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弹雷
在二战的硝烟中,德国、英国和苏联都生产过一种名为“子弹雷”的微型地雷,其战斗部就是一颗子弹。上图为一颗英制的子弹雷,其外表类似一颗铁钉,内部是空心的,装有击针、击针簧和一个简单的保险机构。使用前,需将雷壳压进地面,然后再将子弹压进雷壳内,听到"喀"一声,既为击针被压到位,保险机构卡住击针,当敌人踏到子弹雷的时候,保险机构释放击针打击子弹的底火,将敌人的脚板击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子弹雷
- 服役时间:二战
- 定型时间:二战
- 国家:苏联,德国,英国
在二战的硝烟中,德国、英国和苏联都生产过一种名为“子弹雷”的微型地雷,其战斗部就是一颗子弹。上图为一颗英制的子弹雷,其外表类似一颗铁钉,内部是空心的,装有击针、击针簧和一个简单的保险机构。使用前,需将雷壳压进地面,然后再将子弹压进雷壳内,听到"喀"一声,既为击针被压到位,保险机构卡住击针,当敌人踏到子弹雷的时候,保险机构释放击针打击子弹的底火,将敌人的脚板击穿。英制的子弹雷战斗部为一发截短了弹壳的.303英寸步枪弹,弹头以钢材直接加工而成,也有使用木製弹头的。在极近的距离内,即便是木製弹头,也可轻鬆的将人的脚板击穿,也能击穿轮式车辆的轮胎。苏制子弹雷结构上要比英制的複杂,但拥有完善的保险机构,安全性要高很多。当敌人踏上子弹雷时,内套管下沉并推动保险子解脱,发射管就在弹簧的弹力下猛烈下击,随即撞击到最底部的击针,从而击发。子弹雷不仅在二战中发挥过不小的作用,即使在二战结束多年后,仍然能在战争中找到类似的地雷。如1965年,为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的需要,第五机械工业部向356厂提出在半个月内生产出5000个子弹雷的要求。356厂的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在没有任何图纸资料的情况下,仅凭两个供参考的样品,在13天内就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而在通常情况下,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该雷使用使用56式7.62mm普通弹,质量200克,全长115mm,直径60mm,击发压力150~300N,击发后的威力足以杀伤单个目标或破坏敌轮式车辆的轮胎,使之丧失活动能力。
子弹雷具有製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材料来源广泛,可以大量製造,性能可靠,安全係数高,重量轻,易于携带,布设速度快,隐蔽性好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