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亦可为功不必在我,是指功绩、事情、事业的成功,没有必要看我一个人。可以理解这件事不是非我不可,也可以理解为一件事情的成功的必然因素不在于我,体现了一种宽广大度和高尚情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功成不必在我
  • 原文出处:1932年7月3日《独立评论》第7号
  • 含义:功绩事业的成功没必要在我一人上
  • 原文背景:胡适1932年致毕业生

出处及背景

胡适1932年致毕业生
原载1932年7月3日《独立评论》第7号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很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人事业。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劣稚一点,不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亲居了。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吃。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况且学问是要有相当的设备的;书籍,实验室,师友的切磋指导,闲暇的工夫,都不是一个平常要餬口养家的人的能容易办到的。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有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幺一回事了。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炼就熔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抱着改造社会的梦想而来,往往是弃甲抛兵而走,或者做了恶势的俘虏。你在那牢狱里,回想那少年气壮时代的种种理想主义,好像都成了自误误人的迷梦!从此以后,你就甘心放弃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现在社会的顺民了。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一面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一面要保持我们对人生的追求。
有什幺好方法子呢?依我个人的观察和经验,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和理论上的疑难。所谓“为知识而求知识”,其实也只是一种好奇心追求某种问题的解答,不过因为那种问题的性质不必是直接套用的,人们就觉得这是无所谓的求知识了。
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二个值得解答的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保持求学问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缩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物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有疑难问题来逼你时时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知识中,你也会慢慢地,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定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古人说,“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试想伽利略(Galileo)和牛顿(Newton)有多少藏书?有多少仪器?他们不过是有问题而己。有了问题而后他们自会造出仪器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没有问题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有什幺发现。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离开学校之后,大家总是寻个吃饭的职业。可是你寻得的职业未必就是你所学的,未必是你所心喜的,或者是你所学的而和你性情不相近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工作往往成了苦工,就感觉不到兴趣了。为餬口而做那种非“性之所近而力之所能勉”的工作,就很难保持求知的兴趣和生活的理想主义。最好的救济方法只有多多发展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与活动。
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也应该有他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了个赌徒;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英国十九世纪的两个哲人,密尔(John Stuart Mill)终身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上,经济学上,政治思想史上都占一个很高的位置;斯宾塞(Spencer)是一个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前世纪晚期世界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的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
有了这种心爱的玩艺儿,你就做六个钟头抹桌子工作也不会感觉烦闷了。因为你知道,抹了六个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第三个方法也只有一句话:“你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生当这个不幸的时代,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非是叫我们悲观失望的。特别是在这个年头毕业的你们,眼见自己的国家民族沉沦到这步田地,眼看世界只是强权的世界,望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的光明——在这个年头不发狂自杀,已算是万幸了,怎幺还能够保持一点内心的镇定和理想的信任呢?我要对你们说:这时候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
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Faith removes mountains)。” 又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教授叫做费希特(Fichte)的,天天在讲堂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费希特死的时候,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五十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穫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的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你不信吗?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万法朗的赔款。这时候有一位刻苦的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终日埋头在他的化学试验室里做他的化学试验和微菌学研究。他是一个最爱国的人然而他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
这三个问题在表面上似乎都和救国大事业没有多大关係。然而从第一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定出做醋酿酒的新法,使全国的酒醋业每年减除极大的损失。从第二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教全国的蚕丝业怎样选种防病,教全国的畜牧农家怎样防止牛羊瘟疫,又教全世界怎样注重消毒以减少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从第三个问题的证明,巴斯德发明了牲畜的脾热瘟的疗治药苗,每年替法国农家减除了二千万法朗的大损失;又发明了疯狗咬毒的治疗法,救济了无数的生命。所以英国的科学家赫胥黎 (Huxley在皇家学会里称颂巴斯德的功绩道:“法国给了德国五十万万法朗的赔款,巴斯德先生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就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 巴斯德对于科学有绝大的信心,所以他在国家蒙奇辱大难的时候,终不肯抛弃他的显微镜与试验室。他绝不想他在显微镜底下能偿还五十万万法朗的赔款,然而在他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他已收穫了科学救国的奇蹟了。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一张蓝图抓到底,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幺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关係,对于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所谓“功成不必在我”,简言之,就是说每个人要为革命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但革命事业的成功未必就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实现。这是人生的崇高境界,只有一个人达到为事业而忘我、为“大我”而弃“小我”时,才能做到“功成不必在我”。

共产主义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就是一个必须靠“功成不必在我”的意志来圆梦的学说。它描绘的世界大同的蓝图,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实现。要到达共产主义的理想天国,需要世世代代人的接力奋斗。在这个征程中,许多的人看不到共产主义的现实美景。明知眼前的付出不可能取得现实的回报却义无反顾,只有具有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人才能做到。

必然规律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从推翻帝制、创建中华民国到新中国诞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闢,其间每次社会进步都有许许多多的人们为此付出长时间的艰辛乃至生命的代价。用历史的眼光看这花开花落、朝朝暮暮,不难发现,不管是用和平方式世袭承继,还是用战争手段“破旧立新”、完成更替,都是一种历史接续,由此推动着社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可能完成打烂旧世界、建立新制度的历史使命。作为微观的“人”即一个人,他在这个历史长河中就像天上的“流星”瞬间即失。但是,作为巨观的“人”即广大人民民众,是由看似“渺小”的一个个普通人所组成,个人微不足道的力量累积,最终汇聚成为巨大的历史洪流,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所以,“功成不必在我”是历史的结论。

的党性

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民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民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奉献,而献身。它要求每个共产党员把人生价值定位在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上,而不是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个人私慾的满足。这一党性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和人民情怀,树立功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顺利推进,功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功在人民民众得到最大实惠的思想。
“功成不必在我”

基本要求

我们进行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这个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在一年、一个任期内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全局观、政绩观。历史观,就是从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否承继了历史而没有割断历史,是否在前任的基础上前行而没有推翻前任、朝令夕改,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全局观,就是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研判形势、决策问题,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战略与策略、当前与长远的关係。政绩观,就是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维护和发展人民民众的根本利益,不以付出损害长远利益的代价乾杀鸡取卵的蠢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发展速度,不以藉口维护民众的利益而忽视全局,搞部门利益。
把“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运用于实际工作生活中,对于一个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和党性修养、解决本领恐慌、提高治理能力、走好人生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远大理想

理想是行动的指南。是树立鸿鹄大志还是燕雀小志,决定了一个人以怎样的行动对待人生。周恩来说:“志在金钱者,其终身恆乐为富家翁;志在得官者,百计钻营不以为耻”。他认为,“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就是说,一个人必须立大志,为国家民族,才能成大事。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这里所立的“大志”、成就的“大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树立这样的壮志凌云,才能淡化私心、私利、私慾,经受住名利、官位、金钱的考验,不为蝇头小利折腰;才能以事业为重、大局为重、他人为重,不为所谓个人一时的政绩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

钉钉子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要立足现实,乾好当今。因为,今天承接着未来,没有今天的坚实基础,就不可能向未来快步迈进。因此,必须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展我们的发展空间。必须像钉钉子那样,一锤一锤钉下去,实干苦干,夯实基础,稳扎稳打,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必须牢固树立问题意识,从解决问题入手,紧紧盯着薄弱环节,涉险滩,谋对策,破难题,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前进。

在继承中创新

“功成不必在我”连线着历史和未来。一个领导干部在继任的时候,继承的是前任留下的事业,卸任的时候,把成功的机会留给了后人。因此,坚持“功成不必在我”,首先,必须正确对待前任的工作。前任是一段历史,是巨人的肩膀,否定前任就是割断历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可以走得更快、更远。撇开前任,另搞一套,必然增加工作的难度。新官上任,不只是接下前任的官位,重要的是接过前任的事业继续前进。肯定前任所做的努力,并不是坐享前任打下的江山无所作为,而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迈进。这就需要对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估,对新的形势进行科学研判,在此基础上完善措施,开始新的征程。其次,坚持不断创新。再好的蓝图提供的也只是一种理想画卷,把“纸上谈兵”变为胜利战果,必须根据新的实际,作出科学安排,这就要强化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载体,创造性地抓好落实。做到艰苦创业,扎实做事,经手的事项办一件成一件。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必须处理好显绩与潜绩的关係。做到“功成不必在我”,难在如何看待“功成”?这里的“功成”,第一,指事业成功,是说革命事业不可能在一个人手上完成,它告诫我们,事业之成是个渐进的过程,如果忘记了这条规律,就会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犯“大跃进”那样的错误。第二,指事业成功所带来的名利,是说不能把事业仅仅当作自己获取名利的手段,它告诫我们,如果工作指导思想发生偏差,考虑个人名利过多,就处理不好革命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係,就容易出现重眼前、轻长远,重治标、轻治本,重立竿见影、轻循序渐进,重显绩、轻潜绩的问题。第三,指“功”不必“在我”,但事“在我”,它告诫我们,不求功是共产党人的应有境界,但不求功绝不是不做事。为党做事、为人民尽责,是我们的责任、岗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係,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係。”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全身心投入事业,少想事业给自己带来的名利和好处。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必须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功成不必在我”的“我”,不仅是对哪个人的要求,也包括“我们”,涵盖所有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因此,必须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白,我们的事业决定了必须“功成不必在我”,这方面前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功成不必在我”的背后,是“功成”在后人,在他人。作为继任者,我们已经享受了“功成不必在我”的实惠,我们的后来人还会继续享受这种实惠。同时,作为当任者,理所当然要不辱使命,继续把事业做成,把“蛋糕”做大,为后人、为未来留下更多财富。因此,必须团结一切力量,扩大共同理想的基础,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把广大干部引导到干事业上来,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包括客观认识自己能力、水平、力量的局限;必须学会欣赏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发挥别人的聪明才智,包括宽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不求全责备;必须防止和克服“武大郞开店”的狭隘心态,欢迎后来者居上,乐为人才让路,甘当绿叶扶红花。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功成不必在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