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是2003年07月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瑞龙。

基本介绍

  • 书名: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 作者:曾瑞龙
  • ISBN:9789629960537
  • 类别:中国古代史
  • 页数:329页
  • 定价:130.00港元
  • 出版社:中文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3年07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20开
  • 语言版本:繁体中文

内容提要

宋辽战争一直是中国历史研究者关注的课题。传统学者惯用[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政策来解释北宋的积弱和对外战争的失败,但这样高度概括的说法,未能深入剖析末辽战争中的各场战役,因此有其局限性。本书以跨学科的整合研究视野,来研究北宋经略幽燕地区(俗称燕云十六州)的政策及其所遭遇的历史挫折。作者综合既有的历史研究成果,从军事战略的角度,重新检视每一战役所衍生的战略、战术及军事文化问题。对于关键的史实,作者也广泛运用宋辽双方的史料加以考证。本书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可以增进学界对宋初史事的了解,是一部深具学术价值的论着。
宋代国势,常视为积弱,自宋初屡败于辽后,即无法达到大一统的目的。曾瑞龙博士从事军事史上的研究多年,对于中外战略、战术、战役、战争文化有很深入的探讨,因此他对北宋初年经略燕云的努力及其失败,是从大战略的架构来分析,并且对当时的每一战役都有讨论,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 这本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的专着不仅是研究宋代军事史的重要着作,也在传统中国史上有很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作者曾瑞龙博士,不幸于本书出版期间离世,享年四十二岁。他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后负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获取博士学位。生前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战略文化、唐宋时期的对外关係和战争史等,曾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目录

序言(陶晋生)
绪论
课题的意义与基本视角
战争史的观点与方法
概念与分析架构
个案讨论範畴’断限与研究回顾
本书主要论点
第一章北宋军事失败的巨观解释:研究概况述评
北宋的大战略:以开国政策为中心的理解模式检讨
边疆民族与中原的战争:战略立体分析的必要性
结论
第二章从强权政治到摸索规範:辽朝南疆大战略的转变
辽朝与中原冲突的强权政治背景
经略中原
对立中摸索规範:雄州和议(974)
结论
第三章以北漠问题为核心的宋辽军事冲突
战争爆发的模式:理论框架
冲突的升级与克制:第一个周期(960—967年)
第二个周期(968-974年)
北汉灭亡与宋辽战争的爆发
结论
第四章内政导向舆野战取向:北宋初年战略文化的落差(960-986)
战略文化:理论框架与解释功能
对暴力的制约:北宋初年内政主导的大战略
战略文化的落差:五代宋初军队的野战取向
战略协调的可能性
结论
第五章僵化军事信念指导下的高梁河战役(979)
[促师夺燕]:五代战略文化的余绪
士气问题
会战的发生
战术失误
宋军的败退
第六章弹性战略防御的构建舆满城会战(979)
何谓弹性防御?
宋初弹性战略防御的构建
个案研究:满城会战
瓦桥关之战
结论
第七章战略脱节:宋太宗第二次经略幽燕(986)
大战略取向
战略形势
作战计画
结论
第八章向战略防御的过渡:陈家谷舆君子馆战役(986-987)
转入战略防御的宋军
陈家谷战役
君子馆战役:战略角度分析
君子馆战役:战役及战术分析
疮痍之卒
结论
结论
军事灾难如何形成
另类取向的可能性与战略文化的制约
前车之鉴:北宋986年以后战略转变的轨迹

后记

徵引书目
跋(罗球庆)
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经略幽燕: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