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发展经受新考验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际国内环境複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加快建成鄂东特大城市”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竞进提质,乘势勇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下实现难中有为、稳中向好。
一、2014年工作回顾
——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07亿元,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149.5亿元,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7亿元,增长13.3%;外贸出口14.47亿美元,增长20.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38亿元,增长14.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5%、12%;城镇登记失业率2.26;人口自然增长率8.43‰。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首次年度绩效考评中,我市被评为优秀等级城市。连续十年获得全省金融信用市。大冶实现百强再进位。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入实施“两计画两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1家,高端装备製造业集群入选省级重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7.95万吨,关停“五小”企业367家。成功获批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国家信息消费、全国内贸流通改革和发展试点城市,黄金山工业新区被列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增幅高达50以上。深入开展“增信心、解难题,服务工业企业”专项行动,解决企业难题188个。安排财政间歇资金5000万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新增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10亿元。狠抓服务业提档升级,商贸流通市场主体培育取得新突破,武商购物中心、摩尔城等项目建成开业,万达广场等项目顺利推进,苏宁易购等知名品牌签约落户,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平台建成运营,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东方山景区成功晋级4A。狠抓农业增产增效,新增农民合作社487家,其中国家级示範社5家;新增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12家、国家级休闲农业示範点1家、家庭农场158家。狠抓创新驱动,中科院黄石育成中心挂牌成立,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省工程实验室3家,完成发明专利申请量928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一批企业分别荣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励,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着名商标36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我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範城市。
——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和项目建设,成功引进欣兴电子等33个总投资43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实施亿元以上项目432个,沪士电子一期等242个项目竣工投产,华纳铜箔等217个项目开工建设,光谷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设施进一步完善,汪仁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棋盘洲码头一期工程完工,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做到当年申报、当年建成、当年通关,黄石成为全省第一家拥有保税物流中心的地级市。大力推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新增2家境外投资企业,外派各类劳务3200多人次,华新水泥在塔吉克斯坦投资的项目,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大亮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2014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