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天号舱外航天服
飞天号舱外航天服,是中国自主研製的舱外航天服。重量有120多公斤,具备独立的运作系统,能独立提供适当的气压、足够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生命保障系统。飞天号舱外航天服的面料採用高级混合纤维製造而成,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抗撞击、防辐射等特性,可满足航天员的出舱需要,每套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可靠係数0.997,可以支持4个小时的舱外活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飞天号舱外航天服
- 重量:120多公斤
- 每套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
- 可靠係数:0.997
简介
舱外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航天员需要先启封,然后把各部分组合成一件完整的舱外服,再把净化器、氧气瓶、电池等可更换部件装上航天服。进入舱外服后,航天员需要进行尺寸调整,然后进行气密性检查与全性能测试,待一切正常后,才算穿好了舱外服。
2008年9月26日23时36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穿着飞天号舱外航天服第一次在茫茫太空中的神七轨道舱内公开亮相。
特点
纯白的舱外服,从内到外共有六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複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以热反射实现隔热的隔热层及最外面的外防护层。同时,舱外服的四肢装有调节带,可以调节上臂、小臂、下肢的长度。
舱外服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膝、踝等关节处使用了气密轴承,所以航天员的手脚可以随意转动,同时能严格保证气密性。手套採用了先进的“三维数字扫描”技术,手心和指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灰色橡胶凸粒,具有防滑和隔热的作用。手背则用上了可以翻折的热防护盖片,在提高手指热防护能力的同时,保证了手指关节的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