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布鲁克林荒唐事

布鲁克林荒唐事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是保罗·奥斯特最热情、最有生气的长篇小说,是一支普通人光荣而神秘生活的讚歌,感人而令人难忘。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布鲁克林的荒唐事
  • 创作年代:2003
  •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
  • 作者:保罗·奥斯特

内容简介

“我在寻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去死,有人建议布鲁克林。”
身患癌症、家庭破碎的中年男子内森·格拉斯,退休后特意搬到布鲁克林,打算在这个童年的故乡了却残生。没想到,这里才是他人生的起点……他探索布鲁克林的一切:街角的餐馆、餐馆里的女招待、二手书店的老闆,居然还邂逅了多年未见的外甥汤姆。
在与同样失意的汤姆携手探索新生活之余,内森逐渐发现身边的小人物,不是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就是过着徒有其表的生活。但他们都选择了布鲁克林止痛疗伤、重新开始。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也逐渐与他的人生交错纠缠。
有一天,汤姆的外甥女、九岁半的露西突然敲开了他们的家门。无论问她什幺,她都不说话。两个男人的生活,因为这个小女孩的闯入而改变……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是保罗·奥斯特最热情、最有生气的长篇小说,是一支普通人光荣而神秘生活的讚歌,感人而令人难忘。

作者简介

保罗·奥斯特,1947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一个犹太裔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他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
保罗·奥斯特年轻时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不断尝试各种工作。一九七〇年至一九七四年,他客居巴黎,靠翻译法国文学为生。
保罗·奥斯特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布鲁克林的荒唐事》、《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等。曾获法国美第奇最佳外国小说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储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他编剧的电影《烟》于一九九六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
保罗·奥斯特现定居纽约布鲁克林区。

媒体评论

写《布鲁克林的荒唐事》的那阵子,我的情绪正极其低落。伊拉克战争爆发了,一切似乎都看不到前景。我记得电影导演比利·怀特说过这样的话:“当你感到自己开心地仿佛站在世界之巅的时候,你就应该写一齣悲剧,而当你感到情绪黑暗低沉的时候,就应该写喜剧。”于是我想,现在我要写喜剧。我觉得人类最终还是有希望的,黑暗之中还是能看到光明。
——保罗·奥斯特
保罗·奥斯特无论选择用何种形态发声,无论他想像出什幺样的故事,都是不容人忽视的声音。永远是宽厚的心肠。永远是最高的格调。
——加拿大着名作家、作者麦可·翁达杰
如果你从没读过保罗·奥斯特的作品,本书是最好的开始。
——《波士顿环球报》
当代美国小说大多强调冷冰冻的个人主义,而《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强调的是一种非常实在的群体感……奥斯特想借着本书说的是:只要我们愿意看见自己的缺失与愚昧,让生命成为可以重新来过的机会,人与人之间仍有互信互爱的可能。
——《旧金山纪事报》

写作背景

谈及《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奥斯特说,他是在对美国政治和国际问题感到失望的情况下构思这部作品的。小布希当选总统、恐怖分子袭击纽约等一系列事件使他感到心情郁闷、悲伤,他希望在当时黑暗的悲剧状态中看到一些明亮的光,于是用一种喜剧风格来写这部小说。我因此明白,为什幺我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那幺多既夸张巧合而又引人人胜的情节,既混沌茫然、甚至荒唐愚痴却又合乎情理的人物,既诙谐戏谑而又感人至深的语句。
奥斯特说,书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只有一个人物例外,那就是“美丽的完美母亲”南希。他在布鲁克林街头多次见到她陪两个孩子等校车,在校车来到之前,她们坐在楼前台阶上,她常用双臂一左一右地搂着孩子们的腰,有时三人互相拥抱或唱歌欢笑,情景温馨动人,令他难以忘怀。
奥斯特爱布鲁克林,爱纽约,爱这个城市的和谐气氛。通过小说中内森·格拉斯的叙述,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感到这一点。我还听他亲口说,纽约是个有趣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数人都不是生在这里的,却能和睦相处,很少有激烈的种族冲突。他说,纽约是他最了解的城市,所以他爱写纽约,爱写普通的、中下层的纽约人。
“你就是内森·格拉斯吗?”我故意问他。他俏皮一笑,答道:“不,我可不是人寿保险经纪人。”
小说中的“我”即叙述者内森是一个退休的人寿保险经纪人。在整个叙述过程中,他坦率爽朗,实话实说,不掩盖私密,不忌讳性事,有时甚至还显得有点儿粗俗,体现了美国人的开放率直性格。他一生中犯过缺点错误,家庭生活不愉快,婚姻失败,父女不和,最后又得了癌症。但他毕竟从风波迭起的生活中感悟了人生的真谛,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懂得了爱情、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所以希望别人、并以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别人得到温暖和幸福。他关心学识渊博却经历坎坷的外甥汤姆的工作和婚姻,帮他排忧解难,为他最后能和佛蒙特女教师哈尼结为连理而感到欣喜。他向女儿雷切尔认错道歉,父女俩终于言归于好,后来还劝女儿珍惜家庭,不要轻易离婚。他收留离家出走的小女孩露西,寻找他的外甥女、露西的母亲奥罗拉,并亲自远赴北卡罗来纳州把她从狂热宗教徒的魔掌中救了出来。即使对书店老闆哈里这样一个有前科的複杂人物,他也决不让陷害他的歹徒们的阴谋得逞。在内森身上,还有一点可贵之处,那就是他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用宽厚的胸怀对待周围与己不同的人。比如他认为,同性恋也好,双性恋也好,在不影响他人生活的情况下,就不应受到歧视和干预。书中有一个来自牙买加的“男孩身躯里的女孩”拉弗斯,我们华人会称之为“人妖”,但内森没有把他说得像一个“妖怪”,却从他身上发现了他单纯淡泊、知恩重情的品德,尤其在财富面前更显得超凡脱俗。哈里在遗嘱里把他一半的遗产给了拉弗斯,但拉弗斯坚决拒绝接受,令内森十分感慨。他说道:“在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品行,一种难得的摈弃虚荣和贪慾的理想主义。虚荣和贪慾使我们中的其余人变得那幺脆弱,以致无法抵挡这世界上的种种诱惑。为了他的缘故,我倒希望他在遗产问题上改变主意。我倒希望他像我们中的其他人一样重新考虑一下,从而接受这本就是留给他的财产,但听汤姆和他后来两个钟头的争论,我认识到,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奥斯特清楚地看到,在当今美国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并将之写进书里,如贪婪谋财,假冒伪劣,吸毒,婚外恋,离婚,搞黄毒,强姦,宗教骗子,邪教狂热,等等。而许多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冷若冰霜,彼此缺少关爱,缺少帮助,所以他要借内森的言行来告诫人们,希望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理解,有更多的爱心,即使我们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失误,即使我们会干出这般那般的蠢举愚行,只要大家互相信赖、互相爱护,我们的生活就可以改弦更张,我们就可以重新生活得幸福美满。奥斯特笔下的荒唐事、傻事其实荒唐得合情合理、傻得有滋有味。他是寓情理于荒诞之中,寓教育于乐趣之中,正因为如此,儘管我们会觉得书中人物似乎都没有多大志向、多高理想,只会来一下所谓“生存饭店”的乌托邦式扯淡,我们却不时在字里行间感到一种愿景和希望,感到一种深情和温暖,以致止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布鲁克林荒唐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