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富顺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富顺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富顺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精神,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气发〔2010〕93号)的要求和省、市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以服务民生和农民满意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的水平,切实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公共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农村基层为重点,以农民受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需求和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前提。
(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引导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参与。
(三)坚持部门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按照集约化思路,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与农业生产、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服务结合起来,多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设备设施,实现信息服务的集约化。
(四)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与我县新农村示範片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域进行示範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三、工作目标
用3—5年的时间,在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的同时,建成广覆盖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路,构建高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健全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高质量的完成我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实现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和灾情收集到人的目标,发展适合我县农村基本情况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路
1.完善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2014年前,在每个乡镇建立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对暴雨、冰雹、雷暴、大风等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和山洪地质灾害的自动监测和实时预警。
2.实现人工气象观测站地面天气观测自动化。推进我县国家气象观测站的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和固态降水等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转变,逐步实现地面天气观测自动化。
3.完善雷电监测网,提高对农村雷电灾害的监测能力。加强对我县
金抓试点工作,努力农村雷电灾害的监测,开展农村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在农村雷电多发、易发区和农村中国小等公共场所组织开展雷电防护工程建设。
(二)建成乡镇天气预报系统
加快乡镇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开发研製,实时发布乡镇天气预报,实现农村突发气象灾害的预报準确率接近城市水平。
(三)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1.气象部门要及时製作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及时报告当地政府,通报有关部门和媒体。
2.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在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及时通知下级部门及所属单位。
3.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运营机构收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立即、準确地通过手机简讯等通信平台向公众传播。
4.广电部门要通过公共电台和电视台定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及时滚动插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5.社会公共媒体和相关部门应通过各自的信息发布渠道,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四)建立乡镇级、村级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机制
1.建立乡镇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机制。乡镇分管领导和气象信息员要通过手机、固定电话和对讲机等,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通知到村级领导,并通过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方式广泛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建立村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村级要建立通知到户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村级气象信息员可通过电子显示屏、大喇叭、锣鼓、信息专栏及其它有效方式向村民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五)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减灾组织体系
1.进一步完善富顺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和明确下设三个办公室(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防雷减灾办公室)职能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各单位预案联动、信息联动、措施联动,充分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中的“讯息树”作用。
2.各乡镇政府由分管乡镇长兼任气象协理员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由乡镇干部担任气象信息员,每个乡镇要成立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要承担气象灾害防御信息服务和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服务的双重任务,负责责任区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和故障报告,负责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3.行政村村长为本村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并担任村级气象信息员,要清楚责任区内的气象灾害危险区,并设立警示牌,清楚标明转移路线,负责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4.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在完善县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同时,每个乡镇要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5.建立乡镇气象灾害应急準备认证制度(见附属档案)。从建立完善组织机制、开展乡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与培训、建设乡镇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提高居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制度等8个方面对乡镇气象灾害应急準备工作进行规範认证。
6.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乡镇、村每年要定期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通过演练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在灾害多发、易发的乡镇、村设定避难场所,定期对避难场所进行安全评估。
(六)完善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1.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按上级要求,组织力量编制富顺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的工作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国土资源、农牧业、林业、水务、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结合本部门、本行业实际制定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组织实施。
2.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县上将在对辖区内的乾旱、暴雨洪涝等主要气象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报告。
3.贯彻落实气象灾害防御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将适时制定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雷电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和其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
4.建立两卡(即“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发放制度。“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由乡镇发放给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由村发放给全体村民。
5.建立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制度。在县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查明农村主要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风险资料库,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图。
五、2011年工作安排
(一)富顺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要与我县新农村示範片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结合,2011年将完成由1个预警电子显示屏、8套(32个)预警大喇叭组成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示範点建设任务(详见附属档案)。
(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三)完成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
(四)启动乡镇气象灾害应急準备认证工作。
(五)建立乡镇信息服务站并完成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六)开展乡镇天气预报系统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纳入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纳入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财务投入渠道中。气象、民政、水务、国土资源、教育、规建、交通、农牧业、林业、应急等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切实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各级政府要建立持续稳定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投入机制,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联动,强化制度。气象、民政、水务、国土资源、教育、规建、交通、农牧业、林业、应急等相关单位要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和成果共享。深入贯彻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和《富顺县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规划的建设力度,做到政策健全、保障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富顺县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