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顽空

顽空

顽空

顽空,出自道教陈抟《五空之秘》,指一种无知无觉的、无思无为的虚无境界。虽然佛教多谈空,然道教之空大异于佛教,读者不可混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顽空
  • 定义:无知无觉的、无思无为的虚无境界
  • 读音:wán kōng
  • 出自:《五空之秘》
  • 分类:道教陈抟的“五空之秘”论

基本信息

读音:wán kōng

详细解释

1、道教陈抟的“五空之秘”论。指一种无知无觉的、无思无为的虚无境界。
宋范成大《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诗:蒲团坐煖看香篆,作止任灭如顽空。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
明李贽《观音问·答自信》:若无山河大地,则清浄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为继灭空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
梁啓超《说动》:此数义,至取象于师子,而于柔静无为者,则斥为顽空,为断灭;为九十六种外道。
2、对佛老之学的贬称。
清王夫之《家世节录》:万曆间,为新建学者甚盛,淫于浮屠。先君敦尚践履,不务顽空。
3、道教陈抟的“五空之秘”论。
虽然佛教多谈空,然道教之空大异于佛教,读者不可混淆。在其着作《观空篇》中,陈抟说:欲究空之无空,莫若神之与慧。斯太空之蹊。于是有五空焉。
何谓“五空”?即是五种境界,也是修道的五个层次:
其一曰顽空,何也?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
其二曰性空,何也?虚而不受,静而能清,惟任乎离中之虚,而不知坎中之满。扃其众妙,守乎孤阴,终为杳冥之鬼,是为断见者也。
其三曰法空,何也?动而不挠,静而能生,块然勿用于潜龙,乾位初通于玄谷,在乎无色无形之中,无事也,无为也,合于天道焉,是为得道之初也。
其四曰真空,何也?知色不变,知空不空,于是真空一变而生真道,真道一变而生真神,真神一变而物无不备焉。
其五曰不空,何也?天者高且清矣,而有日月星辰焉;地者静且宁也,而有山川草木焉;人者虚且无也,而为仙焉。三者出虚而后成者也,一神变而千神形矣,一气化而九气和矣。故动者静为基,有者无为本,斯亢龙回首之高真者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顽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