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智慧型感测器网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智慧型感测器网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智慧型感测器网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是数字亲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筹建期2年。自实验室建设项目设立以来,在主管部门教育部和依託单位中山大学的领导下,通过实验室所有成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实验室按照建设期目标的方向,建立起了包括数字家庭移动计算、数字媒体与网路信息安全、分散式多媒体、数字家庭网路通信、人工智慧、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感测网路等领域在内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团队,在数字家庭和智慧型感测器网路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专利池建设、标準规範制定、开放联合机制建设以及产业推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任实验室主任是张军教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智慧型感测器网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 外文名: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sensor network(Zhongshan University)
  • 成立时间:2006年
  • 所属学校:中山大学

详细介绍

定位与研究方向

实验室始终坚持面向智慧型家居和智慧型感测器网路领域的科学前沿,立足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瞄準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感测网路和智慧型化信息处理领域的重大战略目标、紧密切合企业市场的重大需求,凝聚方向、汇聚人才、科学创新、引导发展。实验室以自身在人工智慧,计算智慧型,智慧型最佳化,图像处理,多媒体处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无线感测器网路、功率电子电路和智慧型调度等领域的优势,重点开展数字家庭移动计算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数字媒体与网路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分散式多媒体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数字家庭网路通信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计算智慧型算法基础理论及其套用的研究、无线感测器网路最佳化与调度的研究等众多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成果

实验室面向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目标以及配合企业市场的重大需求,着力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实验室成立以来,已经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标準创新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奖励10项(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申请发明专利115项,获授权15项。实验室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97篇,EI收录332篇;出版专着2部,编着7部,教材39部。
实验室面向全国数字家庭及可视媒体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可视媒体计算理论与互动式媒体关键技术、可视媒体资源分散式存储与管理技术、移动可视媒体信息处理与自适应传输方法;提出了数字家庭无线网路体系结构及兼容性理论与技术,主要在数字家庭组网技术、无线网路中的高效资源管理方法、多无线电多跳无线网路的拓扑控制与路由联合最佳化几个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提出了多种新型高效的自适应和并行化计算智慧型算法,并在数字家庭和无线感测器网路等领域的智慧型化进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套用。研究了数字家庭与数位电视嵌入式作业系统及中间件平台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技术的数字家庭互动套用基础软体,在基础软体和平台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各种数字家庭终端产品,并开发出了多种互动套用服务;实施专利覆盖战略,积极鼓励和协助关联企业、单位或个人申请数字家庭相关技术、产品、套用和创新专利,形成数字家庭专利池。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实验室固定人员共有46名,其中研究人员32名,管理和技术人员5名,客座研究人员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中山大学“百人计画”引进人才7名。指导博士研究生50多名,硕士研究生150多名。在固定研究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达到82%,89%的固定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研究人员占总人数的34%。
实验室现有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无线电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多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开放与交流

实验室广泛加强和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和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丹麦、苏格兰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着名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了实质性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交流关係。通过合作研究、人员互访和申报项目等方式全方位、多途径地加强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
为了就数字生活、数字家庭、数字娱乐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地学术交流,实验室于2008年承办了“数字生活国际会议200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fe 2008)和第三届全国数字娱乐与艺术暨数字家庭互动套用与设计学术研讨会。实验室还协助举办了2006年在南沙举行的“南沙科技论坛”首次论坛——生活及商业之数位化论坛。目前,实验室作为承办单位,正在筹备2011年第四届中国数据挖掘会议(The Fourth China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CCDM 2011)。

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实验室已制定了广东省数字家庭标準体系表,组织了若干项数字家庭相关标準规範的制定工作,包括“广东省数字家庭互联互通基础协定规範”、“广东省数字家庭互联互通基础协定规範音频套用框架”、“广东省数字家庭互联互通术语标準”。2008年6月,由实验室牵头,联合北京大学、创维、金山、海尔、AVS联盟、闪联等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及行业标準化组织,成立了“中国电子工业标準化技术协会数字家庭互动套用标準工作委员会”(Digital Home Interactive Appl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Chinese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推动DHIA、IGRS、AVS、DRA、DTMB等主流标準的融合,使我国数字家庭产业与互动套用向规模化、套用化、商品化的良性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智慧型感测器网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