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村(浙江省余杭县闲林镇梧桐村)
梧桐村隶属余杭县闲林镇,杭徽公路穿村而过。东距杭州19公里,西至余杭镇5公里,是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水路百吨轮船可直通京杭大运河。1992年,有460户、1750人。桑园169亩,鱼塘269亩,丘岭缓坡1030亩。除了产粮,还盛产春笋、蚕茧、鲜鱼。全村有村办企业6家,固定资产750万元,职工500人。1992年村办工业创产值1000万元,利润超百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950元。粮食亩产1023公斤。从1988年到1992年,梧桐村已连续5年获得中共余杭县委、余杭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县级文明村称号。
梧桐村居住集中,地理分布按结构和形状可分为5块:村东北是农田,村南是鱼塘桑竹园,村北是山林,沿山是工业区,村民则大都居住在中间。梧桐村的形成已有数百年历史,相传在很早以前,村北面的山上有一座庙,庙的周围长满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村因此而得名。由于独特的地理结构,以前外地人是难得进入这个村的,传说在南宋初期,一队金兵占领杭州后来到这里,只见河港交叉,鱼塘密布,因金兵不会游泳河上无桥,金兵发出"好破杭州城,难破梧桐村"的感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梧桐村
- 所属地区:余杭县闲林镇
- 地理位置:杭州西郊
- 人口:1750人
经济发展
1949年前,这里虽有良好的资源和天然条件,但村民还是常常处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境地。"糠菜半年粮,蓑衣作被地当床,十年倒有九年荒,十日无雨地冒烟,一场大雨变汪洋。"这是村民清苦生活的真实写照。1949年后,村民组织起来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起美好的家园,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党支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抓好农村改革,全面规划山山水水,使村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梧桐村从治山治水着手,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多万元,做好农业综合服务的文章,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方便。村里年年开展修水利,建造机埠、闸门,加固堤塘,降低地下水位,架设农用电线,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电器化,全村有农用机埠30座,三面光水泥渠道2700米,建立了机耕队、农资供应站,方便农户发展生产。渠水哗哗舒畅流,洪涝灾害不用愁,科学生产夺高产,年年粮食大丰收。全村已连续二年亩产超吨粮,除了每年完成国家任务粮外,家家都有余粮。
1984年以来村与省木材公司联营,投资20万元,共同开发荒山荒坡,把原来只生长茅草和小松树的800多亩可种树的集体山坡地逐年开垦出来,每年种杉树100亩,1992年已全部绿化。至1992年,最早种的杉木苗已长成了直径20多公分的杉木,山林木材积蓄量有3千多立方米。
竹笋、蚕桑和渔业这些传统农副产品,由于市场销售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受到农户的重视。村民管理精细,并坚持按科学技术办事,产量提高收入增加,特别是春笋和渔业,1992年产量分别达到2254担和3100担,收入要比原来增加几倍。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流通渠道的畅通,现在早上还在地里的春笋和鱼塘中的鲜鱼,中午或傍晚就成了杭州、上海人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无农心不稳,无工人难富。早在1970年初,梧桐村干部就把眼光投向发展村办企业,开始时利用村地低山石坡,办起石料厂,开採石头,加工成石粉,卖给附近建筑单位,后来冲破单纯依靠利用本村资源,大胆走向城市,走向大企业、公司,开展横向联营,寻找发展村办企业的合作伙伴。先后办起电镀厂、五金包装厂、工具量具厂。1985年还与乡联办了梧桐水泥厂。1992年10月,梧桐村成立了闲林镇第一家村级实业公司,党支部书记周根法担任总经理,从此,全村工业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创办于1982年的余杭县五金包装厂是村的骨干企业,也是余杭县二级工业企业,拥有整套沖、剪、折、压钢板的机械设备,多年来为杭州家用电器公司当好配角,协作生产冷柜底托,年生产量12万套,质量好,交货及时,受到杭州家电公司的称讚。1980年办起梧桐电镀厂,为大中型企业加工镀锌、镀铬,质量过硬,业务兴旺。1992年兴办的杭州量具厂余杭分厂则是与杭州量具厂挂鈎,专门生产加工精密仪器的半成品,每年加工量十万多套,经总厂后期製作,全部产品外销。目前村的工业产品还有水泥、纸製品、灯具等。
社会建设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给村民致富和村区面貌改变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梧桐村干部有为集体创业、为民众办实事的高度责任感。党支部书记周根法、村委会主任孙连法是发展集体经济带头人,为民众办实事的好乾部。这几年来,梧桐村干部坚持年年安排出十多万元集体资金,为村民办实事。1988年,村投资12万元整修村国小校舍12间,更新全部学生课桌椅,购买学生的活动器具,使教育设施完整配套,成为全乡第一个学校无危房的村。1989年投资33.8万元建造起自来水厂,为村民安装自来水,结束了全村自古以来天旱吃髒水,下雨吃泥水的历史。1990年投资17.6万元,在全县第一个办起了村级闭路电视系统,实现广播电视共缆传输。1991年投资12万元,为每户建造了三格式无害化厕所,全村消灭了露天粪坑,村里还在小街道旁建造了一座公共厕所,採用马赛克装饰、白瓷砖贴墙。同时村里还建立了卫生分院,99%的村民参加了合作医疗,达到了县初级卫生保健村标準。1992年,投资9万多元,建造了270多平方米的村老年活动室,取名四海楼,琉璃瓦条砖装饰,内有茶室、电视录像室、文化娱乐室。每天早上全村一百多位老人在这里吃茶、娱乐。
1989年起,用乡、村和个人负担一点的方法实行了独生子女养老保险,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全村没有出现多胎生育、违反计画生育的现象。
村里的小街道,原先是路面不平、狭窄、房屋破旧、杂乱无章,从1990年起,先后投资20多万元用于村区街道等建设。街道路面铺上水泥路,两旁建造9间商业用房,并安装13盏路灯,街道两旁砌上花坛,种上了两棵具有本地特色的梧桐树,使村貌焕然一新,每天清晨村民来购菜买物,人人都称方便。
村民每人每年可免费享受自来水6吨,每人每年可免费用电40度,农业用电由村集体支付,每个退休干部每月可拿85元退休费等。80%的农户建起了新楼房。
地图信息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上和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梧桐村(浙江省余杭县闲林镇梧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