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16.98亿元,增长12.5%。工业经济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1.87亿元,增长24.8%;实现利税23.57亿元,增长36.2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61.5亿元,增长31.7%。认真落实各项扶农政策,农业获得全面丰收。农业总产值增长5.5%,粮食总产增长9.1%;农民人平负担31.04元,比上年减负22.26元。财政收入完成23.05亿元,增长2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2亿元,增长20.22%,按可比口径增长28.29%。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3亿元,增长27.54%,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78.56亿元,增长38.52%。全年共实施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583个,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0个,山南铁路、西塞电厂一期、华新6号窑等28个项目竣工投产,投资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达到45.5%。城乡市场繁荣,金融支撑作用增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27亿元,增长12.9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31.76亿元、143.1亿元,比年初增长25.4%和5.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8.79亿元,增长11.6%。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年,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本届政府开局良好。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取得了新进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关注的冶钢改制,其钢铁板块成功与香港中信泰富公司实行重组,新冶钢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转,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非钢板块的大部分企业也已改制。黄石矿务局改制基本完成。中小企业转机建制步伐加快,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有农场改革等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市级政府机构改革稳妥实施。在市直公益型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以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财政四项改革继续推进,加强了财政管理,促进了源头治腐。食品药品监管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对外开放取得了新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亿美元,增长30.2%,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2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72亿美元,增长60.9%,其中出口完成2.24亿美元,增长29.4%;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与武汉合作项目总投资已超过30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黄石市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