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兰州大学校史·下编

兰州大学校史·下编

兰州大学校史·下编

《兰州大学校史·下编》是2009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克非。记述了“文革”结束至2008年三十余年间,兰州大学在各个主要方面的发展历程。

基本介绍

  • 书名:兰州大学校史·下编
  • 作者:张克非
  • ISBN:978-7-311-03475-7
  • 定价:156.00元(上、下编)
  •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
  • 开本:如:787×1710*1020 1/16092 1/16

基本信息

兰州大学校史·下编
作 者 张克非 主编
责任编辑 文 实
封面设计 张友乾
出版发行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第1版
2009年9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11-03475-7
定价:156.00元(上、下编)
开本:710*1020 1/16

前 言

校史下编,集中反映自1976年“文革”结束,到2008年三十余年间,兰州大学在各个主要方面的发展历程。这个时期,是国家告别了以往各种政治运动和人为“折腾”,集中精力搞改革、谋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出灾难、否极泰来最为重要、关键的一个时期。学校的历任领导和广大师生紧紧抓住该时期的各种历史机遇,一方面积极应对东西部差距逐渐拉大、人才流失、资源缺乏等各种困难,一方面继承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努力拚搏、发愤图强、抓住机遇,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不仅赢得了国家、民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及讚誉,也为学校的历史书写了新的厚重篇章。
回首刚刚过去的这段历史,既引以自豪,又发人深思。它不仅验证了学校精神、传统的独特价值和内在生命力,也雄辩地彰显了兰大人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旺盛活力和深厚内蕴。可以说,三十多年来,学校在各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归结为一点,就是始终从自身、从西北的实际出发,以面向世界的开放胸怀,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敢于并且善于探索、创新,以“独树一帜”的勇气和艰苦努力、踏实工作,通过创造一流的业绩,去赢得自己的地位。
回首刚刚过去的这段历史,朱子清、黄文魁、叶开沅、赵俪生等创造了昔日辉煌的前辈师长们,正在用自己闪光的足迹传递着对来者的殷殷厚望;钱伯初等名师和众多科研功臣、后起之秀,正在续写兰州大学新的历史与辉煌——这就是百年老校的兰州大学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和希望所在;同时,也把继往开来、永葆青春、再创佳绩的重託放在了每一个兰大人的肩上,告诫人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身的不足和所处环境的局限,牢记千帆竞发、不进则退的道理,从厚重的历史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博大精深的不懈追求。
回首刚刚过去的这段历史,忆昔抚今、鉴往知来,我们需要铭记和感谢为了学校的今天奋斗过的所有人!没有他们的贡献,就不可能有校史中的每一个成功。学会感恩,才能尊重前贤,才会懂得继承;而离开继承,就不会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大学的使命,就是要把前人积累的最有价值的知识、经验、智慧传授给学生;再引导他们以此为基础去探索、发展、创造新的知识和财富。
回首刚刚过去的这段历史,成功中蕴含着艰辛,荣誉里难免夹杂遗憾。读史明智,恰恰在于人们可以从複杂、多面的历史中,学会理解前人的不易,吸收、感悟前人的经验、得失,以减少和避免以后的失误。
回首刚刚过去的这段历史,虽然涛声依旧,但许多人与事已渐行渐远,由于平时的疏于记载及未刻意留存,昨日的不少珍贵细节今天已很难查考。所以,载于校史中的,主要是尘封的档案中那些以往的档案、决定和数据,读起来未免呆板、枯燥;无法反映昔日师长们极具个性的鲜活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貌。这也是我们深以为憾的。“丹青难写是精神”,通过编写校史,也让我们对古人的这一感叹有了更多的体认。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想方设法蒐集有关资料,编写一部兰州大学的百年诗话,侧重于记人叙事,讲述大家喜欢听的故事,以补救校史的不足和我们的遗憾。
张克非谨识
2009年8月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兰州大学校史·下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