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子弹选举

子弹选举

“子弹选举”,是指在台湾民主政治选举中出现的“枪击暴力”现象。该现象对台湾民主选举制度也是一种讽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子弹选举
  • 性质:选举中出现的“枪击暴力”现象
  • 发生于:台湾民主政治选举
  • 注意:也是对台湾民主选举制度一种讽刺

历史

子弹选举
2004年3月19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一天,在街头拉票造势的民进党“正副总统”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分别被混在人群中的枪手开枪击中,一颗子弹擦破陈水扁肚皮,另一颗子弹打在吕秀莲的膝盖上。因“两颗长眼睛的子弹”,民进党民调落后的情况发生了180度的翻盘。助陈水扁胜选的“两颗子弹”刑案,因开枪者和调查者神秘死亡、作案现场关键证据神秘丢失,至今(2010年)仍是悬案一桩。
2010年11月26日晚8点30分,在台湾“五都选举”前夕,两名枪手进入台北县国民党议员候选人陈鸿源竞选造势会,对着竞选站台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之子连胜文的头部开枪,子弹打穿连胜文颅面,“差一点就会没命”,另一颗子弹误击中一平民头部,致其死亡。

背后原因

1、在选民準备投票前一刻,枪声响起,必然会引发情绪冲击波,经媒体和舆论的放大,转换为选民思维定势,进而使投票的方向夹杂上非理性的选择。譬如,惮于暴力的,会把票投向认为能换来平安的候选人;憎于暴力的,因怀疑某一党涉暴,而草率地改变投票方向。
2、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民主化转型时期,与之前军政权有密切联繫的台湾黑帮,并没有得到彻底改造。黑帮与政客进行密室交易、进而操纵基层选票的空间,依然没有最大限度收窄。这与欧洲的义大利有某种类似之处,“黑手党”依然活跃在该国南部,并频繁与不良政客进行利益交易。一旦选情胶着、难分难解之时,黑帮的暗处恐吓和破坏,往往成为某一方政党胜选的最后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接干掉对手,是最廉价最有效果的竞争方式。
3、台海地区没有沦为菲律宾“血腥民主”,原因在于台湾的“过度民主”。然而,“过度民主”能遏制显性犯规,却不能管束隐性犯规,也会放纵“暴力民主”。“暴力民主”鼓励了一些不良政客寻求第三种解决方式。

影响

这颗从连胜文左脸穿入、右太阳穴穿出,甚至流弹波及打死了台下无辜民众的一颗子弹,是如此彻底瓦解了台湾民主选举的“脆弱假象”。“子弹选举”现象也对台湾民主选举的讽刺,将自此深深的刺进这个民主制度的记忆中,所成为的一抹阴影,终将不是选后开票结果的高低,所能覆盖的了。
此外,自“五都”选战开打以来,国民党拥有“守三望四”的优势,台中、新北、台北属蓝营基本盘,而民进党则“守二望三”,台南和高雄属于绿营的基本盘。然而,蓝营操盘颇为不顺,攻打绿营基本盘只派出“中将”对抗对方的“老将”,一开始就释放了放弃竞争、转守蓝营基本盘的意思。
不料,民进党以攻为守,挥舞大棒攻击蓝营基本盘,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挂帅攻打朱立伦镇守的新北,另一“天王”苏贞昌则主攻台北的郝龙斌。一时两党打成平手,民调差距缩短。谁失守基本盘,谁就很可能在2012年的大选“决战”中败北。因此,在这场2012年大选前哨战中,蓝绿都输不起,“子弹选举”重现,恐是宿命。

评论

台湾、日本、泰国、缅甸、菲律宾……这些亚洲已经实现民主或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尝试民主的国家,都走过很多的弯路,比如日本,现在还是首相有如走马灯一样的轮替,动辄就有内阁大臣因为腐败或这丑闻辞职,不过至少他们实现了社会稳定,换的只是执政的班子而已;泰国虽然红换蓝绿各种“红衫军”围堵国会大厦,时不时还有暴力流血冲突,他们还是在坚持不懈地尝试。台湾的民主之路也还没有抵达成熟的彼岸,所以在选前有人担心会出现奥布,连胜文遭枪击之后很多人感慨维护民主的价值有多幺不易。
事实上,一颗子弹不仅仅会造成实际选情的改变,更是对台湾民主的又一次打击。在台湾的政治生活中,无论是议事还是选举,也常常可见到叫骂对立甚至是打斗暴力的场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子弹选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