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自我中国

自我中国

自我中国

《自我中国》是201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贺美德、鲁纳。本书主要论述当代中国社会从未停止变化,新近在诸多方面的激进变动更是从本质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

基本介绍

  • 书名:自我中国
  • 又名:"自我中国":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
  • 作者:贺美德、鲁纳
  • 原版名称: I china (The Rise Of The Individual In Modern Chinese Society)
  • 译者:许烨芳
  • ISBN:9787532755394 
  • 页数:297页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5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自我中国":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内容简介:当代中国社会从未停止变化,新近在诸多方面的激进变动更是从本质上改变了社会的结构。个体的崛起,就是这样一种转型性的变革。个体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关係的结构,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在公共领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化背景下的公共领域,个体的角色变得更为複杂和重要。对于当代的中国青年而言,个人幸福和个体自我的实现无疑成为了人生的终极目标。
那幺,如何理解正在崛起的个体、及其在中国和世界範围内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社会,是否像西方社会一样,正在经历一种个体化的进程?
作为一项持续数年的实证合作研究,《"自我中国":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深刻地揭示了:在中国,个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社会範畴的事实。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种发展趋势,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发展不仅决定了私人领域、家庭结构和两性关係,也决定了经济的组织方式和灵活的就业,以及同样重要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係。同时,《"自我中国":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也从不同的角度表明,这一中国式的个体化进程具有其独特性,它并非是对欧洲个体化路径的单纯複製。
因此,所有想要了解当今中国社会基本构成——包括其两面性、偶然性和矛盾性等——的读者,都必须读一读《"自我中国":现代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

作者简介

作者:(挪威)贺美德 鲁纳 译者:许烨芳
贺美德,挪威奥斯陆大学中国学教授。
鲁纳,挪威奥斯陆大学中国学教授。阎云翔,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人类学教授。

丛书信息

复旦-哈佛当代人类学丛书 (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全球药物》,《如何做田野笔记》,《邻里东京》,《小玩意》 等。

网友短评

短章阎云翔的序写得挺好的,后面的具体研究感觉不是很有说服力,惯用的模式是从别人那里找出一个理论——做访谈——把质性材料朝理论上凑。这和很多经济学论文中拿数据套结论又有什幺本质区别呢?
夕岸 结合阎云翔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一起阅读收穫颇多。
浊越星年轻人的义务感不应被误解为利他主义,但个体化不仅是个文化命题。这本并非简单的论文合集,案例组合算好。
……

目录

前言:个体化的种类
导言:冲突的个体图景和有争议的个体化进程
1 个人选择的理想化:中国农村青年眼中的工作、爱情和家庭
2 “他是他,我是我”:中国农村养老中的个人和集体
3 个体化和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代理
4 他们自己的集体:游走于政党边界上的青年志愿者协会
5 在自我与社区之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个人
6 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意识中的个人自律和集体自由
7 “情感压力”:当代中国的法律与个体
8 集体符号和个人选择:归国华侨在国家农场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自我中国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