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导读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导读》选取篇目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篇目,每篇经典着作的“导读”都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写作背景及出版情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思考题;进一步阅读篇目。《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导读》不仅适合做高校学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的教材,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和一般学习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基本介绍
- 书名: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导读
- 作者:李晓光 孙文营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定价:46.00
- 外文名:Marx Engels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页数:273页
- 开本:1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导读》编辑推荐:《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导读》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们从书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导读》主要选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几篇经典着作进行“导读”,即引导阅读、帮助读者理解经典着作。《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导读》选取篇目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篇目。
作者简介
杨彦强,男,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毕业。
孙文营,男,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毕业。
李晓光,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毕业。
孙文营,男,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毕业。
李晓光,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毕业。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系统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誌性篇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节选)
第一节 写作背景及出版情况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一节 写作背景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
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节选)(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
第一节 写作背景与出版情况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
第一节 写作背景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反杜林论》
第一节 写作背景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写作背景及出版情况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简称《起源》)(节选)
第一节 写作背景及出版情况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第一节 写作背景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资本论》
导言
第一章 商品理论与劳动价值论
第二章 货币理论
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
第四章 资本积累理论及其启示
后记
第一节 系统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誌性篇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节选)
第一节 写作背景及出版情况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一节 写作背景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
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节选)(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
第一节 写作背景与出版情况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
第一节 写作背景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反杜林论》
第一节 写作背景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写作背景及出版情况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简称《起源》)(节选)
第一节 写作背景及出版情况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第一节 写作背景
第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资本论》
导言
第一章 商品理论与劳动价值论
第二章 货币理论
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
第四章 资本积累理论及其启示
后记
文摘
着作权页:
其代表人物之一卡列也夫曾公开指责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对立。他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恩格斯以新的思想补充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新的思想使得他的观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假如在早年他只承认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是唯物史观的基础,那幺后来,他承认家族制度的研究亦有同等的意义。”民粹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在企求阐明世界历史的理论宣布以后四十年,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对这一理论来说还是尚未解决的哑谜,这种情况是一点也不奥妙的。而解决这些哑谜的钥匙:第一,是由一个完全与经济唯物主义无关、一点也不知道这个理论的人提到的;第二,是藉助于非经济因素找到的。‘人本身的生产’这一名词,即子女生产,使人有点可笑,而恩格斯却抓住了这个名词以便至少在字面上保持它与经济唯物主义基本公式的联繫。可是恩格斯不得不承认,人类的生活在许多世纪内都不是按照这个公式形成的。”概括俄国民粹派的观点主要表现为:第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经济唯物主义;第二,对两种生产理论作二元论的解释;第三,把人类自身的生产归结到“它本身的生理根源和心理根源”。
对于民粹派的上述认识,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做出了反击,但是他们反击的理论出发点却有重大差别。普列汉诺夫在《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一书中认为,恩格斯并没有承认在生产之外,还有其他“有同等意义”的因素起作用,即从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否定恩格斯的观点。而列宁在《什幺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文中,从人类自身生产是一种物质关係出发,批判了米海洛夫斯基等人对恩格斯的攻击,得出唯物主义方法是物质关係决定思想关係,子女生产关係是物质关係的结论。他说,唯物史观“‘为了阐明’历史,不要在思想的社会关係中而要在物质的社会关係中去寻找基础。由于实际材料不够,过去没有可能把这个方法用来分析欧洲上古史的某些极重要的现象,例如氏族组织,因此,这个组织仍然是一个谜。
其代表人物之一卡列也夫曾公开指责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对立。他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恩格斯以新的思想补充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新的思想使得他的观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假如在早年他只承认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是唯物史观的基础,那幺后来,他承认家族制度的研究亦有同等的意义。”民粹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在企求阐明世界历史的理论宣布以后四十年,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对这一理论来说还是尚未解决的哑谜,这种情况是一点也不奥妙的。而解决这些哑谜的钥匙:第一,是由一个完全与经济唯物主义无关、一点也不知道这个理论的人提到的;第二,是藉助于非经济因素找到的。‘人本身的生产’这一名词,即子女生产,使人有点可笑,而恩格斯却抓住了这个名词以便至少在字面上保持它与经济唯物主义基本公式的联繫。可是恩格斯不得不承认,人类的生活在许多世纪内都不是按照这个公式形成的。”概括俄国民粹派的观点主要表现为:第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经济唯物主义;第二,对两种生产理论作二元论的解释;第三,把人类自身的生产归结到“它本身的生理根源和心理根源”。
对于民粹派的上述认识,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都做出了反击,但是他们反击的理论出发点却有重大差别。普列汉诺夫在《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一书中认为,恩格斯并没有承认在生产之外,还有其他“有同等意义”的因素起作用,即从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否定恩格斯的观点。而列宁在《什幺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文中,从人类自身生产是一种物质关係出发,批判了米海洛夫斯基等人对恩格斯的攻击,得出唯物主义方法是物质关係决定思想关係,子女生产关係是物质关係的结论。他说,唯物史观“‘为了阐明’历史,不要在思想的社会关係中而要在物质的社会关係中去寻找基础。由于实际材料不够,过去没有可能把这个方法用来分析欧洲上古史的某些极重要的现象,例如氏族组织,因此,这个组织仍然是一个谜。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