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全文
一、过去四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四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本届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抓好深化改革、项目建设、最佳化环境“三件大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67亿元,与2003年相比,年均增长14%;人均GDP19293元,年均增长15.2%;地方财政总收入51.47亿元,年均增长28.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71亿元,年均增长24.9%。工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1.19亿元,年均增长26.2%,四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95家、达417家,新冶钢、有色公司产值双超百亿元;200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60.33亿元,年均增长6.7%,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四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65.2亿元,年均增长3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7.4亿元,年均增长27.2%;新创中国名牌5项、中国驰名商标2件、中国出口名牌1项、湖北名牌50项、省着名商标32件、湖北出口名牌5项。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先后实施了西塞电厂一期、华新扩能等一批重大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2.66亿元,年均增长26.9%。城乡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97亿元,年均增长16.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19.4%和11.6%。
——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冶钢、华新等大中型企业改革,一批企业通过重组走上了健康发展轨道。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实行农业税全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科教文卫体等各项改革同步推进。城市整体开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四年累计利用外资9.3亿美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5家;2007年外贸出口达4.9亿美元,年均增长29.7%。全面推进以黄金山工业新区为重点的园区建设,黄金山工业新区总体规划、20平方公里起步区控制性详规及路网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投入10多亿元,推进20多项重点设施项目建设,初步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框架;大冶城西北工业园和阳新工业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亿元;各城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黄石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