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06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汉龙。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联繫上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从理论上分析和总结了上海“十五”期间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经验,阐述了在今后发展中实现经济与社会均衡、稳定与协调发展中的目标和对策建议。

基本介绍

  • 书名: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 作者:卢汉龙
  • ISBN:9787801909381
  • 页数:376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1
  • 装帧:平装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06-1-1
  • 字数:394000

内容介绍

整个报告以专家立场进行分析导读。概括总结上海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初步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共性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方向。分析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上海社会建设的当前状况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上海在消除社会不平等方面需要加强发展社会事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建设公共物品,提供公共服务。报告同时从城市治理(也称“善治”governance)的角度对上海城市的社会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并加以分析。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建设社会,要充分关注保护家庭、发展社区、利用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编辑推荐

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大型系列图书,它们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对每一年度有关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该系列图书的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主,均为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一流专家,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体现和反映了对中国与世界的现实和未来最高水平的理解和认识,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同时,每册图书均附有资料库光碟,该光碟既是电子书,又是资料库,安装后可通过电脑阅览,输入任意字词,均可快速查询检索,阅读,研究更为方便快捷。

目录

导论用“社会主义”来构建和谐
第一部分转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
收入分化和中等收入群体
郊区农村农民和居民结构的变迁
外来人口的社会流动与社会支持系统
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调查
上海市民的主观幸福水平
第二部分社会建设:关注社会事业与社会保障
社会公众评议上海“视窗”行业
发展社区安老服务构建和谐的老龄化社会基石
上海医保和卫生事业改革进程分析与评价
上海中低收入人员的住房解困
上海慈善事业与政府社会救助衔接发展研究
上海“侨民宗教”的现状及其相关对策的研究
上海宗教院校调查
第三部分社会治理:关注家庭、社区、社团
家庭:转型期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
上海亲职教育发展报告
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
公民社会、善治与民间组织发展
未成年人对新媒体需求的调查
第四部分政策建议
党建与工青妇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宣传思想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
淡化行政色彩,理顺政府与互益型民间组织的关係
大力扶持民间公益组织,携手共建和谐社会
附录
附录一上海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附录二直辖市主要社会指标
附录三小康生活标準综合评价值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累积网 » 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