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称遥感地球所,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套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基础上组建,于2012年9月成立,为中国科学院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
遥感地球所的战略定位为研究遥感信息机理、对地观测与空间地球信息前沿理论,建设运行国家航天航空对地观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天空地一体化技术体系,构建形成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和全球环境与资源空间信息保障能力。
截至2016年7月,遥感地球所共有在岗人员727人,包括110位正高级人员和210位副高级人员,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中科院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基地8个、国际组织4个。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遥感地球所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nd Digital Eart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简称:遥感地球所·RADI
- 成立时间:2012年9月
- 属性:综合性科研机构
-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
- 博士后流动站:1个
- 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
- 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
- 单位代码:80074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历史沿革
1979年,遥感套用研究所成立,开启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之路。
遥感套用研究所旧址

1985年,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成立,引进两架遥感飞机。
1986年,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建成。
1995年,建立“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年3月,中国科学院党组对全院遥感领域的优势资源进行了初步整合,在遥感卫星地面站、航空遥感中心和数字地球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11月举行揭牌仪式。
2012年2月,中国科学院党组再次做出全面整合遥感套用研究所和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的战略部署。9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12月,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召开“一三五”规划及体制建设战略研讨会。
2013年3月,第一节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6年7月,遥感地球所共有在岗人员727人,包括110位正高级人员和210位副高级人员。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画”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优青”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20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新技术园区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童庆禧、郭华东
国家“千人计画”:施建成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兵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正强、刘良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张佳华、陈方、陈富龙、邸凯昌、顾行发、黄文江、贾立、荆林海、李晓明、李正强、倪文俭、王成、王力哲、薛勇、杨崇俊、张万昌、胡斯勒图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黄文江、张兵、吴炳方
研究部门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中科院科研平台3个、省部级科研基地8个、国际组织4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遥感卫星套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遥感套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科院科研平台:中科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中科院航空遥感中心
省部级科研基地: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中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国家高分专项套用技术中心、国家高分专项数据中心、喀什研究中心、三亚研究中心
国际组织:国际数字地球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国际科学理事会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画国际项目办公室、CAS-TWAS空间减灾优秀中心

设备资源
- 仪器设备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的仪器设备共有51件(套),总价值折合人民币6367万元,包括室内分析与定标仪器7件(套)、野外观测设备36件(套)和自製仪器设备6件(套)。
设备名称 | 设备型号 | 原属课题组名称 |
---|---|---|
热红外成像仪 | S6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热红外成像仪 | THERMOVISION 55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快速扫描红外波谱仪(加配件) | MR304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微波网路仪 | N5224A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微波多极化散射计 | WSC-D-D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太阳分光光度计(偏振) | CE318N-EBSP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太阳分光光度计 | CE318N-EBS9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差分GPS系统 | T6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光合-萤光作用测定仪 | LI-6400R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冠层分析仪 | LAI-220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 LAMBDA95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自动气象站 | ENERCO42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全光谱携带型光谱分析仪 | FieldSpecProFR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光纤光谱仪 | AvaSpec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涡动协方差系统 | CR500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涡动协方差系统 | CR300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涡动协方差系统 | CR300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七层梯度观测系统 | CNR4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雷射扫瞄器 | LMS-Z36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高空作业车 | XHZ5113JGKA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携带型光谱辐射计 | SVCHR-1024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观测高塔(40米) | ------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太阳光模拟器 | XES-3001SE-300S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均匀光源系统 | XTH-2000C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单色仪 | DM-201i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云和气溶胶雷射雷达 | CAMLCE370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温室气体分析仪 | PicarroG2301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仪 | IFS125M | SLRSS专业实验设备 |
红外热像仪 | FLIRA655sc | 所级中心 |
中波红外热像仪 | TEL-1000MW (TEL-3335) | 所级中心 |
长波红外热像仪 | TEL-1000LW(TEL-3334) | 所级中心 |
20英才均匀光源 | XTH-2000C | 所级中心 |
40英寸均匀光源 | CSTM-USS-4000C | 所级中心 |
飞思大面阵CCD相机 | iQ180 | 所级中心 |
飞思航空相机 | IXA180 | 所级中心 |
轨道是高架遥感观测平台 | 自行改装 | 所级中心 |
红外单色仪 | 1141-1213-IHR320 | 所级中心 |
可见-短波单色仪 | 1142-1213-IHR320 | 所级中心 |
热像仪红外定标系统(加配件) | LPT-06 | 所级中心 |
微波辐射计 | RPG-LCX | 所级中心 |
单频雷射器 | HORIBADIABOLO-1000 | 所级中心 |
多参数水质仪 | YSI599501 | 所级中心 |
都卜勒测流系统 | RS-S5 | 所级中心 |
气象辐射观测系统 | MAWS301 | 所级中心 |
轻小型测姿定位系统 | POSAV510 | 所级中心 |
三轴陀螺稳定平台集成系统 | ------- | 所级中心 |
自动气象站 | WS3000 | 所级中心 |
移动观测平台 | 天坛 | 所级中心 |
傅立叶变换光谱仪 | NicoletiS50 | 所级中心 |
微波测量系统 | ------- | 所级中心 |
超算系统 | 曙光 | 所级中心 |
- 数据服务
数据查询网站可提供1986年起至今获取的全部卫星遥感存档数据目录信息的查询,以及全部线上产品数据(共享、商业)的查询。卫星数据包括法国SPOT卫星系列(SPOT-1/2/ 4/5/6)、美国陆地卫星系列(LANDSAT-5/7/8)、印度IRS-P6、欧空局ENVISAT-1、加拿大雷达卫星系列(RADARSAT-1/2)、泰国THEOS-1卫星,以及ERS-1/2。
密云站

中国遥感数据网提供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全部历史存档数据资料的查询、线上订购、订单查询、数据下载等数据订购服务功能。介绍卫星数据价格、卫星参数等综合信息。
遥感数据共享网站提供包括LANDSAT-5、LANDSAT-7、IRS-P6、ERS-1/2、ENVISAT-1、LANDSAT-8等卫星数据产品在内的多种标準景卫星遥感数据产品下载。
中国行政区划遥感数据提供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中国行政区划(全国、省、市三级)多个时相的镶嵌影像产品。
研究所代理分发ALOS,ALOS-2卫星、 ASTER卫星、TerraSAR卫星以及天宫一号套用数据。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2014年遥感地球所共有在研项目1550项(包括新增项目337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高解析度对地观测重大专项课题30项(新增11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画(973计画)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画项目2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画(863计画)课题40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项目1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188中国科学院年鉴(2015)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1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134项(新增19项)、重大研究计画重点项目3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2项,主持(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重大仪器研製项目7项。
喀什站

2014年遥感地球所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科技论文519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302篇,出版着作10部,申请发明专利29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项,获得计算机软体着作权登记56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1项,其他奖项2项。此外“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气候变化”成果获联合国全球脉动奖项是全球40余个国家中选出的9个获奖团队之一、中国唯一获奖项目,作为第一单位完成的“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和“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公共服务关键技术与套用示範”通过院级成果鉴定,前者创建了国际上第一个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后者构建了一套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公共平台。
2015年,遥感地球所共有在研项目1371项(包括新增项目321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高解析度对地观测重大专项课题35项(新增7项),主持973计画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画项目2项,主持863计画课题27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画1项(新增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143项(新增21项)、重大研究计画重点项目4项(新增1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2项,主持重大仪器研製项目(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和院)7项。
2015年,遥感地球所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科技论文602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321篇;出版着作15部;申请发明专利53项,获得182中国科学院年鉴(2016)授权发明专利28项,获得计算机软体着作权登记9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银奖1项。
获奖年度 | 获奖名称 | 获奖类别 | 获奖等级 |
---|---|---|---|
1984 | 腾冲区域航空遥感套用技术 | 科技成果奖 | 一等奖 |
1985 | 雅砻江二滩水力开发可行性若干问题综合研究 | 科技成果奖 | 一等奖 |
1987 |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研究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1989 | 黄土高原(安塞试验区)遥感调查与信息系统研究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0 | 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套用研究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0 | “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公共实验区)的研究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1 | 防洪遥感套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2 | 防洪遥感套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2 | 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与土地利用研究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2 | 遥感技术在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研究中的套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3 | SPOT数据预处理系统技术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3 | 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1994 | 地物结构特徵与地物方向谱之间关係几何光学模型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6 | 重点产粮区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7 | 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价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7 | 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巨观调查与动态研究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1997 | 我国金矿成矿模型找矿方向及找矿选矿技术方法研究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1999 | 基于网路的洪涝灾情遥感速报系统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1999 | 全国县级农业土地资源遥感调查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奖 |
2000 | 遥感信息传输及其成像机理研究 | 自然科学奖 | 一等奖 |
2001 | 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套用服务系统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4 | 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区遥感动态监测 | 其他 | 一等奖 |
2004 | 先进对地观测技术农业套用系统 | 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2004 | 新型成像雷达对地观测机理与地物识别研究 | 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2005 | XX技术研究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5 | XX综合处理系统 | 其他 | 一等奖 |
2011 | 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套用 | 其他 | 一等奖 |
2011 |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信号源的海洋环境遥感技术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1 | 真三维道路智慧型设计方法及系统研究 | 其他 | 特等奖 |
2012 | 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3 | 神东矿区卫星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系统 | 其他 | 银奖 |
2013 | 生态环境遥感套用处理与分析系统技术研究及套用示範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3 | 基于多源自主卫星遥感的陆海环境关键要素定量化监测技术及套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3 | 天基光学多载荷军事套用技术研究与试验验证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4 | 鞍山市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技术体系研发与套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4 | 基于遥感监测ET的耗水控制研究及示範 | 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2014 | 水环境遥感套用工程化处理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4 | 光学综合成像卫星地面处理与套用技术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4 | 地震热红外遥感综合信息处理集成系统 | 其他 | 金奖 |
2014 | 对地观测大数据应对全球变化 | 其他 | 国际奖 |
2015 | 2013年度湖南省粮食种植面积遥感监测项目 | 其他 | 银奖 |
2015 | 全球地表碳水通量和大气CO2浓度遥感时空模拟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5 | 城市路表环境遥感监测信息产品提取技术与套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5 | 深空探测视觉导航定位与环境感知技术研究及工程套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5 | 三亚遥感卫星虚拟地面站系统 | 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15 | 国家土地利用巨观监测遥感技术系统及套用 | 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学术期刊
- 《国际数字地球学报》
《国际数字地球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IJDE)是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依託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称遥感地球所)主办的学术刊物,由英国着名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 Group出版发行。该刊于2008年3月创刊,18个月后即被SCI-E资料库收录。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刊被国际上12个大型期刊检索机构收录。
- 《遥感学报》
《遥感学报》的前身是1986年创刊的《环境遥感》,被EI Compendex资料库、斯高帕斯资料库(Scopus)、俄罗斯文摘杂誌(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学技术文献资料库(JST)、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收录,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路出版总库(CAJ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hinese Science Abstracts(A辑)、中国电子科学文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等收录。
三亚站

-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北京套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共同创办,是集计算机图像图形高科技理论、技术方法与套用研究成果产业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是“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被EBSCO资料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网路出版总库(CAJD)、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hinese Science Abstracts(A辑)、中国电子科学文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等收录。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遥感地球所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怀来遥感综合科学试验站

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二级学科硕士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测绘工程、农业资源利用、农业信息化
教学建设
截至2012年底,遥感地球所有在学研究生50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3人),留学生8人,在站博士后40人。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遥感地球所研究生导师共90名,其中院士4名、博士生导师44名;培养出毕业研究生1263人(其中博士生537人);自2000年以来,遥感地球所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提名奖1人次,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论文2人次,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3人次。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标识是由卫星围绕地球运行轨道为元素的艺术抽象图案,符合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特色。RADI是研究所的英文简称。
院徽

文化活动
据2017年8月研究所官网显示,遥感地球所先后开展了研究生电影party活动、中外师生联谊活动、奥森定向越野活动、“时光慢递——致一年后”活动、桌球赛、女生节活动、研究生元旦晚会、撕名牌活动、棋牌比赛、辩论赛、研究生元旦晚会、留学生联谊活动、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等学生文化活动。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副所长(主持工作) | 顾行发 |
党委书记、副所长 | 赵忠明 |
纪委书记 | 刘剑 |
副所长 | 张兵 |
刘建波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
郭华东 | 所长 | 2012年9月至2015年11月 |
赵忠明 | 党委书记、副所长 | 2009年至2012年 |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