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2002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2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02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 年份:2002年
  • 地区:黄石市
  • 属性:政府工作报告
主要内容
2002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48亿元,同比增长10.3%。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01%,提高11.6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66.2亿元,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6.83亿元,增长27%。财政收入完成17.02亿元,增长11.1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8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5元,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2230元,增长4.2%。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绩,农业总产值完成18亿元,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45亿元,增长15%,全年共实施了95个较大的建设项目,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技改项目45个,有35个项目竣工,西塞电厂、山南铁路、华新六号窑等一批酝酿多年的重大项目正式开工,黄石新火车站正式进入国家武九铁路扩能改造计画。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5.8亿元,增长10.1%。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10户市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验收达标,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加快企业重组步伐,亨迪等一批企业通过收购重组获得新的生机。深入开展学东钢、学劲牌,推进“四创新一加强”活动,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探索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得到加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全市农民亩平负担64.53元,人平负担47.29元,分别比1999年减少了76.88元和58.52元,“三个确保”目标基本实现。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清理废止一批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审批事项和档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市行政服务中心和综合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组建运行。按分税制要求,调整和完善了县(市)区财政体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依法督促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征缴率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7万余人,保障面由5.51%提高到7.7%,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又有3.07万名城镇无业人员、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首批筹措1350万元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启动运行,大冶、阳新和各城区积极创办民营经济工业园,使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小城镇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推行招商引资责任制,建立重大项目市长协调会制度,开展多种形式招商引资活动,积极调动企业和各方面招商引资积极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6亿美元,增长9%,有4个投资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签约。利用内资取得显着成效,青啤黄石公司新建10万吨啤酒、宝钢益昌黄石公司5万吨彩镀扩建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外贸出口在调整结构中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外贸出口1.77亿美元,增长5.2%,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58倍,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2.15倍。口岸工作成绩显着,全年完成货物进出口运量36.8万吨,同比增长3.8倍。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泉路、磁湖路四期等一批工程相继完工,李家坊立交桥和隧道以及城市区间快速干道等城建重点项目进展良好,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改扩建工程顺利进行。规划管理逐步转入法制化轨道。深入实施“洁绿亮美”工程,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一举达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长江乾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完成一批涵闸、水库的整险加固,提高了防洪抗灾能力。农村饮水解困一期工程完工,又解决了7.82万人的饮水困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铁贺、界浮省道、月亮湾大桥、大冶湖航道疏浚等工程进展顺利,第四期移民建镇如期完成。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完成袁仓煤矿等14个限期治理项目,深化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黄荆山开山塘口三年关闭计画全部实现,磁湖污水截流一期工程逐步发挥效益,全市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我市被确定为全国製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城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医药行业GMP改造,磁湖高新区和一批科技工业园发展较快。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最佳化,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一批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市教育信息网基本建成。努力提高城乡医疗预防保健水平,市急救中心综合楼等一批医疗设施项目顺利竣工。社区卫生服务网路初步形成,传染病控制、血吸虫等地方病防治工作继续加强。繁荣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事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成功举办市六运会,民众体育和社区体育活跃,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局台合一”的广播电视新体制,加强新闻宣传事业。社区建设成效显着,我市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範市。农业产业化和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作取得新成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加强人口与计画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加强矿业秩序整顿,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全国双拥模範城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考核。民族宗教、监察、人事、编制、统计、物价、侨务、对台、国家安全、档案、史志、人防、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爱国主义、团队精神、社会主义及公民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民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有了新的提高,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学查改”活动,转变部门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各级政府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人大决议,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重大决策之前认真听取和採纳人大、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继续推进“四五”普法。全市第五次村委会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得到加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加大源头治腐和查处大案要案工作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煤矿及非煤矿山安全整治活动,加强安全检查监督,有效维护了安全生产。审计监督工作继续加强。大力整顿和规範市场经济秩序,集贸市场、加油站等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切实做好信访民调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和反邪教斗争,依法惩处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市政府在市十届四次会议上承诺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人民奋发努力,拼搏进取的结果,也是与驻黄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关心和支持黄石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2002年黄石市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