍生产品,梳理了境内外人民币市场之间的关係,而且还对货币国际化度量、人民币国际化的定量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多边市场关联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探索、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品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加快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
光平者谁,同事朋友;官员学者,各显风流;负笈海外,十六春秋;放眼五洋,立足九州;文字数据,细探精求;致力人币,累获丰收;振兴浦江,助力加油;服务国家,深虑远谋;谨寄数语,言简意厚;祝愿事业,更上层楼。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
沃伦·巴菲特把衍生产品称为“金融领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8年的金融危机验证了这句话,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滥用衍生产品会带来多大的危害。但同时,衍生产品又是当今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所必需的工具。作者在丰富的国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潜心研究人民币相关衍生产品多年,并及时总结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金融产品使用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重新修订出版了本书,对国内学界和业界正确认识和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有很好的启迪和实用价值。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
人民币产品创新是我国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重点,也是努力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人民币衍生产品》首版发行以来,已被绝大多数国内主要银行和众多外资银行使用,对推动我国金融创新发挥了作用。光平同志在《人民币衍生产品》前两版的基础上,对现有境内外人民币产品和市场情况进行了更新和进一步研究,同时还增加了人民币国际化等重要内容。相信本书的出版,会对我国金融创新发挥更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
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广度和活跃度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主要体现和反映。光平先生多年来立足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坚持跟蹤、探讨和推动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年年有新获新得,本书新版对人民币国际化和境内外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不仅对国内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而且对其他金融领域以至整个经济体系都有很好的借鉴和实用性。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马明哲
本书系统地对境内外有关人民币的衍生产品进行了总结,深入分析了境内和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的互动关係,为进一步分析境外人民币衍生产品价格变化对国内外汇市场的影响提供了有效方法,为人民币产品创新的有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学术上的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
该书对人民币产品创新的介绍、市场的分析及相应的巨观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分析,对推动我国金融创新有着直接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鬍怀邦
在本书中,张光平同志不仅对境内外人民币主要新产品和市场现状进行了一目了然的综述和评论,而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进行了更加深刻的分析和判断。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
作为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和个人资产的本币,人民币产品创新自然是我国各类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的重中之重。相信本书对境内外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全面介绍对我国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都会有重要的启发。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姜洋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人民币国际化和产品创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