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物联网平台开发及套用——基于CC2530和ZigBee

物联网平台开发及套用——基于CC2530和ZigBee

物联网平台开发及套用——基于CC2530和ZigBee

本书是一本由浅入深对物联网系统进行开发的书籍,全书採用任务式开发的学习方法,共积累了近50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案例,每个案例均有完整的开发过程,分别是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环境开发要求、深入浅出的原理学习、详细的开发内容和完整的开发步骤,最后得出任务结论,引导读者一步一步轻鬆完成理论学习,并将理论学习用于开发实践进行验证,避免的枯燥的理论学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书配套了相应的原始码,在书本原始码的基础可以进行快速二次开发。

基本介绍

  • 书名:物联网平台开发及套用——基于CC2530和ZigBee
  • 作者:廖建尚
  • ISBN:9787121298165
  • 定价:¥59.00元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内容介绍

本书由浅入深地讲述物联网系统的开发,採用任务式开发的方法,通过大量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案例来讲述物联网系统的开发。每个案例均有完整的开发过程,包括学习目标、开发环境、原理学习、开发内容和开发步骤,最后得出任务结论,引导读者轻鬆完成理论学习并用于实践进行验证,避免枯燥的理论学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该书按照知识点分类,分为入门篇、基础开发篇和云平台开发篇,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处理器基本接口驱动、感测器驱动、无线射频技术、Android移动网际网路开发和云平台用一种通信协定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强大的物联网数据採集、传输和处理,能适用在多个行业的套用。

本书目录

第1篇 入门篇
第1章 物联网开发硬体与软体 3
1.1 任务1:认识物联网 3
1.1.1 物联网 3
1.1.2 国外物联网 4
1.1.3 国内物联网 5
1.1.4 物联网重点领域 6
1.1.5 国外物联网发展重点方向和机遇 7
1.2 任务2:认识物联网开发硬体 8
1.2.1 物联网开发硬体——TI CC2530处理器 8
1.2.2 CC2530无线节点 9
1.2.3 跳线设定及硬体连线 9
1.2.4 CC2530无线节点硬体资源 11
第2章 物联网开发环境搭建 15
2.1 任务3:物联网开发环境搭建 15
2.1.1 学习目标 15
2.1.2 开发环境 15
2.1.3 原理学习 15
2.1.4 开发步骤 15
2.2 任务4:创建第一个IAR应用程式 18
2.2.1 创建工程 18
2.2.2 工程设定 22
2.2.3 IAR程式的下载与调试 25
2.2.4 下载hex档案 29
第2篇 基础开发篇
第3章 CC2530外围接口项目开发 35
3.1 任务5:LED控制 35
3.1.1 学习目标 35
3.1.2 开发环境 35
3.1.3 原理学习 35
3.1.4 开发内容 37
3.1.5 开发步骤 38
3.2 任务6:外部中断 38
3.2.1 学习目标 38
3.2.2 开发环境 39
3.2.3 原理学习 39
3.2.4 开发内容 40
3.2.5 开发步骤 41
3.3 任务7:定时器 42
3.3.1 学习目标 42
3.3.2 开发环境 42
3.3.3 原理学习 42
3.3.4 开发内容 44
3.3.5 开发步骤 45
3.4 任务8:串口 45
3.4.1 学习目标 45
3.4.2 开发环境 46
3.4.3 原理学习 46
3.4.4 开发内容 48
3.4.5 开发步骤 50
3.5 任务9:ADC採集 51
3.5.1 学习目标 51
3.5.2 开发环境 51
3.5.3 原理学习 51
3.5.4 开发内容 52
3.5.5 开发步骤 53
3.6 任务10:休眠与唤醒 54
3.6.1 学习目标 54
3.6.2 开发环境 55
3.6.3 原理学习 55
3.6.4 开发内容 55
3.6.5 开发步骤 58
3.7 任务11:看门狗 58
3.7.1 学习目标 58
3.7.2 开发环境 58
3.7.3 原理学习 59
3.7.4 开发内容 59
3.7.5 开发步骤 60
3.8 任务12:DMA 61
3.8.1 学习目标 61
3.8.2 开发环境 61
3.8.3 原理学习 61
3.8.4 开发内容 61
3.8.5 开发步骤 64
第4章 感测器开发项目 65
4.1 任务13:光敏感测器 65
4.1.1 学习目标 65
4.1.2 开发环境 65
4.1.3 原理学习 65
4.1.4 开发内容 65
4.1.5 开发步骤 67
4.1.6 任务结论 67
4.2 任务14:温/湿度感测器 67
4.2.1 学习目标 67
4.2.2 开发环境 67
4.2.3 原理学习 67
4.2.4 开发内容 69
4.2.5 开发步骤 71
4.2.6 任务结论 71
4.3 任务15:雨滴/凝露感测器 71
4.3.1 学习目标 71
4.3.2 开发环境 72
4.3.3 原理学习 72
4.3.4 开发内容 72
4.3.5 开发步骤 73
4.3.6 任务结论 74
4.4 任务16:火焰感测器 74
4.4.1 学习目标 74
4.4.2 开发环境 74
4.4.3 原理学习 74
4.4.4 开发内容 75
4.4.5 开发步骤 76
4.4.6 任务结论 76
4.5 任务17:继电器感测器 76
4.5.1 学习目标 76
4.5.2 开发环境 77
4.5.3 原理学习 77
4.5.4 开发内容 78
4.5.5 开发步骤 79
4.5.6 任务结论 79
4.6 任务18:霍尔感测器 79
4.6.1 学习目标 79
4.6.2 开发环境 79
4.6.3 原理学习 80
4.6.4 开发内容 81
4.6.5 开发步骤 81
4.6.6 任务结论 82
4.7 任务19:超音波测距感测器 82
4.7.1 学习目标 82
4.7.2 开发环境 82
4.7.3 原理学习 82
4.7.4 开发内容 83
4.7.5 开发步骤 85
4.7.6 任务结论 85
4.8 任务20:人体红外感测器 85
4.8.1 学习目标 85
4.8.2 开发环境 85
4.8.3 原理学习 85
4.8.4 开发内容 86
4.8.5 开发步骤 87
4.8.6 任务结论 88
4.9 任务21:可燃气体/烟雾感测器 88
4.9.1 学习目标 88
4.9.2 开发环境 88
4.9.3 原理学习 88
4.9.4 开发内容 89
4.9.5 开发步骤 90
4.9.6 任务结论 91
4.10 任务22:空气品质感测器 91
4.10.1 学习目标 91
4.10.2 开发环境 91
4.10.3 原理学习 91
4.10.4 开发内容 92
4.10.5 开发步骤 92
4.10.6 任务结论 92
4.11 任务23:三轴感测器 93
4.11.1 学习目标 93
4.11.2 开发环境 93
4.11.3 原理学习 93
4.11.4 开发内容 95
4.11.5 开发步骤 99
4.11.6 任务结论 99
4.12 任务24:压力感测器 99
4.12.1 学习目标 99
4.12.2 开发环境 99
4.12.3 原理学习 100
4.12.4 开发内容 102
4.12.5 开发步骤 105
4.12.6 任务结论 105
4.13 任务25:RFID读写 105
4.13.1 学习目标 105
4.13.3 原理学习 105
4.13.4 开发内容 109
4.13.5 开发步骤 117
4.13.6 任务结论 117
第5章 无线射频开发项目 119
5.1 任务26:点对点通信 119
5.1.1 学习目标 119
5.1.2 开发环境 119
5.1.3 原理学习 119
5.1.4 开发内容 119
5.1.5 开发步骤 122
5.1.6 任务结论 123
5.2 任务27:广播通信 123
5.2.1 学习目标 123
5.2.2 开发环境 123
5.2.3 原理学习 123
5.2.4 开发内容 123
5.2.5 开发步骤 126
5.2.6 任务结论 127
5.3 任务28:信道监听 127
5.3.1 学习目标 127
5.3.2 开发环境 127
5.3.3 原理学习 127
5.3.4 开发内容 128
5.3.5 开发步骤 130
5.3.6 任务结论 131
5.4 任务29:无线控制 131
5.4.1 学习目标 131
5.4.2 开发环境 131
5.4.3 原理学习 132
5.4.4 开发内容 132
5.4.5 开发步骤 134
5.4.6 任务结论 135
第6章 ZStack协定栈开发 137
6.1 任务30:认识ZStack协定栈 137
6.1.1 ZStack的安装 137
6.1.2 ZStack的结构 138
6.1.3 设备的选择 140
6.1.4 定位编译选项 141
6.1.5 ZStack中的定址 142
6.1.6 ZStack中的路由 144
6.1.7 OSAL调度管理 144
6.1.8 ZStack的串口通信 145
6.1.9 配置信道 146
6.2 任务31:ZStack协定栈工程解析 147
6.2.1 学习目标 147
6.2.2 开发环境 147
6.2.3 原理学习 147
6.3 任务32:多点自组织组网 161
6.3.1 学习目标 161
6.3.2 预备知识 161
6.3.3 开发环境 161
6.3.4 原理学习 161
6.3.5 开发内容 163
6.3.6 开发步骤 166
6.3.7 任务结论 168
6.4 任务33:信息广播/组播 168
6.4.1 学习目标 168
6.4.2 预备知识 168
6.4.3 开发环境 168
6.4.4 原理学习 168
6.4.5 开发内容 169
6.4.6 开发步骤 172
6.4.7 任务结论 173
6.5 任务34:网路拓扑—星状网 174
6.5.1 学习目标 174
6.5.2 预备知识 174
6.5.3 开发环境 174
6.5.4 原理学习 174
6.5.5 开发内容 174
6.5.6 开发步骤 178
6.5.7 任务结论 178
6.6 任务35:网路拓扑—树状网 179
6.6.1 学习目标 179
6.6.2 预备知识 179
6.6.3 开发环境 179
6.6.4 原理学习 179
6.6.5 开发内容 179
6.6.6 开发步骤 182
6.6.7 任务结论 183
6.7 任务36:ZigBee串口套用 183
6.7.1 学习目标 183
6.7.2 预备知识 184
6.7.3 开发环境 184
6.7.4 原理学习 184
6.7.5 开发内容 184
6.7.6 开发步骤 186
6.7.7 任务结论 187
6.8 任务37:ZigBee协定分析 187
6.8.1 学习目标 187
6.8.2 预备知识 187
6.8.3 开发环境 187
6.8.4 原理学习 188
6.8.5 开发内容 189
6.8.6 开发步骤 191
6.8.7 任务结论 192
6.9 任务38:ZigBee绑定 193
6.9.1 学习目标 193
6.9.2 预备知识 193
6.9.3 开发环境 193
6.9.4 原理学习 193
6.9.5 开发内容 194
6.9.6 开发步骤 196
6.9.7 任务结论 197
第7章 物联网开发综合项目 199
7.1 任务39:物联网平台控制操作 200
7.1.1 準备开发环境 200
7.1.2 启动程式 200
7.1.3 搜寻网路 201
7.1.4 感测器节点操作 202
7.2 任务40:智慧型网关程式 204
7.2.1 智慧型网关程式框架 204
7.2.2 智慧型网关服务程式解析 205
7.3 任务41:节点间通信协定 212
7.3.1 套用层通信协定解析 212
7.3.2 串口通信协定解析 214
7.3.3 协定栈通信协定解析 217
7.4 任务42:Android控制程式 218
7.4.1 Android用户控制程式框架 218
7.4.2 导入Android用户控制程式 226
7.5 任务43:ZigBee节点控制程式 228
7.5.1 节点工程介绍 229
7.5.2 感测器介绍 230
7.5.3 感测器底层代码解析 231
7.6 任务44:添加自定义感测器节点 239
7.6.1 定义节点间通信协定 239
7.6.2 编写感测器节点程式 239
7.6.3 编写Android界面控制程式 244
第3篇 云平台开发篇
第8章 云平台项目开发 253
8.1 任务45:智云物联开发基础 254
8.1.1 智云物联平台介绍 254
8.1.2 智云物联基本框架和常用硬体 254
8.1.3 智云物联案例 255
8.1.4 开发前準备工作 256
8.2 任务46:智云平台基本使用 256
8.2.1 学习目标 256
8.2.2 开发环境 256
8.2.3 原理学习 256
8.2.4 开发内容 257
8.2.5 开发步骤 262
8.2.6 任务结论 267
8.3 任务47:通信协定 267
8.3.1 学习目标 267
8.3.2 开发环境 267
8.3.3 原理学习 267
8.3.4 开发内容 272
8.3.5 开发步骤 273
8.3.6 任务结论 275
8.4 任务48:智云硬体驱动开发 275
8.4.1 学习目标 275
8.4.2 开发环境 276
8.4.3 原理学习 276
8.4.4 开发内容 277
8.4.5 开发步骤 288
8.4.6 任务结论 290
8.5 任务49:智云Android套用接口 290
8.5.1 学习目标 290
8.5.2 开发环境 290
8.5.3 原理学习 290
8.5.4 开发内容 296
8.5.5 开发步骤 313
8.5.6 任务结论 314
8.6 任务50:智云开发调试工具 314
8.6.1 学习目标 314
8.6.2 开发环境 314
8.6.3 原理学习 314
8.6.4 开发内容 315
8.6.5 开发步骤 318
8.6.6 任务结论 320
8.7 任务51:云平台套用 320
8.7.1 学习目标 320
8.7.2 开发环境 320
8.7.3 原理学习 320
8.7.4 开发内容 321
8.7.5 开发步骤 327
8.7.6 任务结论 328
附录A 无线节点读取IEEE地址 329
附录B 认识常用的感测器 331
参考文献 333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物联网平台开发及套用——基于CC2530和ZigBee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