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2009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途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09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 类型:工作报告
  • 地方:黄石市
  • 时间:2009年
一、2009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途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全面实施“三大战略”开局良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新的突破,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初步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91.16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11.3%;财政总收入59.79亿元,下降1.9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03 亿元,增长8.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增长4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1.96亿元,增长48.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09亿元,增长18.8%;外贸出口4.62亿美元,下降34.75%;实际利用外资3.45亿美元,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97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4811元,增长9.9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8%和2.5%,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大战略”统揽工作全局,努力在危机中寻求机遇,在困难中谋求突破,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坚持应急与谋远、扩大投资与调整结构、保增长与改善民生“三结合”,统筹抓好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扩大投资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等重点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发展大产业,组织编制了大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制定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八大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围绕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通过积极争取,黄石被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成立了转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建立了转型项目库,重点实施新冶钢特钢升级、新兴管业、中铝华中铜业等30多个转型项目,获得国家资源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4.57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100亿元专项贷款合作协定,与省直11个厅(局)行建立了市厅合作机制。围绕打造大园区,坚持把“三园一带”扭在一起抓,规划统筹编制,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招商项目统一布局,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黄石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已上报国务院待批,黄金山工业园区20平方公里工业起步区12条主次干道已全部建成通车,低碳工业园先行区6个项目通过竞标获得省政府1亿元的资金扶持;各县(市)区园区建设力度加大。围绕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迎接建国建市60周年活动为抓手,组织实施15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30多个、竣工50多个、完成投资200多亿元,争取中央扩内需和省“两型社会”建设项目234个、各类资金10.88亿元,投资拉动经济成长7.82个百分点;紧扣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协定引进资金230亿元,增长25%,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4个;加强银企合作,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引进新金融机构3家,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资本金由1亿元扩大到2.06亿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4家,截至12月底,全市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65亿元,比年初增加131.7亿元,增长56.45%。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和国有企业“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活动,推行领导挂点联繫重点企业、项目制度和直通直达服务,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渡难关、求生存、谋发展。
(二)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认真落实“两型社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快编制循环经济、现代物流业等一批专项规划。
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体制等改革,黄石被确定为全国3GTD电子政务套用试点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试点城市,铁山区城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大部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东方山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与工业项目地价挂鈎激励政策,积极探索以集中还建换宅基地等补偿机制,开展城乡用地增减挂鈎试点,改革土地整理机制,新增耕地8800亩,实施工矿废弃地置换5000亩,实现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将行政事业单位30多亿元的国有资产整合打捆充实到城投公司,城投公司10亿元债券发行工作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新组建了交通、住房、旅游、水利等4个融资平台;安排100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用于科技项目贷款贴息,帮助58家企业获得贷款3.17亿元,引进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资金7500万元。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建成新化能干熄焦余热发电、黄石电厂脱硫设施等一批重点节能和污染源治理项目,峰烈山垃圾沼气发电项目成功点火,大冶有色公司冶炼节能减排改造和黄金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展顺利,磁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大冶市、阳新县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花湖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完工,关停“小钢铁”1家、“小水泥”4家,全市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準的天数为318天,创我市有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铁金港清淤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黄荆山北麓开山塘口修复和板岩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全面启动,铜录山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被列为全国示範项目。
(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总产61.64万吨,增长6.0%。积极推进农业招商和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了中粮集团100万头生猪健康养殖深加工、紫鑫3万吨紫甘薯加工等21个产业化项目,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55%。阳新被列为国家级油茶示範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7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78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800处,投资3亿元实施高产农田建设和低丘岗地改造18.2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解决了10.8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9个市级新农村示範点建设扎实推进。积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109家。着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减少贫困人口3.4万人。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
(四)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重点抓好三园一带、长江外滩、磁湖沿岸和红色旅游等规划编制工作,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大力推进城市建设,2009年是我市建市以来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建设项目77个,武汉路、大泉路、迎宾大道等一批道路黑化工程已经完成,106国道、东方大道、李家坊隧道二期、谈山隧道及立交桥等一批重点工程正在加快推进;积极实施磁湖西岸、长江外滩等景观绿化工程,新增、改造绿地面积97.4公顷;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加强破损道路维修、背街小巷改造,强化社区环境整治,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四城同创活动,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拆除违章建筑11.3万平方米。投入25.8亿元,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鄂东长江大桥、大广和杭瑞高速黄石段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武黄城际铁路黄石段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启动,外贸货柜码头扩建工程竣工,棋盘洲港区一期、大棋一级公路等一大批工程加快实施,对5条国省干线共60公里的路面进行了大修。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全市新增通村水泥(沥青)路922.4公里,新增里程为历年之最。
(五)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改造农村中国小146所,高中阶段教育入学人数比上年增长4%,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长14.4%、授权量增长14.9%,黄石被列为全国科技进步示範城市和智慧财产权示範创建城市,华新、东贝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是自1998年国家科技奖励改革以来我市首次获得国家科技大奖。加快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启动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115家,着力抓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保障了全市人民的健康安全。人口和计画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违法生育和两非治理取得实效,出生人口性别比稳中有降,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农家书屋196家、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三馆一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网咖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成功举办黄石市第八届运动会。
(六)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全面启动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突出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三大重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4万人,均超过预期目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2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1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合农民138.7万人,参合率92.4%。启动村级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投入各类救助资金2.55亿元,救助困难民众35万人次,救助标準和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着力抓好住房保障工作,共为7296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891万元,筹集实物配租房源882套,启动了十三排棚户区改造工程。大力开展援川援藏工作,高质量完成援川建设任务。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2009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