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与正义理论
《马克思与正义理论》是 2010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惠斌。本书主要讲伍德的问题从此在英美国家左翼学者中引起了长达30多年有关马克思与正义理论的讨论,这里给读者提供从这些讨论中选出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
基本介绍
- 书名:马克思与正义理论
- 作者:李惠斌
- ISBN:9787300125343
- 定价:58.00元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1日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与正义理论》内容简介:美国史丹福大学哲学教授艾伦,伍搏在《哲学与公共事务》杂誌1972年春季号发表《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一文,提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中存在着一个理论性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不公正性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明确地反对蒲鲁东、拉萨尔等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正义理论。给人的印象是,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虽有种种明显的缺点,但就正义而言,不能算错”。“无论资本主义是什幺,它似乎都不是非正义的。”
在这些文章中,有的反对伍德的观点,有的赞成伍德的观点。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作为论说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它们藉助伍德问题的讨论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存在着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其中有的从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的角度研究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有的从异化劳动的角度研究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有的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研究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有的则从马克思的类概念中读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有的还直接从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角度理解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这些自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不同解读模式,对于中国学音来说,或许有一种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惠斌,男,195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誌主编。中央编译局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后流动站台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
主要作品:《企业劳动产权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专着)、《全球化: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主编)、《全球化与现代性批判》(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03年,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2003年,主编)、《当代西方学术前沿研究报告》(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2006年,主编)。
李义天,男,1979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获伦理学博士学位。中央编译局当代所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编辑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哲学与道德哲学。
主要作品:《美德伦理学与道德多样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专着,即出)、《共同体与政治团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主编),并在《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译)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Ⅰ.马克思缺乏正义理论吗?
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
马克思论分配正义
马克思论权利和正义:对胡萨米的回覆
马克思恩格斯论资本主义的分配正义
Ⅱ.对争论的回顾与反思
关于马克思和正义的争论
马克思论正义:对塔克一伍德命题的重新审视
将马克思带向正义:补充与反驳
正义之争: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主义与道德主义
Ⅲ.理解马克思的正义理论
马克思的正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和其他人论正义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
Ⅳ.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现代建构
马克思正义论的可能性
迈向马克思的正义理论
需要、劳动与马克思的正义概念
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道德哲学(代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