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邹传教

邹传教

邹传教

邹传教,男,1962年2月生,江西上饶县人,研究生毕业,教授,现任江西财经大学校务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曾兼任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2006)、中国财政学会理事(1999-2002)、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1991、1997-2013、2014-2018)。1982年7月大学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同年8月分配到云南财贸学院(现云南财经大学)任教,1986年8月至1988年7月在云南财贸学院财政金融研究生班在职学习两年,历任财政教研室主任、财政系副主任。1993年7月调入江西财经学院(现江西财经大学)任教,历任财税研究所副所长、财政税务系副主任、财政金融学院院务委员兼院办主任、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正处级)、财务处处长、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审计处处长,2013年5月开始担任江西财经大学校务委员,2016年3月开始兼任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2008年1月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个人”;2011年6月江西省纪委、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监察厅授予:“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市(厅)级劳动模範待遇。主要着作有:《市场财政学》、《管理财政学》、《财政学研究》(上、下)、《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研究》、《公共财政与高校财务改革研究》、《高校办学成本研究》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邹传教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江西上饶县
  • 出生日期:1962年2月
  • 职业:高等教育
  • 毕业院校:江西财经学院
  • 主要成就:教授
  • 代表作品:《市场财政学》等

人物经历

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江西财经大学校务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曾兼任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2006)、中国财政学会理事(1999-2002)、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1991、1997-2013、2014-2018)。
邹传教 教授(1)邹传教 教授(1)
1978年9月,考入江西财经学院财政学专业学习,1982年8月大学毕业分配到云南财贸学院(现云南财经大学)任教。1986年8月至1988年7月在云南财贸学院财政金融研究生班在职学习两年,毕业后继续留校任教。1987年10月评为讲师,1992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历任财政教研室主任、财政系副主任。
1993年7月,调入江西财经学院(现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4年6月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6月晋升为教授。历任财税研究所副所长、财政税务系副主任、财政金融学院院务委员兼院办主任、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正处级)、财务处处长、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审计处处长。2013年5月开始担任江西财经大学校务委员,2016年3月开始兼任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
邹传教 教授(2)邹传教 教授(2)
主要经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江西财经学院财政学专业学习。
1982年8月,大学毕业分配到云南财贸学院财政系任教,参加工作。
1986年8月至1988年7月,云南财贸学院财政金融研究生班在职学习。
1988年7月至1990年10月,云南财贸学院财政系财政教研室主任。
1990年10月至1993年6月,云南财贸学院财政系副主任。
1993年7月,调入江西财经学院财政税务系任教。
1993年9月至1996年1月,江西财经学院财税研究所副所长。
1996年1月至1998年6月,江西财经大学财政税务系副主任。
1998年6月至1999年8月,江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务委员兼院办主任。
1999年8月至2000年9月,江西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正处级)。
2000年9月至2006年2月,江西财经大学财务处处长。
2006年2月至2013年5月,江西财经大学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审计处处长。
2013年5月,担任江西财经大学校务委员,2016年3月兼任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

主讲课程

1982年7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先后在云南财贸学院、江西财经学院任教,从事财政学专业教学工作。主要讲授:《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国家预算》等课程。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财务管理、审计实务。
管理财政学(1)管理财政学(1)

主要贡献

完成科研成果128项,执笔字数约120万字。其中:专着、教材12部,课题6项,论文及文章110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和《财政税务》等刊物全文或摘要转载20多篇。
代表性科研成果有:《市场财政学》、《管理财政学》、《财政学研究》(上、下)、《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研究》、《公共财政与高校财务改革研究》、《高校办学成本研究》。
主要学术观点有:明确提出“市场财政”概念并以“市场财政学”命名财政学科(1994);提出“管理财政”概念并以“管理财政学”命名财政学科(1999);提出“马克思的整体分配观”(1995)、“ 现实中财政收支永远相等”(1988)、“建议取消企业所得税”(1998)、取消“减免税”规範税制(1992)、 创立“应税人”财政新範畴(1995)等。

主要着作

(1)《市场财政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
财政基础理论研究(1)财政基础理论研究(1)
(2)《管理财政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3)《财政学研究》(上册:理论部分、下册:实务部分,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年);
(4)《财政基础理论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
(5)《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
(6)《公共财政与高校财务改革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
(7)《江西高校办学成本研究》(江西省科技厅课题,2004年);
(8)《金融安全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

学术观点

代表性科研成果和学术观点主要有:
1.专着《市场财政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该着作在全面分析市场经济对国家财政的影响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财政的运行机理,认为:在这种全新的经济体制下,财政,就其实质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公共财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市场财政”的概念,并最早以“市场财政学”命名该学科。
2.专着《管理财政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该着作提出了“管理财政”的概念,并首次以“管理财政学”命名该学科,强调“财政”、“财政管理”、“管理财政”是三个不同的经济範畴,认为“管理财政学”是以财政分配主体——国家自身,即国家内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係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管理科学。
3.专着《财政学研究》(上册:理论部分、下册:实务部分)(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年)。该着作(上册:理论部分)收入了作者有关“财政本质”、“财源理论”、“财政收支”、“税收理论”、“税收征管”、“调控政策”、“预算体制”等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论文50篇。该着作(下册:实务部分)即“财政管理学”是以国家财政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认为“国家财政本身就是一种社会集中性的巨观管理”,它主要研究和阐述国家财政计画管理、法规管理和日常业务管理等基本原理和财政规章制度。
4.专着《财政基础理论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该着作是作者多年来对财政基础理论有关专题所作的探索和研究,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马克思的整体分配观””、“财政本身是一种巨观经济管理活动”、“国家预算不是财政分配範畴而属于财政管理範畴”、“财政收入‘超速’增长的必然性”、“税与税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等一系列观点。
5.专着《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该着作主要研究了我国当时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我国加入WTO的财政政策调整、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政策和我国证券市场税收政策的改革与完善问题。
6.专着《公共财政与高校财务改革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该着作以高校财务管理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到实践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高校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当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7.专着《金融安全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该着作把“防範和化解金融风险,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实现金融安全”作为专门研究对象。
8.论文《论马克思的整体分配观》(《当代财经》1995年第3期)。该文在全面分析马克思社会必要扣除原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的整体分配观,认为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核心原理应该是“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占有产品”的理论。该文发表后被《理论经济学》1995年第6期全文转载,并获江西省社会科学青年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江西省首届润田经济学三等奖。
9.论文《财政体系新论》(《当代财经》1994年第6期)。该文提出了複合财政体系的观点,认为从不同角度看,财政具有“分配关係”、“计画管理”、“分配範畴”、“分级运行”等四种不同的构成体系。
10.论文《关于财政收支平衡观念的新探索》(《经济问题探索》1988年第2期)。该文首次提出了现实中财政收支永远相等的观点,认为现实中的财政收支是恆等的,不存在“财政结余”,也不存在“财政赤字”。该文发表后被《新华文摘》1988年第5期和《财政研究资料》1988年第43期转载,并获云南省财政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11.论文《创立“应税人”範畴势在必行》(《当代财经》1995年第11期)。该文建议创立、宣传并正确使用“应税人”这一全新的财政範畴。
12.论文《建议取消企业所得税》(《改革与战略》1998年第2期)。该文提出了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制改革不应是合併与完善,而应当是在适当调整增值税或消费税等流转税税负或个人所得税税负的前提下,彻底取消企业所得税的税制模式和改革思路。
13.论文《个税改革:“小康”之前免税——建议个税3200起征》(《当代财经》2003年第9期)。2003年我国个税起征点为800元/月(2006年提为1600元,2008提为2000元,2009年提为3500元),该文根据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提出个税改革起征点应按“小康标準”确定,建议实现“小康”之前免税,把个税起征点定为3200元。
14.论文《取消“减免税”势在必行》(《云南税务》1992年第9期)。该文在1994年国家实行分税制改革决定取消减免税前两年就提出了取消“减免税”规範税制的改革建议。
15.论文《试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该文提出财政体制改革必须充分体现民族财政“民族性”、“自治性”和“地方性”三大本质属性的改革构想。该文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全国民族地区财政理论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16.论文《深化国企改革必须解决五大问题》(《涉外税务》1998年第5期)。该文认为国企改革必须解决“资本布局”、“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财务秩序”、“评价体系”等五大问题。
17.论文《论公共财政理念》(《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该文认为,理念决定改革思路。公共财政本质上包含了“弥补市场缺陷”、“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民主决策”、“依法规範理财”和“接受公众监督”五大理念,构建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必须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理念。
18.论文《定位与监督: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的两个核心问题》(《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该文提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必须切实解决“政府职能定位”与“公共财政审计监督”这两个核心问题。该文发表后被《财政与税务》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
词条标籤:人物,当代,学者,财政学

获奖记录

2008年1月,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个人”;2011年6月,江西省纪委、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监察厅授予:“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享受市(厅)级劳动模範待遇。科研成果获奖共21项,其中省部级奖9项:全国民族地区财政理论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云南省财政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青年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首届润田经济学三等奖等。
2017年10月10日,邹传教(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的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项目《蛟湖书声》,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国“2016 年阅读推广优秀项目。
邹传教图片邹传教图片
2019年7月24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关于公布第二届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徵集推广活动研议入选名单的通知”,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蛟湖书声》项目入选全国三等案例。
2018年12月20日,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蛟湖书声》项目被江西省图书馆学会评为2018年度创新案例。
2018年10月31日,江西高校图书馆联盟阅读推广交流会召开,会上对各馆推荐的阅读推广案例进行了评比,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蛟湖书声》获评特等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邹传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