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经典教材系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

经典教材系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

经典教材系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

《经典教材系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是200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欧文·E·休斯。

基本介绍

  • 书名: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
  • 作者:欧文·E·休斯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系列教材所选书目均系国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领域最权威的专家所着的经典着作,是国外知名大学正在使用的权威教科书,综合反映了当前本领域的理论发展现状与实际操作水平。本系列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系统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时,所选教材行文流畅,简洁易懂,便于阅读。《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一书,理论方面有所创新,準确反映了各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它既可作为学习与了解公共管理科学的基础性、入门性读物,也可作为研究公共管理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理论方面有所创新,準确反映了各国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它既可作为学习与了解公共管理科学的基础性、入门性读物,也可作为研究公共管理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欧文·E·休斯,澳大利亚莫纳会大学教授,着名的政治学家和公共行政学家。本书的出版确立了他在公共管理领域着名学者的地位。他的着作还有《澳大利亚政治》、《政府间关係与公共政策》等,都颇具影响

部分内容

对政府和官僚制的一系列无休止的抨击,伴随着一系列令人困惑的变革(其中包括绩效测量和人事变革),已经产生了士气问题。公共行政在其黄金时代曾是一个有价值的、受人尊重的职业。这种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已发生了变化,官僚个人不得不应对来自公众的反感情绪。韦伯曾希望官僚作为一个精英集团而受到社会的尊重,但他们却因为浪费来之不易的纳税人的钱而日益遭到指责。公众缺乏对官僚制的尊重无疑使得管理改革更易被接受,但是,这或许使得公共部门士气低落的问题进一步恶化。管理变革和改革的动因在于公务员本身,并且取消了许多公务员经过艰苦努力才得到的利益,如希望终身任职等。
不仅存在严重的士气问题,而且似乎并没有快速的或简易的解决办法。士气低落的工作人员显然是低效率的,因此,要想提高整体绩效,就必须重视士气问题。士气问题可以成为更大问题的一部分。对官僚制,甚至对整个政府的抨击或许是对政治和政府的观念普遍不满的部分反映。对政府的抨击或许不仅已经影响了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而且也对政府和公共服务可在社会的很多方面进行改进的观念产生了影响。
不管怎幺说,公共部门不可能再像20世纪80年代以前那样是一个令人感到轻鬆安逸的场所。波利特惊讶地指出:“低层工作人员对既定改革的热情远远低于高级官员”(Pollitt,2001,pp.476-477)。对此不应大惊小怪。对于那些追求稳定的人来说,传统公共行政是一个轻鬆安逸的去所。相比之下,管理主义模式下的工作则更加困难;它给有能力者以更多的报酬,而对那些混日子的人更加苛刻。在这一点上它更像私营部门。

目录

第1章 变革的时代
1.1 引言
1.2 一种新典範
1.3 一种新方法的出现
1.4 行政与管理
1.5 变革的紧迫问题
1.6 结论
第2章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2.1 引言
2.2 早期的行政
2.3 19世纪的改革
2.4 韦伯的宫僚制理论
2.5 威尔逊与政治控制
2.6 泰勒与管理
2.7 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2.8 结论
第3章 新公共管理
3.1 引言
3.2 管理的内涵
3.3 一般管理的职能
3.4 管理方法的产生
3.5 新公共管理改革
3.6 管理主义方案
3.7 管理的理论基础
3.8 对管理主义的批评
3.9 结论
第4章 政府的角色
4.1 引言
4.2 公共部门的必要性
4.3 作为公共政策基础的市场失灵
4.4 政府工具
4.5 政府干预的阶段
4.6 政府的基本职能
4.7 有关政府规模的争论
4.8 结论
第5章 公共企业
5.1 引言
5.2 建立公共企业的理由
5.3 公共企业的类型
5.4 关于民营化的争论
5.5 控制与责任
5.6 结论:公共企业的未来前景
第6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第7章 战略管理
第8章 人事管理和绩效管理
第9章 财政管理
第10章 电子化政府
第11章 管理外部要素
第12章 开发中国家的公共管理
第13章 责任
第14章 结论:公共管理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索引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经典教材系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