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美童话:小飞天曆险记
中国最美童话:小飞天曆险记,是一本图书,2011年9月1日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最美童话:小飞天曆险记
- 作者:方圆 等
-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9165530
-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页数:289页
- 开本:16
- 品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基本介绍
《中国最美童话:小飞天曆险记》讲述了出海航行的小飞天闯入了一个奇怪的国度。在这里,一切颠颠倒倒。老百姓想回自己的家也要翻墙头,不然就会被抓起来。小飞天艺高胆大,经过一番冒险调查,她发现了这个国家的核心机密……小飞天立誓,不单要救出自己的朋友,还要拯救所有的国民。和小飞天到来之前的蟋蟀国老百姓一样,洪汛涛主编,方圆等编着《中国最美童话:小飞天曆险记》里的好多人物,比如《石狮子的梦》里的石狮子、铁牛,《望夫石》里的贞娘、韩夫,他们一开始都没生在好时候呀。上有病态的君王,下有强盗般的差人,没有小飞天帮忙的他们,又是怎幺抗争,迎来曙光一线的呢……
内容简介
《中国最美童话:小飞天曆险记》是中国最美的童话,汇集了严文井、洪汛涛、葛翠琳、张之路、冰波、周锐、张秋生、孙幼军等童话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童话。
作者简介
洪汛涛(1928.4.9—2001.9.22),浙江浦江人。他不仅是我国杰出的童话作家和童话理论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杂文家、编辑家,同时又是一位热心的文学活动家和组织家。他主编这套书时,选材非常广泛,除了揽入大部分名家的作品,还大胆选取新人新童话,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中国童话精选集。
图书目录
石狮子的梦
小飞天曆险记
望夫石
小飞天曆险记
望夫石
序言
巨人的脚步
在儿童的心目中,童话是一个神奇的巨人。
童话是属于儿童所有的。儿童们爱读童话,我们要把最好的童话给他们。我们还要提高儿童的童话欣赏力和鉴别力。儿童们爱写童话,我们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一个好的童话作家往往是从小得到培养。在这些小童话作者群中,就有着未来的大童话家。于是,童话与教育相结合,童话进入学校,进人课堂,进入教学,又成了一项科研新项目,童话界和教育界有了认同的共识,合作一起去完成。我们的报刊,发表了大量孩子自己写的童话,举办大规模的少年儿童写作童话评奖大赛,出版社出版了孩子写的童话作品……这些年来,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其中有短篇,有中篇,有长篇。绝大多数是短篇童话。近年,中长篇童话显得有些稀落,系列童话却渐渐趋于兴旺。系列童话质量有待提高,需要实地研究一下。中长篇童话非得要振作起来,做些促进工作了。
童话已初步形成一项崭新的系统的自己的“童话工程”构想,大家在作种种努力,去完成各个方面的工作。童话开始形成自己的明天的整体的发展蓝图和构想,大家的努力,有了方向和途径。
这就是童话巨人的脚步。
童话是“教育”的,这观念一直为童话作家所信奉。确实,童话离不开“教育”,如同儿童文学是“教育”的一样,中外皆如此。前苏联,教育部分管儿童文学;欧美,儿童文学是隶属于教育系的科目。我们童话,负有“教育”的使命,是天经地义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童话与“教育”的关係,渐渐被强调得过了头,夸大到很不恰当的地步。说成童话即“教育”,“教育”唯一,童话是“教育”的“工具”。在童话创作上,出现了那种图解式的乏味说教作品。
这样,备受儿童欢迎的童话,变得为儿童所生畏,儿童抵制这样的童话。
童话作家们自然都不满意这种状况,主张要寓教于乐,提倡童话要有趣味,增加童话的“娱乐”性。
也有一些童话作家认为寓教于乐的说法也不尽妥当,“教育”“娱乐”两功能要并重。
童话从“教育”的,走向了“娱乐”的,这是童话的必然发展,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确实,我们的童话,讲究“教育”,也讲究“娱乐”,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意义和趣味的好童话。儿童们欢迎这种思想上、艺术上相一致的作品。
可是,慢慢,我们有的人又把“娱乐”强调过了头。有的理论一直停留在“要娱乐不要说教”上,原地踏步,无休无止地提倡“娱乐”,“娱乐”至上。
矫枉一过正,童话创作就过多地出现了一些不讲“教育”、片面地单一地追求趣味、以“娱乐”为全部目的的作品。有的作者说自己就是为逗乐才写童话的,有的作者一味追求那种所谓热闹效应,让孩子乐一乐。几篇作品一带头,几篇理论一帮腔,一时间,一些故作憨态的,或插科打诨的,或乱放噱头的,或洋里洋气的,质量和格调都很低下的东西,都出来了。
这样,把童话降低为魔方、游戏机、扑克牌那样,使得童话又成为一种“娱乐”的工具。
作为一个童话作家,我们不可去一味迎合,而应该多作种种积极的有益的引导。正如一本童话的高销售量,有时会是童话质量的负值一样。
这种倾向,很快已为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童话作家所反对,也愈来愈为广大读者所不满,一些曾经写过这类作品的童话作者也不再去写这样的作品了。
随着时代、社会、生活的大变革,我们的童话也在作着显着的转折。 我们众多的童话作家,以生活作为第一性,和儿童同喜怒哀乐。真诚地参与生活、反映生活,成为今天童话作家们的执着追求。我们童话作家正在以冷静的、深沉的、犀利的、发展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世界和人生,看待我们的孩子,看待我们的未来,直面生活的昨天、今天、明天,写出反映现实的童话作品。也即是说,将我们的儿童和作家本身放在时代、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放在国家、民族、人民的大命运中,去进行思考,写出以激励儿童长足进步的,以培育国家、民族建设的未来新人为主旋律的童话作品来。今天的童话,是“生活”的,幻想和现实紧密结合,这是当前童话发展的新走向。提倡童话真诚地反映“生活”,决不是排斥“教育”,也不是排斥“娱乐”。因为“生活”中,它应该有“教育”,有“娱乐”。“生活”,是五光十色的,多姿多彩的;童话也应该是五光十色的,多姿多彩的。大家反对童话“娱乐”工具论,也决不是否定那种以高尚的健康的趣味为主旨的作品,更不是说童话不要快乐,让大家再回头去写大家所反对过的说教作品、图解作品。近年来,我们欣喜地读到许多真诚反映“生话”的,幻想和现实紧密结合的童话新作品。童话作家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着。“教育”的——“娱乐”的——“生活”的,童话正沿着这条“教育”、“娱乐”、“生活”相融合的道路前进着。童话,摆脱了“教育”工具论、“娱乐”工具论,踏上了这一条新道路。我们的童话巨人,像散花的天女那样,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孩子们中间,播撒着最美的优秀童话之花。他把童话送进了学校,送进了家庭,送到了城市,送到了乡村。
也曾迷失过路径,也曾被荆棘扯破了衣衫,也被石头绊倒过,也陷进过泥沼,甚至于被攻击,给冷箭所中伤……童话巨人,就是在这样一条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昂首阔步,走过来了。
他走遍了全国,走向海外,走向亚洲,走向世界。
在孩子的心目中,童话巨人高大而伟岸,如同喜玛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
奇哉,伟哉,中国童话巨人!
洪汛涛
1990年尾·上海种德桥畔目楼
在儿童的心目中,童话是一个神奇的巨人。
童话是属于儿童所有的。儿童们爱读童话,我们要把最好的童话给他们。我们还要提高儿童的童话欣赏力和鉴别力。儿童们爱写童话,我们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帮助他们。一个好的童话作家往往是从小得到培养。在这些小童话作者群中,就有着未来的大童话家。于是,童话与教育相结合,童话进入学校,进人课堂,进入教学,又成了一项科研新项目,童话界和教育界有了认同的共识,合作一起去完成。我们的报刊,发表了大量孩子自己写的童话,举办大规模的少年儿童写作童话评奖大赛,出版社出版了孩子写的童话作品……这些年来,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其中有短篇,有中篇,有长篇。绝大多数是短篇童话。近年,中长篇童话显得有些稀落,系列童话却渐渐趋于兴旺。系列童话质量有待提高,需要实地研究一下。中长篇童话非得要振作起来,做些促进工作了。
童话已初步形成一项崭新的系统的自己的“童话工程”构想,大家在作种种努力,去完成各个方面的工作。童话开始形成自己的明天的整体的发展蓝图和构想,大家的努力,有了方向和途径。
这就是童话巨人的脚步。
童话是“教育”的,这观念一直为童话作家所信奉。确实,童话离不开“教育”,如同儿童文学是“教育”的一样,中外皆如此。前苏联,教育部分管儿童文学;欧美,儿童文学是隶属于教育系的科目。我们童话,负有“教育”的使命,是天经地义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童话与“教育”的关係,渐渐被强调得过了头,夸大到很不恰当的地步。说成童话即“教育”,“教育”唯一,童话是“教育”的“工具”。在童话创作上,出现了那种图解式的乏味说教作品。
这样,备受儿童欢迎的童话,变得为儿童所生畏,儿童抵制这样的童话。
童话作家们自然都不满意这种状况,主张要寓教于乐,提倡童话要有趣味,增加童话的“娱乐”性。
也有一些童话作家认为寓教于乐的说法也不尽妥当,“教育”“娱乐”两功能要并重。
童话从“教育”的,走向了“娱乐”的,这是童话的必然发展,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确实,我们的童话,讲究“教育”,也讲究“娱乐”,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意义和趣味的好童话。儿童们欢迎这种思想上、艺术上相一致的作品。
可是,慢慢,我们有的人又把“娱乐”强调过了头。有的理论一直停留在“要娱乐不要说教”上,原地踏步,无休无止地提倡“娱乐”,“娱乐”至上。
矫枉一过正,童话创作就过多地出现了一些不讲“教育”、片面地单一地追求趣味、以“娱乐”为全部目的的作品。有的作者说自己就是为逗乐才写童话的,有的作者一味追求那种所谓热闹效应,让孩子乐一乐。几篇作品一带头,几篇理论一帮腔,一时间,一些故作憨态的,或插科打诨的,或乱放噱头的,或洋里洋气的,质量和格调都很低下的东西,都出来了。
这样,把童话降低为魔方、游戏机、扑克牌那样,使得童话又成为一种“娱乐”的工具。
作为一个童话作家,我们不可去一味迎合,而应该多作种种积极的有益的引导。正如一本童话的高销售量,有时会是童话质量的负值一样。
这种倾向,很快已为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童话作家所反对,也愈来愈为广大读者所不满,一些曾经写过这类作品的童话作者也不再去写这样的作品了。
随着时代、社会、生活的大变革,我们的童话也在作着显着的转折。 我们众多的童话作家,以生活作为第一性,和儿童同喜怒哀乐。真诚地参与生活、反映生活,成为今天童话作家们的执着追求。我们童话作家正在以冷静的、深沉的、犀利的、发展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世界和人生,看待我们的孩子,看待我们的未来,直面生活的昨天、今天、明天,写出反映现实的童话作品。也即是说,将我们的儿童和作家本身放在时代、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放在国家、民族、人民的大命运中,去进行思考,写出以激励儿童长足进步的,以培育国家、民族建设的未来新人为主旋律的童话作品来。今天的童话,是“生活”的,幻想和现实紧密结合,这是当前童话发展的新走向。提倡童话真诚地反映“生活”,决不是排斥“教育”,也不是排斥“娱乐”。因为“生活”中,它应该有“教育”,有“娱乐”。“生活”,是五光十色的,多姿多彩的;童话也应该是五光十色的,多姿多彩的。大家反对童话“娱乐”工具论,也决不是否定那种以高尚的健康的趣味为主旨的作品,更不是说童话不要快乐,让大家再回头去写大家所反对过的说教作品、图解作品。近年来,我们欣喜地读到许多真诚反映“生话”的,幻想和现实紧密结合的童话新作品。童话作家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着。“教育”的——“娱乐”的——“生活”的,童话正沿着这条“教育”、“娱乐”、“生活”相融合的道路前进着。童话,摆脱了“教育”工具论、“娱乐”工具论,踏上了这一条新道路。我们的童话巨人,像散花的天女那样,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孩子们中间,播撒着最美的优秀童话之花。他把童话送进了学校,送进了家庭,送到了城市,送到了乡村。
也曾迷失过路径,也曾被荆棘扯破了衣衫,也被石头绊倒过,也陷进过泥沼,甚至于被攻击,给冷箭所中伤……童话巨人,就是在这样一条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昂首阔步,走过来了。
他走遍了全国,走向海外,走向亚洲,走向世界。
在孩子的心目中,童话巨人高大而伟岸,如同喜玛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
奇哉,伟哉,中国童话巨人!
洪汛涛
1990年尾·上海种德桥畔目楼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最美童话:小飞天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