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其实你一直在我身边
《我知道,其实你一直在我身边》是作家出版社2014年6月1日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方智高。
基本介绍
- 书名:《我知道,其实你一直在我身边》
- 又名:I Know In Fact You Always By My Side
- 作者:方智高
- ISBN:9787506372268
- 页数:267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6.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被父亲送到外地朋友家寄养的江小川,开始了崭新的人生。在这里,他得到了从未有过的爱和温暖以及家的感觉。就在他逐渐忘记父亲,享受新家一切的时候,寻妻失败的父亲却回来了。他像个灾难一般侵入江小川的生活,那些幸福的泡沫,因这男人的回归纷纷破碎。此时已经长成少年的江小川开始了与父亲对抗。终于,父亲在尽了最大努力也没挽回少年的心之后,伤心地离开了。而这时,江小川偶然中却意外发现了父亲对他的深沉的爱,少年从此踏上了寻找父亲的旅途……八年后,江小川和朋友组成的“炙乐团”成为炙手可热的偶像天团,在享受着巨大成功的同时,那个消失的父亲仍旧是他抹不去的伤痛。而他在演唱会上对父亲声泪俱下的深情呼唤终于感动天地,那个消失的男人又回到了他的身边。那场关于1984年起的秘密,在大爱面前终于被揭穿……正如文章最后,江小川对父亲的深情告白:不管多少年,即使你已去向宇宙的尽头,在我心中,你依然是最伟大的父亲!
喧嚣世界中难得的催人泪下的文学着作,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情不自禁……本年度最让人期待的图书,所有爱自己亲人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所有心中有爱的人都不应该错过此书。
作者简介
方智高
法国巴黎第九大学硕士工程师,
专注于能源项目和信息技术领域。
爱好读书,旅行,奋斗,追求充满挑战的人生。
法国巴黎第九大学硕士工程师,
专注于能源项目和信息技术领域。
爱好读书,旅行,奋斗,追求充满挑战的人生。
图书目录
自序
献给父亲——1
楔子
致父亲——6
第一章
被遗忘的人回来了——8
第二章
阿城的时光——24
第三章
我爱你,但我想朝幸福的方向奔跑——81
第四章
全世界最爱我的人——126
第五章
我爱你那幺多——171
第六章
原来你们一直都在——218
第七章
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边——254
献给父亲——1
楔子
致父亲——6
第一章
被遗忘的人回来了——8
第二章
阿城的时光——24
第三章
我爱你,但我想朝幸福的方向奔跑——81
第四章
全世界最爱我的人——126
第五章
我爱你那幺多——171
第六章
原来你们一直都在——218
第七章
我知道你一直在我身边——254
序言
自序 献给父亲
在我开始构思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记忆的翅膀总是不由自主地飞回那片遥远的小村庄。那个真正生我养我的村庄,它的名字叫方厝村。这幺小一个村子放到中国的版图里,如同沉入大海的尘埃,连个坐标方位都找不到。但是对我来说,这片小小的土地却蕴藏着我最初全部的温暖。
我的父亲就出生在这座小村庄。那个年代,还没有计画生育制度,农村家家户户都以多生为荣。父亲在众多兄弟姐妹里面排行老幺,虽是最小的孩子,却并没得到更多的照顾。那时家家粮食短缺,孩子们吃不饱饭是经常的事情,鸡蛋豆腐都属奢侈品,只有到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亲也是如此,岁数不大就离家开始半工半读,艰辛自不必言说。在我年幼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忙碌着,早出晚归,经常出差。那时我只有几岁,总是渴望和父亲拥有更多的相处时光,以至于他每次出差,我都分外难过,拽着父亲的手不让他走,甚至使出孩子的撒手锏——哭。父亲总是和颜悦色地耐心劝说,待我哭得差不多了,再用温暖厚实的大手怜爱地揉搓着我的头髮,善意地撒谎道:智高不哭,晚上爸爸就回家啦,给你带好东西回来。我总是在这样的等待和期盼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白天。父亲出差的日子里,电话和书信总是来得很勤,这是母亲和我最快乐的时光,仿佛收到的不是信,而是珍贵无比的礼物。
儘管父亲已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家境却并不殷实。幼时的我对金钱尚没有什幺概念,常常因为一些琐事疑惑不解。比如母亲做排骨汤,为什幺都是我吃肉,父母喝汤?明明肉比汤好吃,他们却不喜欢?还有,别人家孩子都去理髮店修剪头髮,为什幺我家总是母亲替我修剪,既不平整还很麻烦。再有,玩具店的玩具明明漂亮又好玩,父亲却总是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自製玩具给我玩呢?诸如这样的疑问,长大后我终于明白了其中原委,每每想起这些,自是鼻子一阵酸涩,会更加理解父爱的厚重。
父亲在我上幼稚园后,变得更加忙碌。我常常是班里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孤零零守在教室里时,总是有点抱怨父亲的迟到,想着等会儿父亲来要给他脸色看。可是,当老远看到父亲骑着脚踏车和听到一串清脆铃铛声时,我便一点脾气也没有了。跨上脚踏车的后座,拽着父亲的衣脚得意扬扬地兜风了。那辆破旧的凤凰牌“卡拉恰”(福州方言)脚踏车,陪着父亲风雨无阻地接送了我多年。它载着父亲和我,穿梭在福州的大街小巷,清脆的铃声洒满一路。那是属于我的天大地大的幼儿时期,现在回忆起来,那个时期似乎从来没有给我留下不愉快的记忆。若让我给自己那段时光打分,一定是满分。
我上国小时,父亲所在的单位总会在夏日里自製一种绿豆汤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这对还是孩子的我来说,是很嘴馋的零食。父亲自己从来不喝,总是等我放学了喝。记忆里,那碗绿豆汤把我儿时的魂也牵跑了,一听到下课铃声就犹如离弓之箭,大汗淋漓地跑去父亲办公室,喝得酣畅淋漓。喝完抹着嘴又缠着父亲下棋,从来不管父亲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档案。父亲是敦厚的汉子,对我却是极尽柔情和耐心。于是这样的代价就是,父亲不得不每个夜晚熬夜到凌晨,补上白天的工作。别人家的灯都熄了,只有我家的灯一夜都亮着。我时常在夜里起床小解时,看到父亲趴在书桌旁那熟悉而苍老的背影,被光线映射出黑色的剪影。此时此刻,我写这篇序言时,那个黑色剪影依旧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思绪被拉回到我的国小,回到幼年时被母亲收拾得乾净温馨的家,我正拿着外套悄悄给父亲披上。他回头吃惊地看着我,继而转成惊喜,我看到父亲眼中感动的泪水。眼睛一阵酸涩,伸手一摸,是自己愧疚的泪水。
像所有的小孩一样,叛逆期在我上国中时,轰轰烈烈地席捲而来。那点刚对世界形成的微少认知,让我膨胀到了极点。除了我自己,似乎其他人都是错的。父亲察觉到我的变化,更加事无巨细地管教我。每天检查我的作业,陪着我複习和预习功课,这些都是他的例行公事。我对父亲这套很是厌烦,自以为是地想出了对付他的小点子。我把奥林匹克的数学题拿回家,藏起了公式和答案,谎称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解答不出来。父亲对他的儿子是深信不疑的,他拿过题就进了书房,我幸灾乐祸地早早去睡觉了,幻想着明早看到父亲出丑。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一早,就看到题目和解答安静地放在书桌上。我拿起来就泪奔了,父亲竟然把每一道高难度的题都解答了出来,公式都是以变形的方式推导出来的。他一定是一夜未眠……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为自己的小聪明深感内疚和悔恨。也就是在那次事件之后,我决定要痛改前非,做个让父亲放心的好孩子。
高考本来我已胜券在握,没想到由于太过紧张发挥失常,我已做好被父亲痛骂甚至痛打的準备。但我又一次估计错了他,父亲看到我回家时的表情已经预感到结果,他强打起笑容,像小时候一样用那双温暖的手揉搓我的头髮。“孩子,你已长大,要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了,不管你选择什幺,我都尊重你的选择。”那天父亲和我谈了很久,印象最深的便是这句话。多年后,当我已经长大成人,这句话依然牢牢地记在心里。
后来,我进入了大学念书,坐在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享受着悠闲美好的大学时光。
此时的父亲,再也不像幼年那样严厉地管教我了,我已羽翼丰满振翅欲飞,他终于可以放心让我放飞于天空。他总是给我打气和鼓励:“不管你有什幺梦想,就勇敢去追求,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只有你经历才能去体会。不论如何,有爸爸在呢。”父亲对于我而言,犹如一盏指引道路的明灯,赐予我光和温暖,一路呵护陪伴。
大学的生活平淡简单,课程不多,大多数闲暇时光我都选择了泡在图书馆看书。懂得越多,也就愈发理解父亲。我开始学着为父母做事,为他们倒一杯水,夹一次菜,盛一碗饭,都会让他们欣慰不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让我更加心酸,父母之于我的恩情何止天地大,而我为他们做的如此微不足道,都可以令他们心满意足。
我去巴黎留学后,离家在外且对父母的思念与日俱增,也早就习惯了报喜不报忧。父亲自然对这一切心知肚明,电话里他最常说的话便是“儿子,在外辛苦,多照顾好自己,爸永远是你的避风港,好儿子是爸的自豪,切安!”而我却从亲友的口中得知,为了不让我担心,前段时间他身体不适住院也没有告诉我。父亲期盼着早日团聚,这样他便可像从前那样兴高采烈地下厨烹製各种美味佳肴,做给母亲和我吃。看到我们娘俩吃得甚欢,父亲笑容也更加灿烂。对父亲来说,一家人其乐融融,便是最美好的时光。
这便是我的父亲,没有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我的心中,他如同英雄一样伟大。这也是我创作此书的初衷和灵感。写作过程中,我无数次回忆起他的谆谆教诲,点滴爱意和浓浓温暖,情到深处泪湿眼眶。这份爱,磅礴宽广,如同涓涓溪水绵延地淌过我的血脉。
父亲,一直以来,我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回报,越长大越懂得你这些年的不容易。我在岁月的年轮里看到你的背影,伴随平平仄仄的韵律,陪儿走遍万水千山,有着波澜不惊的厚爱,血脉流淌的浓情。历经岁月变迁,我多幺希望可以让时间停留,让你不再变老;我多幺希望自己能够快点长大,为这个家多分担一些责任;我多幺希望我是你的骄傲,不再让你为我而担心!
父亲,我已理解了你的深爱。大爱无言。一滴水要怎幺样才不会干涸,就是让它流入大海。你的爱,就如同大海一样,平静,宽阔,浑厚。
我愿永远徜徉于这条父爱的大河,永远敬爱您——我的父亲!您是最好的父亲!
谨以此书,献给我最爱的父亲——向全世界平凡而伟大的父亲致敬!
方智高 于巴黎
2013年5月1日
在我开始构思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记忆的翅膀总是不由自主地飞回那片遥远的小村庄。那个真正生我养我的村庄,它的名字叫方厝村。这幺小一个村子放到中国的版图里,如同沉入大海的尘埃,连个坐标方位都找不到。但是对我来说,这片小小的土地却蕴藏着我最初全部的温暖。
我的父亲就出生在这座小村庄。那个年代,还没有计画生育制度,农村家家户户都以多生为荣。父亲在众多兄弟姐妹里面排行老幺,虽是最小的孩子,却并没得到更多的照顾。那时家家粮食短缺,孩子们吃不饱饭是经常的事情,鸡蛋豆腐都属奢侈品,只有到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亲也是如此,岁数不大就离家开始半工半读,艰辛自不必言说。在我年幼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忙碌着,早出晚归,经常出差。那时我只有几岁,总是渴望和父亲拥有更多的相处时光,以至于他每次出差,我都分外难过,拽着父亲的手不让他走,甚至使出孩子的撒手锏——哭。父亲总是和颜悦色地耐心劝说,待我哭得差不多了,再用温暖厚实的大手怜爱地揉搓着我的头髮,善意地撒谎道:智高不哭,晚上爸爸就回家啦,给你带好东西回来。我总是在这样的等待和期盼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白天。父亲出差的日子里,电话和书信总是来得很勤,这是母亲和我最快乐的时光,仿佛收到的不是信,而是珍贵无比的礼物。
儘管父亲已经竭尽全力地工作,但家境却并不殷实。幼时的我对金钱尚没有什幺概念,常常因为一些琐事疑惑不解。比如母亲做排骨汤,为什幺都是我吃肉,父母喝汤?明明肉比汤好吃,他们却不喜欢?还有,别人家孩子都去理髮店修剪头髮,为什幺我家总是母亲替我修剪,既不平整还很麻烦。再有,玩具店的玩具明明漂亮又好玩,父亲却总是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自製玩具给我玩呢?诸如这样的疑问,长大后我终于明白了其中原委,每每想起这些,自是鼻子一阵酸涩,会更加理解父爱的厚重。
父亲在我上幼稚园后,变得更加忙碌。我常常是班里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孩子。孤零零守在教室里时,总是有点抱怨父亲的迟到,想着等会儿父亲来要给他脸色看。可是,当老远看到父亲骑着脚踏车和听到一串清脆铃铛声时,我便一点脾气也没有了。跨上脚踏车的后座,拽着父亲的衣脚得意扬扬地兜风了。那辆破旧的凤凰牌“卡拉恰”(福州方言)脚踏车,陪着父亲风雨无阻地接送了我多年。它载着父亲和我,穿梭在福州的大街小巷,清脆的铃声洒满一路。那是属于我的天大地大的幼儿时期,现在回忆起来,那个时期似乎从来没有给我留下不愉快的记忆。若让我给自己那段时光打分,一定是满分。
我上国小时,父亲所在的单位总会在夏日里自製一种绿豆汤作为福利发放给员工。这对还是孩子的我来说,是很嘴馋的零食。父亲自己从来不喝,总是等我放学了喝。记忆里,那碗绿豆汤把我儿时的魂也牵跑了,一听到下课铃声就犹如离弓之箭,大汗淋漓地跑去父亲办公室,喝得酣畅淋漓。喝完抹着嘴又缠着父亲下棋,从来不管父亲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档案。父亲是敦厚的汉子,对我却是极尽柔情和耐心。于是这样的代价就是,父亲不得不每个夜晚熬夜到凌晨,补上白天的工作。别人家的灯都熄了,只有我家的灯一夜都亮着。我时常在夜里起床小解时,看到父亲趴在书桌旁那熟悉而苍老的背影,被光线映射出黑色的剪影。此时此刻,我写这篇序言时,那个黑色剪影依旧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思绪被拉回到我的国小,回到幼年时被母亲收拾得乾净温馨的家,我正拿着外套悄悄给父亲披上。他回头吃惊地看着我,继而转成惊喜,我看到父亲眼中感动的泪水。眼睛一阵酸涩,伸手一摸,是自己愧疚的泪水。
像所有的小孩一样,叛逆期在我上国中时,轰轰烈烈地席捲而来。那点刚对世界形成的微少认知,让我膨胀到了极点。除了我自己,似乎其他人都是错的。父亲察觉到我的变化,更加事无巨细地管教我。每天检查我的作业,陪着我複习和预习功课,这些都是他的例行公事。我对父亲这套很是厌烦,自以为是地想出了对付他的小点子。我把奥林匹克的数学题拿回家,藏起了公式和答案,谎称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解答不出来。父亲对他的儿子是深信不疑的,他拿过题就进了书房,我幸灾乐祸地早早去睡觉了,幻想着明早看到父亲出丑。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一早,就看到题目和解答安静地放在书桌上。我拿起来就泪奔了,父亲竟然把每一道高难度的题都解答了出来,公式都是以变形的方式推导出来的。他一定是一夜未眠……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为自己的小聪明深感内疚和悔恨。也就是在那次事件之后,我决定要痛改前非,做个让父亲放心的好孩子。
高考本来我已胜券在握,没想到由于太过紧张发挥失常,我已做好被父亲痛骂甚至痛打的準备。但我又一次估计错了他,父亲看到我回家时的表情已经预感到结果,他强打起笑容,像小时候一样用那双温暖的手揉搓我的头髮。“孩子,你已长大,要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了,不管你选择什幺,我都尊重你的选择。”那天父亲和我谈了很久,印象最深的便是这句话。多年后,当我已经长大成人,这句话依然牢牢地记在心里。
后来,我进入了大学念书,坐在宽敞明亮的阶梯教室享受着悠闲美好的大学时光。
此时的父亲,再也不像幼年那样严厉地管教我了,我已羽翼丰满振翅欲飞,他终于可以放心让我放飞于天空。他总是给我打气和鼓励:“不管你有什幺梦想,就勇敢去追求,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只有你经历才能去体会。不论如何,有爸爸在呢。”父亲对于我而言,犹如一盏指引道路的明灯,赐予我光和温暖,一路呵护陪伴。
大学的生活平淡简单,课程不多,大多数闲暇时光我都选择了泡在图书馆看书。懂得越多,也就愈发理解父亲。我开始学着为父母做事,为他们倒一杯水,夹一次菜,盛一碗饭,都会让他们欣慰不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让我更加心酸,父母之于我的恩情何止天地大,而我为他们做的如此微不足道,都可以令他们心满意足。
我去巴黎留学后,离家在外且对父母的思念与日俱增,也早就习惯了报喜不报忧。父亲自然对这一切心知肚明,电话里他最常说的话便是“儿子,在外辛苦,多照顾好自己,爸永远是你的避风港,好儿子是爸的自豪,切安!”而我却从亲友的口中得知,为了不让我担心,前段时间他身体不适住院也没有告诉我。父亲期盼着早日团聚,这样他便可像从前那样兴高采烈地下厨烹製各种美味佳肴,做给母亲和我吃。看到我们娘俩吃得甚欢,父亲笑容也更加灿烂。对父亲来说,一家人其乐融融,便是最美好的时光。
这便是我的父亲,没有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我的心中,他如同英雄一样伟大。这也是我创作此书的初衷和灵感。写作过程中,我无数次回忆起他的谆谆教诲,点滴爱意和浓浓温暖,情到深处泪湿眼眶。这份爱,磅礴宽广,如同涓涓溪水绵延地淌过我的血脉。
父亲,一直以来,我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回报,越长大越懂得你这些年的不容易。我在岁月的年轮里看到你的背影,伴随平平仄仄的韵律,陪儿走遍万水千山,有着波澜不惊的厚爱,血脉流淌的浓情。历经岁月变迁,我多幺希望可以让时间停留,让你不再变老;我多幺希望自己能够快点长大,为这个家多分担一些责任;我多幺希望我是你的骄傲,不再让你为我而担心!
父亲,我已理解了你的深爱。大爱无言。一滴水要怎幺样才不会干涸,就是让它流入大海。你的爱,就如同大海一样,平静,宽阔,浑厚。
我愿永远徜徉于这条父爱的大河,永远敬爱您——我的父亲!您是最好的父亲!
谨以此书,献给我最爱的父亲——向全世界平凡而伟大的父亲致敬!
方智高 于巴黎
2013年5月1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我知道,其实你一直在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